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1 / 2)
张亦琦靠在他肩头,看着儿子在父亲怀里开心地揪着他的衣襟玩,轻声问:“陛下会去那个别院吗?”
萧翌的目光投向远处湛蓝的天空,语气笃定:“他会去的。”
萧翌按时启程,文景帝第一次没有亲自送他,他心情烦闷,萧翌这一走,最快也要半年才能回来,他现在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那把龙椅,真的是既冰冷又孤独。
见皇帝不悦,马德礼提醒道“陛下,您为何不去亲王殿下的别院瞧瞧呢?”
文景帝再次看向那张素笺:终南山下,竹林别院。
文景帝一身玄色常服,未带仪仗,只由两名心腹内侍远远跟着,悄然来到了萧翌所说的别院。果然如他所言,环境清幽至极。翠竹掩映,溪流淙淙,鸟语花香,远离了晋安城的喧嚣与宫廷的压抑,连空气都带着沁人心脾的草木清气。
他心中的烦闷似乎真的被这山风涤荡去不少,信步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径上。转过一片茂密的竹林,眼前豁然开朗,是一片开阔的缓坡草地。
春风和煦,草地上,两个穿着素雅衣裙的女子正在放风筝。一个稍显沉稳,正握着线轴,另一个则更为活泼,追逐着那只高高飞起的燕子风筝,银铃般的笑声随着风飘散开来。
“姐姐!再高些!再高些!”活泼的女子跳着脚喊。
文景帝的脚步猛地顿住了。他的目光死死锁在那个手持风筝丝线的身影上——竹青色的裙裾在风中翻飞,乌黑的长发只用一根简单的玉簪绾着,侧脸在阳光下明媚得晃眼,那眉眼,那笑声……是他午夜梦回,刻在骨血里的模样!
是宋婉娴!是他那位被祖母一杯毒酒赐死的皇后,令他痛彻心扉的发妻!
就在这时,风筝线似乎被树枝挂了一下,断了。那只燕子风筝飘飘摇摇地朝着文景帝站立的方向落了下来。
草地上伺候的仆妇丫鬟们,原本带着笑意的目光在看到竹林边那个玄衣玉冠的身影时,瞬间凝固,紧接着,如同被无形的力量按倒,齐刷刷地跪伏在地,大气不敢出。
正要去捡风筝的宋婉娴不明所以,疑惑地转过身来。
四目相对。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彻底静止。
春风依旧温柔地拂过竹林,带来沙沙的轻响。阳光穿过枝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两人身上。
宋婉娴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明媚的眼眸中瞬间被巨大的震惊、茫然、难以置信,以及……深埋心底、猝不及防被翻涌上来的痛楚所淹没。她呆呆地望着几步之遥外,那个无数次出现在她梦魇与思念中的身影,手中的帕子无声滑落。
文景帝同样如同被钉在原地,玄色的衣袍在风中微微鼓动。他看着她,看着那张魂牵梦萦的脸庞在阳光下如此真实,不再是冰冷画像,不再是午夜虚幻的泡影。巨大的狂喜如同海啸般冲击着他的心脏,随之而来的,却是更深沉的痛悔和无法言喻的酸楚。喉结剧烈地滚动了几下,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声颤抖的、几乎不成调的呼唤:
“婉……娴?”
车轮辘辘,碾过春日松软的土地。张亦琦靠在萧翌肩上,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村庄。小萧砚玩累了,已经在铺着厚厚绒毯的车厢里沉沉睡去,小脸恬静。
“你说,”张亦琦轻声打破宁静,带着一丝好奇与不确定,“陛下此刻……见到人了吗?”
萧翌闭目养神,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极淡、却笃定无比的笑意,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他握着她的手紧了紧,声音低沉而平稳:
“见到了。”
“那……”张亦琦的心提了起来,“他真的会……?”
萧翌睁开眼,深邃的目光似乎穿透了车壁,望向了遥远的终南山方向。他低头,在张亦琦的鬓发间落下一吻,语气不容置疑:
“会。他一定会把人接回去。”
张亦琦恍惚间回到了两年前的那个寒冬。彼时朝野沸沸扬扬,满朝文武皆上书逼迫文景帝废后,更要赐死宋婉娴。文景帝抵死不从,朝政因此陷入他登基以来最凶险的僵局。最终太皇太后出面,一杯毒酒送到了宋婉娴面前,风波才暂告平息。
初闻宋婉娴死讯时,张亦琦只觉浑身冰凉,震惊得说不出话。她与萧翌一同进宫求见太皇太后,却被单独留在了延寿宫。殿内炉火明明灭灭,映着她满心的凄凉——同为深宫女子,她怎能不懂得那份兔死狐悲的惶然。
直到太皇太后唤她入内室,帐幔轻掀的瞬间,她才看见宋婉娴安静地睡在榻上,呼吸匀净。 ↑返回顶部↑
萧翌的目光投向远处湛蓝的天空,语气笃定:“他会去的。”
萧翌按时启程,文景帝第一次没有亲自送他,他心情烦闷,萧翌这一走,最快也要半年才能回来,他现在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那把龙椅,真的是既冰冷又孤独。
见皇帝不悦,马德礼提醒道“陛下,您为何不去亲王殿下的别院瞧瞧呢?”
