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27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兴奋,对这张药方的疑虑倒是打消了一大半。
  张仲景微微颔首:“医理或有不同,但扶正祛邪、拨乱反正之目标,大抵相通。”
  李老仔细斟酌着方中的每一味药和它们之间的配伍,尤其是君臣佐使的构成与那惊人的剂量。他反复推敲着脉案和方义,脸色变幻不定,最后又不得不承认,张仲景的诊断切中病机,方剂构思大胆而精妙,确实抓住了关键。但这其中的风险……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将方笺递还给张仲景,沉声道:“老张,我支持你的方子。但这个关乎于老生死,责任重大,我们只能先呈报上去,让上头来决定。”
  张仲景自然也明白,点了点头。
  最终,李老和胸科主任都在这张凝聚着巨大风险与希望的方笺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们明确向上级汇报:这是目前所有专家会诊后,得出的唯一可能扭转危局、但也风险极高的方案,是最后的办法了。
  消息传递上去后,病房内外陷入了一种焦灼的等待。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大家都在休息室等着消息。
  李老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省城的夜色,眉头紧锁。他转过身,看向依旧沉稳在向钱博江讲着于老脉案的张仲景,忍不住压低声音道:“老张,说实在的,你这方子……还是太险了。其实你大可不必将这个天大的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
  张仲景知道他在说什么——他完全可以用更保守的方案,哪怕效果不佳,至少不会担上用药过猛的指责。
  他淡然一笑:“我行医一生,所见濒死之人不知凡几。医者父母心,与其眼睁睁看着病人在眼前逝去,不如倾力一试,搏那一线生机。况且,”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你们不也都在这方子上签了名吗?”
  这是他们这些同行对于自己的信任,重于千钧。
  而且,张仲景也没什么好怕的,就算是以前,御医没有治好皇帝也都不会有性命之忧,更何况现在呢?
  李老拍了拍他的肩,有着同属于医者的默契,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时,他口袋里的手机突兀地振动起来。
  李老立刻掏出手机,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号码,神色一凛,快步走到相对安静的角落接了起来。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而富有力量的声音,正是负责此次抢救的最高领导之一。李老屏息凝神,仔细听着,脸上的表情从紧张逐渐变为一种复杂的释然和坚定。
  片刻后,他挂断电话,深吸一口气,走回张仲景身边,目光扫过同样紧张的胸科主任和钱博江,沉声开口,转达了上面的决定:
  “就用这个药方!”
  “上面说,于老一生攻坚克难,带领团队突破了无数技术壁垒,最擅长的就是在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靠的就是这股子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魄力!他们相信,如果于老此刻清醒,也一定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与其在绝境中等待落幕,不如奋力一搏!
  闻言,张仲景立刻转向钱博江:“那咱们赶紧按方抓药,即刻煎煮,火候、时间,分毫不能差。”
  钱博江大声回答:“知道了!”
  ……
  张仲景回到清河古镇后已经是一个礼拜之后的事情了。同样是那边派人将他送回来的,但这次的规格却高了很多,甚至还带上了许多省城和外面难以买到的特产。
  于老在几天前已经醒过来了。
  那是用药后的第三天黄昏。
  病房监护仪上那些原本在死亡线边缘挣扎的数字和线条已经出现了令人欣喜的稳固趋势,大家的脸色都不由得轻松了一些。
  于老的秘书轻轻推开病房门,小心翼翼地端着一杯温水走进来。他把温水放在一边的床头柜上,却忽然听到了一点含糊的微弱的声音。
  当他看到病床上那位数日前还人事不省、被多位专家遗憾表示可能不太行了的老者,虚弱睁开眼睛,甚至还能微微抬起手指时,秘书的眼圈瞬间就红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