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2 / 3)
这两个字的发音太标准,让宋昭想起很多往事。
记忆里,绍布很少开口说话,她一味擦拭那些古老的神像,仿佛对整个世界早已无话可说。
但宋昭听过她念自己的名字,厌恶的,愤怒的,一次又一次。
素木普日说过,绍布是完全纯粹的鄂温克族人,从出生起,她就跟随他们的乌力楞
鄂温克族的族群,可以理解为一起生活的小组织,大多是有父系血缘的。约4-8个小家庭组成一个乌力楞,共享资源,互相帮助。
一起在山林里生活,那时候他们还养着一些驯鹿,打猎、迁徙,和自然深深捆绑在一起。在长满柳松和白桦树的山坡,在弯弯的河水中,绍布不知忧愁地一天天长大,月光透过希楞柱
鄂温克人住的圆锥形的帐篷,通常用松杆和树皮搭建
中间的圆孔,每夜都洒在她身上。
生活的骤变源于一整个冬天暴雪,其实更早之前,就已经有了征兆。那一冬的暴雪近乎疯狂地肆虐着,每夜都能听到树枝被压断的碎裂声,整个山林的动物都藏起来艰难求存,连灰鼠都猎不到了。仿佛是老天降下罪罚,不肯再对这个孤单的民族伸出援手。
更糟糕的是,早在寒冬来临之前,他们的驯鹿已经生了很严重的病,作为领头人的绍布父亲一直在寻找其他的乌力楞,想交换一些健康强壮的雄鹿,生下健康的鹿崽。这原本是简单又司空见惯的事,可是那一年,他们迟迟没有找到。
父亲是通晓神灵的萨满,日复一日的跋涉里,他愈发变得沉默。终于有一天,他指着山坡下遥远又模糊的一片房子,告诉绍布,林木被砍伐,山路被碾压,有一种铁的路修建起来,他们的同伴,选择去了更安稳的地方生活。
“那我们也要去吗?”
父亲摇头,但允许绍布选择离去,她已经十四岁了,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嫁人,趁着他们还有一些活着的驯鹿、毛皮和酒,他可以将此作为嫁妆,给绍布选择一个可堪托付的对象。
绍布拒绝了父亲的提议,她喜欢现在的生活。尽管他们游荡在山河之中,没有长久的居住地,尽管连盐巴和生活用品,都要等着骑马的商人每隔几个月来置换,可她就是喜欢山林里的自由。
“绍布”的意思是鸟,她就是一只自由的鸟儿,如果去了山下,去到那些用黄土、木块、毡布搭建的密不透风的房子里,就等于鸟儿被关进牢笼,她会憋死的。
可是看着驯鹿一头接一头地死去,看到他们的乌力楞中有同伴接连离开,绍布的心也开始焦急,那些同伴分走仅剩不多的肉干、皮毛和子弹,却不带走最珍贵的火种。
“山下有的是火。”
他们这样说。
是的,山下什么都有,更不必受冻,所以他们义无反顾地去了。而雪会越下越大,漫长的冬天会越来越难熬,绍布愤怒大喊着送走他们,那些同伴没有回头。
极端的寒冷里,母亲也生病了,父亲围绕着火堆,跳着最古老的舞步,跳一整夜,也没有换回母亲的健康。
绍布怨恨离开的人,怨恨他们口中的山下,这样寒冷的冬天虽然少见,可如果他们像往年那样团结在一起,原本是可以度过的。
现如今子弹变少,能打猎的人也变少,靠老宝
鄂温克族的移动仓库
里能吃的东西更是一点一点在减少。选择留下的人也总是窝在希楞柱里,也不知道从哪天起,住在东边的那个长胡子的瘦高男人,再也没有出来过。
死亡的气息夹杂在雪花中,席卷每一寸土地。
绍布开始感到害怕。
母亲的脸颊深深凹陷下去,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父亲的脸色也像积雪一样苍白,眉毛上常常冻结一层浮霜。又一个圆月的夜晚,他走出去,在月光下站了很久很久,回来之后告诉绍布,她必须离开。
绍布能去哪儿呢,整片天地都被雪覆盖了。父亲说她必须也到山下去,绍布大哭,大喊,胸腔里灌满愤怒,可别无他法。
母亲给绍布缝制了一个狍皮口袋,里面塞满肉干,父亲亲自送她出去,跟在身后,陪着她走了很远很远。不知何时,绍布再回过头,父亲已经消失不见。
绍布无边无际地向前走,恐惧和悲伤此起彼伏,越过山坡,躲避狼群,最终晕倒在雪地里,几乎要和整片山融合在一起。浑身僵硬之际,她感觉有人在拖拽她,甚至将她扛起来走。 ↑返回顶部↑