文景帝再次看向那张素笺:终南山下,竹林别院。
文景帝一身玄色常服,未带仪仗,只由两名心腹内侍远远跟着,悄然来到了萧翌所说的别院。果然如他所言,环境清幽至极。翠竹掩映,溪流淙淙,鸟语花香,远离了晋安城的喧嚣与宫廷的压抑,连空气都带着沁人心脾的草木清气。
他心中的烦闷似乎真的被这山风涤荡去不少,信步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径上。转过一片茂密的竹林,眼前豁然开朗,是一片开阔的缓坡草地。
春风和煦,草地上,两个穿着素雅衣裙的女子正在放风筝。一个稍显沉稳,正握着线轴,另一个则更为活泼,追逐着那只高高飞起的燕子风筝,银铃般的笑声随着风飘散开来。
“姐姐!再高些!再高些!”活泼的女子跳着脚喊。
文景帝的脚步猛地顿住了。他的目光死死锁在那个手持风筝丝线的身影上——竹青色的裙裾在风中翻飞,乌黑的长发只用一根简单的玉簪绾着,侧脸在阳光下明媚得晃眼,那眉眼,那笑声……是他午夜梦回,刻在骨血里的模样!
是宋婉娴!是他那位被祖母一杯毒酒赐死的皇后,令他痛彻心扉的发妻!
就在这时,风筝线似乎被树枝挂了一下,断了。那只燕子风筝飘飘摇摇地朝着文景帝站立的方向落了下来。
草地上伺候的仆妇丫鬟们,原本带着笑意的目光在看到竹林边那个玄衣玉冠的身影时,瞬间凝固,紧接着,如同被无形的力量按倒,齐刷刷地跪伏在地,大气不敢出。
正要去捡风筝的宋婉娴不明所以,疑惑地转过身来。
四目相对。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彻底静止。
春风依旧温柔地拂过竹林,带来沙沙的轻响。阳光穿过枝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两人身上。
宋婉娴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明媚的眼眸中瞬间被巨大的震惊、茫然、难以置信,以及……深埋心底、猝不及防被翻涌上来的痛楚所淹没。她呆呆地望着几步之遥外,那个无数次出现在她梦魇与思念中的身影,手中的帕子无声滑落。
文景帝同样如同被钉在原地,玄色的衣袍在风中微微鼓动。他看着她,看着那张魂牵梦萦的脸庞在阳光下如此真实,不再是冰冷画像,不再是午夜虚幻的泡影。巨大的狂喜如同海啸般冲击着他的心脏,随之而来的,却是更深沉的痛悔和无法言喻的酸楚。喉结剧烈地滚动了几下,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声颤抖的、几乎不成调的呼唤:
“婉……娴?”
车轮辘辘,碾过春日松软的土地。张亦琦靠在萧翌肩上,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村庄。小萧砚玩累了,已经在铺着厚厚绒毯的车厢里沉沉睡去,小脸恬静。
“你说,”张亦琦轻声打破宁静,带着一丝好奇与不确定,“陛下此刻……见到人了吗?”
萧翌闭目养神,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极淡、却笃定无比的笑意,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他握着她的手紧了紧,声音低沉而平稳:
“见到了。”
“那……”张亦琦的心提了起来,“他真的会……?”
萧翌睁开眼,深邃的目光似乎穿透了车壁,望向了遥远的终南山方向。他低头,在张亦琦的鬓发间落下一吻,语气不容置疑:
“会。他一定会把人接回去。”
张亦琦恍惚间回到了两年前的那个寒冬。彼时朝野沸沸扬扬,满朝文武皆上书逼迫文景帝废后,更要赐死宋婉娴。文景帝抵死不从,朝政因此陷入他登基以来最凶险的僵局。最终太皇太后出面,一杯毒酒送到了宋婉娴面前,风波才暂告平息。
初闻宋婉娴死讯时,张亦琦只觉浑身冰凉,震惊得说不出话。她与萧翌一同进宫求见太皇太后,却被单独留在了延寿宫。殿内炉火明明灭灭,映着她满心的凄凉——同为深宫女子,她怎能不懂得那份兔死狐悲的惶然。
直到太皇太后唤她入内室,帐幔轻掀的瞬间,她才看见宋婉娴安静地睡在榻上,呼吸匀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