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2 / 3)
“还不快速速跪下,迎长青军主帅——李桥将军!”
张三还没反应过来,前面一众邑王府大哥们已经热泪盈眶地跪了,后面甭管新人老人都齐刷刷地跟着跪,张三跪晚了,还挨了旁边大哥一锤,直接给他锤地上了。
好歹也算跪了。
“恭迎长青军主帅!恭迎李桥将军!”
所有反叛军像是事先排练过一样,喊得震天动地整整齐齐,这小院落围的一圈栅栏都跟着抖了三抖。
张三:什么?不是副将?这女人是当年邑王麾下长青军的主帅!?
他们老大...谢沙才是那个阴险狡诈的副将?!
不止张三一个震惊的,不远处依旧偷偷开了个窗户缝、从头看到尾的宋六娘也捂着嘴险些惊掉了下巴。
朝夕相处的邻居是个将军,还是已死逆王的主帅,宋六娘第一反应就是回想有没有得罪过李桥。
想到从前她总大大咧咧地拍门进她的屋,动不动就掀她被窝子,顺她家的菜米油盐,还大言不惭地要给她相看男人嫌她孤家寡人...
宋六娘闭了闭眼,李桥没直接把她砍了还真算她命大。
可她怎么会到山鸡村来呢?她记得李桥还是被卖过来的啊?
李桥被吵得皱了皱眉,得了,周围邻居肯定都听得清清楚楚,恨不得让谢沙的人赶紧闭嘴。
但长青军这个名号隔了近十年再听到,李桥的心脏也忍不住跟着震颤,她原以为自己都忘记了沙场之上的血雨腥风,可长青军三个字再提起时,那些跟着她浴血奋战的人的面容如刻在脑中般清晰起来。
刀剑划过咽喉捅入腰腹的触感,耳边厮杀的吼叫与将死的悲鸣,和风中那浓到晕染不开的铁锈味...她全想起来了。
谢沙也跪在她面前,一如当年他跪在邑王面前时,自己站在邑王右手边。
“我早已不是长青军主帅,现在也没有长青军了。”
谢沙红着眼仰起头,听李桥这么说他满眼都是不敢置信,“怎么没有?你我联手,长青军必能重振旗鼓,依旧你阵前带兵,我后方掩护,我们攻上皇城去,杀了那狗皇帝...”
李桥平静的望着他,“邑王死了,长青军就没了,纵然你我联手,也不过是一群逆贼匪类。”
“都起来吧。”
谢沙却执拗道:“我不起。”
身后的邑王府旧人再见到李桥也依旧维持着骨子里的习惯,下意识先听命于李桥而非谢沙,都站起身了才后知后觉自己老大还没起来呢他们怎么先站了,但想了想现在李桥将军都回来了,还听谢沙的做什么,顿时也心安理得。
李桥单手给谢沙提起来了,谢沙只能阴恻恻地瞪眼看她,“你既不愿回来,为何要点我埋在那平宁同知家里的火药引线?”
李桥早知有这一问,“事急从权。”
平宁县衙役里有谢沙的人,是当年少有人知的邑王府暗线,李桥一入衙门就认出来了,自然那人也认出了李桥。所以当夜李桥发现刘旖儿府里埋有火药,便留了个后手,如果刘旖儿真的背叛了她,泄密让郎家的人在刘府截赌,那她就让那人引燃火药。
但刘旖儿并没彻底背叛她,所以李桥临时给他一并捞了出来,引燃火药也只是威吓,无意伤及性命。
刘旖儿府的火药在谢沙的计划里本是防患于未然,防止刘旖儿查到私炮房源头提前破坏计划,可这火药一燃就瞒不住了,皇帝立即反应过来是邑王残党下令彻查,幸而火药制作已经接近尾声,各个府县的私炮房人手都及时撤了出来。
刘府的暗线回来以后,谢沙还发了一大通火气,提前引燃火药险些将他的多年筹谋毁于一旦,但他又不能怪罪那个引燃火药的暗线。
邑王赴死前给长青军下的最后命令就是,他死后所有长青军必须率先听命于李桥将军,其次才是副将谢沙。
李桥的决策权永远优于谢沙。 ↑返回顶部↑
张三还没反应过来,前面一众邑王府大哥们已经热泪盈眶地跪了,后面甭管新人老人都齐刷刷地跟着跪,张三跪晚了,还挨了旁边大哥一锤,直接给他锤地上了。
好歹也算跪了。
“恭迎长青军主帅!恭迎李桥将军!”
