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轩辕承稷叹息道:“宝玉,可惜了。若是爹娘尊重他一些,他也不至于荒废至此。他作的《有凤来仪》、《蘅芷清芬》、《怡红快绿》,这三首不差的。”比宝钗那首不要节操狂拍马屁的《凝晖钟瑞》要好得多得多。
  黛玉道:“所以,宝玉表哥那日差一首诗《杏帘在望》未做,找我作,我便作了。稷哥哥不要多心才是。”
  轩辕承稷笑着道:“吾妻说说,吾多的是何心?”
  黛玉正准备解释,却见轩辕承稷风轻云淡地在喝茶。她心道,稷哥哥又不是不知道,我跟宝玉表哥没什么。我何须解释?稷哥哥就是想听我说爱慕他,才不要每天都跟他讲。
  黛玉笑着问:“稷哥哥说呢?”
  轩辕承稷放下手里的茶杯,认真地道:“吾妻有沉鱼落雁之姿,易安、文君之才,天下男子哪有不生倾慕之心的?吾虽没有大禹治水之德,但心向往之。吾定能让她只爱吾一人。”
  黛玉心道,别人怎么想与她何干?她本就只爱他一人啊。她道:“稷哥哥,我本就如此。只愿君心似我心,相知相望为一人。”
  说罢,她便不去看他,心还在噗通直跳。她低着头,手里搅着帕子。
  轩辕承稷的心,已化做一湾融融的溪水,涓涓而下。往后,告白是他的事,她听了欢喜便好。
  “玉儿,此番我又要南下了。可否将玉儿的小诗再送我一份,我想每天看到它,就跟看到玉儿一般。相思相恋为一人。”
  这一次,轩辕承稷带着黛玉亲笔写的她作的小诗,去了江南。夏季来了,河工部又开始忙碌起来。
  她诗中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轩辕承稷心道,玉儿,为了你描绘的盛世,我更要好好努力。
  第26章 长相思(2)
  轩辕承稷下江南后,黛玉每日跟惠儿一道,去上书房听课,回来后跟家中姊妹聊天,听丫鬟讲着府里各个角落听来的零碎。
  冬去春来,春去夏至。转眼两载,便这么过了。
  这两年,江南不但没有发洪水,还因为合理引流灌溉,两载皆是丰年。
  且轩辕承稷任江南巡按期间,更是破了数件冤案,对当地豪强敲山震虎,百姓无不称赞。
  至此,江南大治。
  江南有童谣传到京都,国有承稷,百姓无饥。
  这天,雪雁正在跟黛玉打趣,说天边飞来一行雁子,小姐便想跟它们一起插上翅膀飞往江南。
  凤姐儿便来了,说了初一清虚观打醮的事,又说那里凉快,有楼可以听戏。把楼打扫干净,帘子一挂,清净得很。
  轩辕承稷不在身边的日子,黛玉不是“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便是“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有戏听,日子过得快些。黛玉听罢,便答应了。
  到了初一这日,荣国府门前车马簇簇。因是元妃提出的打醮,贾母亲自去拈香,又是端阳节期间,底下执事皆将用度之物准备得百般齐全。
  贾母坐一乘八人大轿走在最前头。李纨、凤姐、薛姨妈每人各一乘,跟在后边。
  王夫人说身上不好,不去。黛玉倒是看不出她哪里不好,早上还看到她把偌大的宝玉搂怀里摩挲半晌。不过,王夫人不去,也无不好,不少人都更自在。
  黛玉跟宝钗共坐一乘翠盖珠缨八宝车。
  宝钗拉着黛玉的手,道:“这一二年总是礼成了吧。”
  黛玉垂眸,点了点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