六零年代好日子 第110节(2 / 4)
“真的,有户人家下放到西北,房子当时被没收了。”
“哦,现在是还给他了?”
“嗯。”
“那院子里还住着人吗?”
“住着呢。”
“啧!”珍珍又问:“那这些租户可以让他们退租吗?”
“不行的。”
听了房管所的张大姐介绍了好几处的房源,
好几家都是这样的情况,
下放后,房子被租出去了,
每间房两块多钱,这7间就是十多块钱的房租,
听起来不错,
可惜房子每年要修缮,修一次两三百。
房子还要交房产税,每间房2毛左右,三个月一交。
珍珍寻思,怪不得人家要卖房呢,一是租客这个大麻烦。
二是交税和修缮。
三是房东不在北京,
收房租也不方便。
可不像后世,可以电话联系,房租也可以直接打银行卡上,现在租的这点钱还不够麻烦的。
这对珍珍来说都不算事,
税钱应该很快就取消了。
主要就是修缮贵,这对她来说也不是个事。
只有租客不愿意退租这点稍微有点麻烦事,不过她有方卫东,到时候自然会想几个办法让房客退租。
卖房的陈大爷说:“这房子是我爷爷民国那会500多大洋买的,买回来又花了200多大洋修缮。
最后还要交税,总共花了800多大洋。”
陈大爷口中带着不舍,可是没办法,儿孙都在西北,,这辈子应该都回不来了。
鲁迅当年买四合院还花了三千多个大洋。
像陈大爷的这种四合院变成大杂院的很多,其实很难卖,人家有能力买房的人都不高兴买个麻烦,那些租客一看就不是善茬。
现在的房价大概一间房200块钱,但是年久失修,当然不能按照以前新的来算,
珍珍考虑再三还是花了1000块买了下来。 ↑返回顶部↑
“哦,现在是还给他了?”
“嗯。”
“那院子里还住着人吗?”
“住着呢。”
“啧!”珍珍又问:“那这些租户可以让他们退租吗?”
“不行的。”
听了房管所的张大姐介绍了好几处的房源,
好几家都是这样的情况,
下放后,房子被租出去了,
每间房两块多钱,这7间就是十多块钱的房租,
听起来不错,
可惜房子每年要修缮,修一次两三百。
房子还要交房产税,每间房2毛左右,三个月一交。
珍珍寻思,怪不得人家要卖房呢,一是租客这个大麻烦。
二是交税和修缮。
三是房东不在北京,
收房租也不方便。
可不像后世,可以电话联系,房租也可以直接打银行卡上,现在租的这点钱还不够麻烦的。
这对珍珍来说都不算事,
税钱应该很快就取消了。
主要就是修缮贵,这对她来说也不是个事。
只有租客不愿意退租这点稍微有点麻烦事,不过她有方卫东,到时候自然会想几个办法让房客退租。
卖房的陈大爷说:“这房子是我爷爷民国那会500多大洋买的,买回来又花了200多大洋修缮。
最后还要交税,总共花了800多大洋。”
陈大爷口中带着不舍,可是没办法,儿孙都在西北,,这辈子应该都回不来了。
鲁迅当年买四合院还花了三千多个大洋。
像陈大爷的这种四合院变成大杂院的很多,其实很难卖,人家有能力买房的人都不高兴买个麻烦,那些租客一看就不是善茬。
现在的房价大概一间房200块钱,但是年久失修,当然不能按照以前新的来算,
珍珍考虑再三还是花了1000块买了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