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他与妻子卢氏,总有个压在心底说不得的想法,便是要先保了儿子徐晚庭的平安,保了徐家顺遂。
  至于女儿菀菀……
  不是都令她顶了兄长名头到京中来经事了愿了么!又真正谈得上什么,须得同等保了这个女儿的平安顺遂?
  不正是那样么!恰到此时,自己似乎考量更多的,乃是怕菀菀露了行迹,替徐家招来麻烦。或是怕她担不好伴读职责,惹少主不满。
  而非怕她就此昏迷、一觉不醒……
  望着女儿微蹙的峨眉,有些干涸的嘴唇,静静躺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小小身躯,徐渭心中的愧意激出他面皮上一层红晕,却是转瞬即逝。
  他已在打算,若菀菀仍是不醒,自己怕是得找个说辞,回郁林去才是。
  作为一方都督,虽偏居郁林,地位比起其它封疆大员是远不可及,但毕竟是替朝廷镇守一方,实在也不好因为一个小女儿的缘故,长久地放离在外,不问督务。
  作者有话说:
  ----------------------
  第22章 太子驾到
  这徐渭大人正坐在女儿榻前,又是忧心,又是愧疚。
  忽听院外一阵橐橐的脚步声传来,又是那武十三将军前来传话。
  这次传来的话,竟是——太子驾到。
  说起来,那太子李琼俊幼时,徐渭也曾见过。
  那时,徐渭还是前朝的征西大将军,一次归乡省亲时,那李卓携妻带子上门求见,带的,便是年方六、七岁的李琼俊……
  徐渭脑子里转过当年那年幼小子恭敬有礼的小模样,便听武十三将军快速地将情况说明了一番。
  原来太子不知怎的,突然造访镇国公府,说是多日未曾上门拜见镇国公爷,甚是想念。近日以来,宇文世子这少年郎将又被父皇派出京城办差,自己理当过来看视一番。
  话说得恭敬,却明摆着的牵强。
  宇文璧虽心下疑惑,却不敢打了太子的脸,忙应着他,在前厅正经喝了茶、叙了事。
  叙着叙着,便叙到了宇文世子的小伴读徐晚庭身上。
  太子便道,那日自己也亲眼见到那徐晚庭不慎落马,子砺兄奋勇救助等情由,回想当日光景,深觉那徐伴读受伤不轻,心中也自挂念。
  说自己又想,子砺兄的伴读,便如自己的伴读一般。
  如今子砺兄不在京中,他的伴读有伤在身,自己也理应代子砺兄一尽看护之义。
  竟是又令侍从府外抬入几个箱箧来。
  道是除了孝敬国公爷的一箱活字印版和幼鹿皮靴之外,剩下那些全是从太医院、御药房以及别处办来的各类奇药,要带给徐伴读,供其选用。
  宇文璧和侍立一旁的武十三,被太子这番操作惊得好一阵子无言以对。
  直到太子笑眯眯地将话说完,又指着厅中摆了一地的箱箧,一个个介绍完毕,那盲眼的宇文国公爷方长长一揖到地,礼数周到地谢过太子。
  然后对太子言道,那徐伴读似仍在昏迷中。他父亲郁林都督大人徐渭专程从岭南到了此处,此刻,正在府中栖羽阁陪护徐伴读。太子这番嘉意,理当由徐渭大人亲自来接应和感谢才是。
  太子一听徐晚庭父亲也在,倒是一愣,随即欢喜道“也好也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