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第20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小小的闸门上还装了可以升降的木质闸板,不远处的农户正通过这道闸板控制着灌溉的流量。
  这样一来,既能缓解旱情,也能避免大水漫灌淹死麦苗。
  最重要的是可以将每家每户的灌溉时间分隔开来。
  眼看河水将要漫上田垄,庄岳终于无奈转身:“走吧,浇水之后土壤墒情就会变好,田间也没什么大事了,你先回仙游宫去忙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吧。”
  说着他便迈步向官道走去。
  然而还不等庄岳彻底走下田垄,一直没有说话的江玉珣忽然伸手轻轻拉住了他的袖子。
  “世伯,”江玉珣认真地看向庄岳,他深吸一口气无比郑重地对庄岳说,“我分得清楚。”
  已经跳过刚才那个话题的庄岳愣了一下:“分得清什么?”
  “……分得清喜欢的究竟是‘皇帝’的身份,还是他这个人。”
  自己并非这个时代的土著,对“天子”不存在任何天然的敬畏。
  应长川在自己的心中,从来都不是“陛下”而是“应长川”。
  ※
  朝廷广纳贤才,不拘一格。
  越是“新奇、前所未有”之物,便越是受到重视。
  来自大周各郡的能工巧匠与各行各业的人才,已经在昭都附近彻底扎下了根,更有优秀者获得了封赏和官职,完全不受身份与出身的影响。
  受此影响,百姓们也于生活中钻研了起来。
  除了习字、识数以外。
  擅长种地的百姓试着将耕种一事研究得透彻、明白,于日常工作中总结起了经验与规律,试图写成农书奉至御前。
  擅长木工的则去研究新的农具与车马。
  甚至于还有人观起了天象与水文。
  几乎每个人都想在这个时候做出点事情来,不愿错过这个特殊的时代。
  他们越是研究,便越无心去理会从前不可一世的聆天台。
  江玉珣回仙游宫后,玄印监便将最近一段时间各地奉上的新奇玩意送到了他的面前。
  他一边看一边在本上记录,最后如往常一般将这些东西汇整成册送向天子手中。
  -
  时间已经不早,流云殿后殿早亮起灯火。
  暖色的烛火照亮了奏报上的文字,却映不暖泛着寒光的甲胄。
  一推开门,江玉珣便看到了悬在衣架上的战甲,还有安静站在它对面的应长川。
  他不由放缓了脚步,并犹豫道:“……陛下这是在整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