所有反叛军像是事先排练过一样,喊得震天动地整整齐齐,这小院落围的一圈栅栏都跟着抖了三抖。
张三:什么?不是副将?这女人是当年邑王麾下长青军的主帅!?
他们老大...谢沙才是那个阴险狡诈的副将?!
不止张三一个震惊的,不远处依旧偷偷开了个窗户缝、从头看到尾的宋六娘也捂着嘴险些惊掉了下巴。
朝夕相处的邻居是个将军,还是已死逆王的主帅,宋六娘第一反应就是回想有没有得罪过李桥。
想到从前她总大大咧咧地拍门进她的屋,动不动就掀她被窝子,顺她家的菜米油盐,还大言不惭地要给她相看男人嫌她孤家寡人...
宋六娘闭了闭眼,李桥没直接把她砍了还真算她命大。
可她怎么会到山鸡村来呢?她记得李桥还是被卖过来的啊?
李桥被吵得皱了皱眉,得了,周围邻居肯定都听得清清楚楚,恨不得让谢沙的人赶紧闭嘴。
但长青军这个名号隔了近十年再听到,李桥的心脏也忍不住跟着震颤,她原以为自己都忘记了沙场之上的血雨腥风,可长青军三个字再提起时,那些跟着她浴血奋战的人的面容如刻在脑中般清晰起来。
刀剑划过咽喉捅入腰腹的触感,耳边厮杀的吼叫与将死的悲鸣,和风中那浓到晕染不开的铁锈味...她全想起来了。
谢沙也跪在她面前,一如当年他跪在邑王面前时,自己站在邑王右手边。
“我早已不是长青军主帅,现在也没有长青军了。”
谢沙红着眼仰起头,听李桥这么说他满眼都是不敢置信,“怎么没有?你我联手,长青军必能重振旗鼓,依旧你阵前带兵,我后方掩护,我们攻上皇城去,杀了那狗皇帝...”
李桥平静的望着他,“邑王死了,长青军就没了,纵然你我联手,也不过是一群逆贼匪类。”
“都起来吧。”
谢沙却执拗道:“我不起。”
身后的邑王府旧人再见到李桥也依旧维持着骨子里的习惯,下意识先听命于李桥而非谢沙,都站起身了才后知后觉自己老大还没起来呢他们怎么先站了,但想了想现在李桥将军都回来了,还听谢沙的做什么,顿时也心安理得。
李桥单手给谢沙提起来了,谢沙只能阴恻恻地瞪眼看她,“你既不愿回来,为何要点我埋在那平宁同知家里的火药引线?”
李桥早知有这一问,“事急从权。”
平宁县衙役里有谢沙的人,是当年少有人知的邑王府暗线,李桥一入衙门就认出来了,自然那人也认出了李桥。所以当夜李桥发现刘旖儿府里埋有火药,便留了个后手,如果刘旖儿真的背叛了她,泄密让郎家的人在刘府截赌,那她就让那人引燃火药。
但刘旖儿并没彻底背叛她,所以李桥临时给他一并捞了出来,引燃火药也只是威吓,无意伤及性命。
刘旖儿府的火药在谢沙的计划里本是防患于未然,防止刘旖儿查到私炮房源头提前破坏计划,可这火药一燃就瞒不住了,皇帝立即反应过来是邑王残党下令彻查,幸而火药制作已经接近尾声,各个府县的私炮房人手都及时撤了出来。
刘府的暗线回来以后,谢沙还发了一大通火气,提前引燃火药险些将他的多年筹谋毁于一旦,但他又不能怪罪那个引燃火药的暗线。
邑王赴死前给长青军下的最后命令就是,他死后所有长青军必须率先听命于李桥将军,其次才是副将谢沙。
李桥的决策权永远优于谢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