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 第28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厂长,还有最最关键的一点,在特区,进口设备方便!给予你们特殊通道,你们为了建设分厂进口的设备,包括纺织机器,运输车辆……这些一律免征进口关税。”
  “最后最后,就是特区的留成创汇政策,分厂出口创汇的收入,超过基数的部分,飞燕纺织厂-特区分厂,将享受百分之七十的外汇留成!”
  汤主任扔出了一个最吸引人的重磅炸-弹,那就是“外汇留成”,秦想想以前在七十年代就开始带着纺织厂做外贸,七十年代企业外汇留成极少,最开始甚至只有百分之三,其他的外汇都要上交,直到后来,有了对飞燕纺织厂的特殊鼓励政策,外汇留成也不过在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左右。
  而在特区这里,百分之七十的外汇留成啊!非常大手笔,外汇利润大部分都归企业所有了。
  “这些外汇留成,可以直接用来进口原材料,购买进口设备,或者提供职工出国留学考察……”
  秦想想听完汤主任的话,她此时处于一个大脑宕机的状态,要知道,最开始,她的小小心愿,只是想在特区随便弄个厂办窗口,拿到进口小轿车指标。
  而现在,汤主任给出来的建设分厂政策太优惠了,无论是地价优惠,还是免征企业所得税和进口设备关税,以及外汇留成,都是一等一的好条件,这可不只是驴子面前的一块大萝卜,这相当于是“大火腿”!
  然而……
  从另一方面来算,这也玩得忒大了,秦想想快速算了算建厂成本,土地成本大概五十万,基建和厂房修建,这个起码要一百五十万到一百八十万左右,再来就是设备投入,也要将近两百万,其他杂七杂八的原料采购,人工费用,这也得二十万左右。
  这些草草加起来,总投资建分厂达到了惊人的五百万!
  五百万啊五百万!
  在沪市,一个普通工人一年收入大概也就在六百块钱左右,这五百万元的投资,相当于八千两百名沪市工人一年的总工资。
  当初飞燕纺织厂在海岛建厂时,远远没有这么大手笔,而上浦纺织厂,已经是民国时期建设的老工厂。
  现在来到特区鹏城,一来就是五百万的大投资。
  秦想想:“……事情越来越麻烦了。”
  不建厂觉得亏,错过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建分厂吧,那就是彻底把飞燕纺织厂绑定在了“特区”这一条大船上,绑在了蛇口工业区。
  秦想想脑袋里嗡嗡响,不过,内心深处已经有了一个答案浮出水面。
  建!
  这可是百分之七十的外汇留成,还减免进口设备关税和企业所得税。
  搏一搏,怎么都不会差。
  秦想想给飞燕两个厂都打了电话,开一个临时的电话会议,统一商定在特区建设分厂的事。
  大部分人都同意设分厂。
  “这么好的政策让我们赶上了……”
  “咱们厂以前就是搞外贸的创汇先锋,现在哪怕转移到鹏城,应该不会差吧?而且……厂长,外汇留成真的有百分之七十,没听错?”
  秦想想:“没错,如果这个分厂办起来,假设每年能达到两百万米元的创汇收入,那么五年时间,绝对能赚回建厂投资成本。”
  秦想想说两百万米元的创汇收入,还是往低了估计的极端保守收入,如果他们创汇两百万,企业留成百分之七十,也就是留成一百四十万,利润率按百分之三十来计算,那就是四十二万的外汇留成,按照官方汇率来算,那就相当于八十四万人民币。
  那就是相当于五到六年就能拿回建厂投资成本五百万(x)。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傻子才会去用官方汇率,一比二来换外汇,脑子抽了吧。
  假如拥有四十二万的外汇留成,利用黑市,或者是私底下汇率计算,其实大多在一比五,甚至黑市会有一比七,这四十二万,可能相当于两百万到三百万左右,也就是两年左右收回建厂成本,稳赚不亏。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外汇留成”,现在的外汇太金贵了,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多少外汇兑换额度,想要拿到官方汇率一比二,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