记忆里,绍布很少开口说话,她一味擦拭那些古老的神像,仿佛对整个世界早已无话可说。
但宋昭听过她念自己的名字,厌恶的,愤怒的,一次又一次。
素木普日说过,绍布是完全纯粹的鄂温克族人,从出生起,她就跟随他们的乌力楞
鄂温克族的族群,可以理解为一起生活的小组织,大多是有父系血缘的。约4-8个小家庭组成一个乌力楞,共享资源,互相帮助。
一起在山林里生活,那时候他们还养着一些驯鹿,打猎、迁徙,和自然深深捆绑在一起。在长满柳松和白桦树的山坡,在弯弯的河水中,绍布不知忧愁地一天天长大,月光透过希楞柱
鄂温克人住的圆锥形的帐篷,通常用松杆和树皮搭建
中间的圆孔,每夜都洒在她身上。
生活的骤变源于一整个冬天暴雪,其实更早之前,就已经有了征兆。那一冬的暴雪近乎疯狂地肆虐着,每夜都能听到树枝被压断的碎裂声,整个山林的动物都藏起来艰难求存,连灰鼠都猎不到了。仿佛是老天降下罪罚,不肯再对这个孤单的民族伸出援手。
更糟糕的是,早在寒冬来临之前,他们的驯鹿已经生了很严重的病,作为领头人的绍布父亲一直在寻找其他的乌力楞,想交换一些健康强壮的雄鹿,生下健康的鹿崽。这原本是简单又司空见惯的事,可是那一年,他们迟迟没有找到。
父亲是通晓神灵的萨满,日复一日的跋涉里,他愈发变得沉默。终于有一天,他指着山坡下遥远又模糊的一片房子,告诉绍布,林木被砍伐,山路被碾压,有一种铁的路修建起来,他们的同伴,选择去了更安稳的地方生活。
“那我们也要去吗?”
父亲摇头,但允许绍布选择离去,她已经十四岁了,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嫁人,趁着他们还有一些活着的驯鹿、毛皮和酒,他可以将此作为嫁妆,给绍布选择一个可堪托付的对象。
绍布拒绝了父亲的提议,她喜欢现在的生活。尽管他们游荡在山河之中,没有长久的居住地,尽管连盐巴和生活用品,都要等着骑马的商人每隔几个月来置换,可她就是喜欢山林里的自由。
“绍布”的意思是鸟,她就是一只自由的鸟儿,如果去了山下,去到那些用黄土、木块、毡布搭建的密不透风的房子里,就等于鸟儿被关进牢笼,她会憋死的。
可是看着驯鹿一头接一头地死去,看到他们的乌力楞中有同伴接连离开,绍布的心也开始焦急,那些同伴分走仅剩不多的肉干、皮毛和子弹,却不带走最珍贵的火种。
“山下有的是火。”
他们这样说。
是的,山下什么都有,更不必受冻,所以他们义无反顾地去了。而雪会越下越大,漫长的冬天会越来越难熬,绍布愤怒大喊着送走他们,那些同伴没有回头。
极端的寒冷里,母亲也生病了,父亲围绕着火堆,跳着最古老的舞步,跳一整夜,也没有换回母亲的健康。
绍布怨恨离开的人,怨恨他们口中的山下,这样寒冷的冬天虽然少见,可如果他们像往年那样团结在一起,原本是可以度过的。
现如今子弹变少,能打猎的人也变少,靠老宝
鄂温克族的移动仓库
里能吃的东西更是一点一点在减少。选择留下的人也总是窝在希楞柱里,也不知道从哪天起,住在东边的那个长胡子的瘦高男人,再也没有出来过。
死亡的气息夹杂在雪花中,席卷每一寸土地。
绍布开始感到害怕。
母亲的脸颊深深凹陷下去,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父亲的脸色也像积雪一样苍白,眉毛上常常冻结一层浮霜。又一个圆月的夜晚,他走出去,在月光下站了很久很久,回来之后告诉绍布,她必须离开。
绍布能去哪儿呢,整片天地都被雪覆盖了。父亲说她必须也到山下去,绍布大哭,大喊,胸腔里灌满愤怒,可别无他法。
母亲给绍布缝制了一个狍皮口袋,里面塞满肉干,父亲亲自送她出去,跟在身后,陪着她走了很远很远。不知何时,绍布再回过头,父亲已经消失不见。
绍布无边无际地向前走,恐惧和悲伤此起彼伏,越过山坡,躲避狼群,最终晕倒在雪地里,几乎要和整片山融合在一起。浑身僵硬之际,她感觉有人在拖拽她,甚至将她扛起来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