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七零年代女中医 第203节(2 / 4)
徐露又叮嘱了严重的那几个人,让他们这段时间一定要清淡饮食。
回头的时候,徐露把这方子交给了李飞燕。
“到时候你们可以过去看看。”
李飞燕一脸后怕,“住我们隔壁那婶子也去抢了几只鸭子,还说分我们两只,幸好我们没要。”
__
远处的渔船上,何先生站在甲板上看着远处的小岛,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总算是到了!”他们这半个月的时间一直在船上,是吃不好也睡不好。
“这地方也太偏远了,要不是有部队驻扎在这里,恐怕平日里也没什么人过来。”
海岛这里的气候要比他们东北热上不少,这几个人呼吸着海风里燥热的空气,一边在心里催促着轮船再快一些。
他们从省城下船以后,又倒腾了一辆船,没想到这辆船上面竟然还有晕车药来卖,听说就是安康制药厂生产。
何先生便掏钱买了一粒。
“看看这药厂的水平怎么样。”
卖这晕车药的就是孙嫂子的儿子张玉柱,他前几天和大队长说了以后就不去地里挣工分了。
大队长也知道他们家的情况,约莫是孙嫂子在徐露家里挣的钱不少,就没再吱声。
这种情况其实是不应该的,但是他们海岛地处偏远,只要是没人举报,上面也不会管。
要真论起来,撑船也是劳动,也是应该挣工分的。
不过因为家家户户都有渔船,这事儿也就没人提起来过。
何先生买了晕车药之后就立刻服下了,张玉柱还在那里吹嘘他们的晕车药有多顶用。
“附近十里八乡都知道我们安康制药厂,尤其是这晕车药,特别的顶用。”
听着小伙子的意思这还是远近闻名的东西,其他人就顺势和张玉柱攀谈起来,问起他们药厂的事情。
张玉柱早就知道他们是来送设备的,也听孙嫂子说过这设备有多重要,赶紧就吹嘘起他们的药厂来。
“大家都抢着要我们的药品,有时候都供不应求!”
几个人互相看了几眼,有些将信将疑。
等回了房间他们就问何先生,“这晕车药真像他们说的那么好,顶不顶用啊?”
何先生吃了以后感觉一点也没有变好,尤其是听了那张玉柱的话,更是生气。
“我看这药厂水挺深。”
“是啊,连船上都有卖这晕车药的,恐怕没把心思放在什么正经事上。”
等快下船的时候,何先生又看到了张玉柱,竟然还有人在给张玉柱要晕车药。
听那人的口气竟然是这晕车药非常的顶用,何先生在心里嗤笑一声,恐怕这是个托儿吧。
他自己活生生例子在这里摆着,顶不顶用的他不清楚? ↑返回顶部↑
回头的时候,徐露把这方子交给了李飞燕。
“到时候你们可以过去看看。”
李飞燕一脸后怕,“住我们隔壁那婶子也去抢了几只鸭子,还说分我们两只,幸好我们没要。”
__
远处的渔船上,何先生站在甲板上看着远处的小岛,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总算是到了!”他们这半个月的时间一直在船上,是吃不好也睡不好。
“这地方也太偏远了,要不是有部队驻扎在这里,恐怕平日里也没什么人过来。”
海岛这里的气候要比他们东北热上不少,这几个人呼吸着海风里燥热的空气,一边在心里催促着轮船再快一些。
他们从省城下船以后,又倒腾了一辆船,没想到这辆船上面竟然还有晕车药来卖,听说就是安康制药厂生产。
何先生便掏钱买了一粒。
“看看这药厂的水平怎么样。”
卖这晕车药的就是孙嫂子的儿子张玉柱,他前几天和大队长说了以后就不去地里挣工分了。
大队长也知道他们家的情况,约莫是孙嫂子在徐露家里挣的钱不少,就没再吱声。
这种情况其实是不应该的,但是他们海岛地处偏远,只要是没人举报,上面也不会管。
要真论起来,撑船也是劳动,也是应该挣工分的。
不过因为家家户户都有渔船,这事儿也就没人提起来过。
何先生买了晕车药之后就立刻服下了,张玉柱还在那里吹嘘他们的晕车药有多顶用。
“附近十里八乡都知道我们安康制药厂,尤其是这晕车药,特别的顶用。”
听着小伙子的意思这还是远近闻名的东西,其他人就顺势和张玉柱攀谈起来,问起他们药厂的事情。
张玉柱早就知道他们是来送设备的,也听孙嫂子说过这设备有多重要,赶紧就吹嘘起他们的药厂来。
“大家都抢着要我们的药品,有时候都供不应求!”
几个人互相看了几眼,有些将信将疑。
等回了房间他们就问何先生,“这晕车药真像他们说的那么好,顶不顶用啊?”
何先生吃了以后感觉一点也没有变好,尤其是听了那张玉柱的话,更是生气。
“我看这药厂水挺深。”
“是啊,连船上都有卖这晕车药的,恐怕没把心思放在什么正经事上。”
等快下船的时候,何先生又看到了张玉柱,竟然还有人在给张玉柱要晕车药。
听那人的口气竟然是这晕车药非常的顶用,何先生在心里嗤笑一声,恐怕这是个托儿吧。
他自己活生生例子在这里摆着,顶不顶用的他不清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