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2 / 2)
“切。”宋南卿甩开他的手,蹦跳着跟上前面人的步伐,听见为首的管家跟他讲:
“二位有所不知,我家老爷这园子可是文康大人来亲自调整过的,就是工部的郗文康大人。”管家一脸与有荣焉的样子。
宋南卿乐得给他捧场,“我听说郗文康是京中最擅长园林建筑的专家,怪不得,刚刚我还与兄长谈论这园子真是不俗,我二人今日可是有眼福了。”
管家走在一旁石子路上替他们开门,边走边说:“文康大人与我家老爷交好,二位若是常来,肯定也有机会见面的,请。”
推开流光溢彩的蓝暗紫色海棠菱形窗,几人走进室内,宋南卿打量了一圈室内布置,在正对门的位置上坐下,胳膊搭在檀木桌上,手指摸着上面的纹路,心想这里的桌子跟他宫里的摸起来倒是不相上下。
他对这些名贵的东西用惯了,估摸不出价格,但沈衡却是看出其有市无价。
那扇海棠菱形窗上的蓝紫色玻璃是西洋才有,更是不知价钱几何,江南的风韵精致淡雅,不像京中奢侈雍容,所以这些低调又价值连城的东西放在这里倒是不扎眼,有心之人才看得出。
“我们家老爷正议事,可能需要稍等片刻。”管家歉意一笑,“二位想用什么茶?”
宋南卿善解人意道:“我们来本就打扰了,不必过分关照,既来此处当然要尝尝你们这儿的碧螺春。”
看看这原产地和他平日喝的有什么区别。
管家上了茶,下去找主子汇报,让宋南卿沈衡自便,不必拘束。
外头阳光透过菱格窗照射进来,不同明度色彩的小光斑映在桌面,也映在了宋南卿光洁的面颊上,黑黑的眼珠里被光一衬像是色彩缤纷的万花筒,眼波流动间饱含深意。
“怎么样?”他瞥了一眼一旁的沈衡,“对于这位军师,先生有何看法。”
沈衡把冲泡好的茶水送到嘴边,茶香清雅扑鼻,特殊的花果香很淡,但又绕在舌尖,是绝佳上好的茶,比在宫里喝的还要好上几分。
白瓷杯底在桌上一磕,沈衡缓缓吐出几个字:“堆金积玉,藏污纳垢。”
他们一路向南行驶,天气转暖,温度升高,也见识了江南一带的富饶,本以为江浙地区鱼米之乡,百姓生活应该和乐顺意,但今日河口村的惨状与军师府的幽静相比,竟有几分讽刺。
宋南卿翘了翘脚,站起身观察着对面墙上挂的画,青山绿水的江南风光着实有意境,他凑近了仔细欣赏笔触,漫不经心问:“你觉得今天那个妇人说的,关于堤坝修筑掺了沙一事,是不是真的。”
“我们这边靠河不靠海,精盐价贵,一般吃的都是粗盐,经常掺了沙子在里面,还需要重新筛过之后才能用,要是能跟随二位的步伐,也算造福周边百姓。”
军师李梓山在饭桌上提了一杯酒满面红光,就合作贩盐事宜聊得宾主尽欢,仰头喝下一杯,“我干了,二位随意。”
宋南卿看沈衡巧舌如簧,还真把他随口说的盐商的身份编了个天花乱坠,面对李梓山的询问试探不动如山,胳膊撑在太师椅的扶手上,一双眼睛平静无波,随口回应的话都在一步步打消对方的疑虑。
“如果真的打通这条道路,我要七成。”沈衡手指微抬,夹了一筷子盐水鸭放在宋南卿的盘子里,拿起旁边的软帕,顺手接住少年吐出来的骨头。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分明是照顾人的事情,被他做起来却没有讨好感,反而带着一丝掌控在里面。少年吃饭的节奏和顺序,都在他手底下控制着。 ↑返回顶部↑
“二位有所不知,我家老爷这园子可是文康大人来亲自调整过的,就是工部的郗文康大人。”管家一脸与有荣焉的样子。
宋南卿乐得给他捧场,“我听说郗文康是京中最擅长园林建筑的专家,怪不得,刚刚我还与兄长谈论这园子真是不俗,我二人今日可是有眼福了。”
管家走在一旁石子路上替他们开门,边走边说:“文康大人与我家老爷交好,二位若是常来,肯定也有机会见面的,请。”
推开流光溢彩的蓝暗紫色海棠菱形窗,几人走进室内,宋南卿打量了一圈室内布置,在正对门的位置上坐下,胳膊搭在檀木桌上,手指摸着上面的纹路,心想这里的桌子跟他宫里的摸起来倒是不相上下。
他对这些名贵的东西用惯了,估摸不出价格,但沈衡却是看出其有市无价。
那扇海棠菱形窗上的蓝紫色玻璃是西洋才有,更是不知价钱几何,江南的风韵精致淡雅,不像京中奢侈雍容,所以这些低调又价值连城的东西放在这里倒是不扎眼,有心之人才看得出。
“我们家老爷正议事,可能需要稍等片刻。”管家歉意一笑,“二位想用什么茶?”
宋南卿善解人意道:“我们来本就打扰了,不必过分关照,既来此处当然要尝尝你们这儿的碧螺春。”
看看这原产地和他平日喝的有什么区别。
管家上了茶,下去找主子汇报,让宋南卿沈衡自便,不必拘束。
外头阳光透过菱格窗照射进来,不同明度色彩的小光斑映在桌面,也映在了宋南卿光洁的面颊上,黑黑的眼珠里被光一衬像是色彩缤纷的万花筒,眼波流动间饱含深意。
“怎么样?”他瞥了一眼一旁的沈衡,“对于这位军师,先生有何看法。”
沈衡把冲泡好的茶水送到嘴边,茶香清雅扑鼻,特殊的花果香很淡,但又绕在舌尖,是绝佳上好的茶,比在宫里喝的还要好上几分。
白瓷杯底在桌上一磕,沈衡缓缓吐出几个字:“堆金积玉,藏污纳垢。”
他们一路向南行驶,天气转暖,温度升高,也见识了江南一带的富饶,本以为江浙地区鱼米之乡,百姓生活应该和乐顺意,但今日河口村的惨状与军师府的幽静相比,竟有几分讽刺。
宋南卿翘了翘脚,站起身观察着对面墙上挂的画,青山绿水的江南风光着实有意境,他凑近了仔细欣赏笔触,漫不经心问:“你觉得今天那个妇人说的,关于堤坝修筑掺了沙一事,是不是真的。”
“我们这边靠河不靠海,精盐价贵,一般吃的都是粗盐,经常掺了沙子在里面,还需要重新筛过之后才能用,要是能跟随二位的步伐,也算造福周边百姓。”
军师李梓山在饭桌上提了一杯酒满面红光,就合作贩盐事宜聊得宾主尽欢,仰头喝下一杯,“我干了,二位随意。”
宋南卿看沈衡巧舌如簧,还真把他随口说的盐商的身份编了个天花乱坠,面对李梓山的询问试探不动如山,胳膊撑在太师椅的扶手上,一双眼睛平静无波,随口回应的话都在一步步打消对方的疑虑。
“如果真的打通这条道路,我要七成。”沈衡手指微抬,夹了一筷子盐水鸭放在宋南卿的盘子里,拿起旁边的软帕,顺手接住少年吐出来的骨头。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分明是照顾人的事情,被他做起来却没有讨好感,反而带着一丝掌控在里面。少年吃饭的节奏和顺序,都在他手底下控制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