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禹原本以为带闵悉和云霁同行,是张大人看中了云霁的身手,结果出来后才发现,这两个人的主心骨其实是闵悉,他见多识广,也善于表达,云霁也听他的,连皇帝也愿意听他的。
  心情不好,那就要吃顿好的,闵悉让云霁把点好火的涮锅搬出去,开始吃饭。这还是万历头一回跟这么多人一起吃涮锅,在宫里就算吃涮锅,也不可能跟人一个锅子夹菜吃。
  大家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地捞菜,吃着还怪有意思的。热热闹闹暖暖乎乎的一顿饭,把万历心中那点郁闷的小情绪给驱散开来了。
  第346章 劫富济贫
  等吃完饭,大家坐下来喝茶消食的时候,闵悉对万历说:“听闻公子今日帮助了一对父女?”
  万历不由得叹了口气:“我没想到竟会亲自碰到卖儿鬻女的事。”
  “公子倒也不必自责,因病致贫这等事,在任何朝代,都是无法避免的。其实朝廷可为鳏寡孤独者以及残病者专门设个条款,免除他们的赋税徭役,若国库盈余,还可以拿出一笔款项,用以支援那些真正需要帮扶的家庭渡过难关。”闵悉说。
  万历皱眉:“你觉得这钱能到他们手里?”
  闵悉颔首:“确实挺难的,或许可以把这事转嫁出去,鼓励地方乡绅富户出来做善事,每年以朝廷的名义给予一些表现突出的乡绅富户嘉奖,并安排人为他们写话本子传唱。我想,这对某些人来说,应该还是有吸引力的。”
  万历将信将疑地看着闵悉:“这样真能行?”
  闵悉笑道:“我认为应该有一定的可行性。人有钱到了某种程度,就会开始想要权和名。权是需要靠真才实学考出来的,再有钱,但没有真本事,还真未必能够得着。但好名声如果能够用钱换来,还是朝廷认可的,相信还是会有不少人愿意干的。”
  有钱人为什么爱做慈善,当然是为了名利,彰显声誉,提升影响力,获得满足感。
  大家听了闵悉这席话,都有些诧异地看着他。只有云霁见怪不怪,他家九弟总是语出惊人,掏富户兜里的钱,他素来都是认真的,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劫富济贫。
  赵禹摸着下巴说:“没准还真有些用。我就听闻过某些有钱人为了博得一个大善人的名声,到处撒钱请人帮自己宣扬的。若是朝廷给予认可,还给颁发官文圣旨之类的,那绝对能吸引不少人积极参与。”
  万历闻言果然开心:“等我回去了试一试。”
  闵悉也知道,这法子也就是宽慰一下万历的心情,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他和云霁私下相处的时候,云霁也说:“你同公子说的那些只能解一时之困吧?根本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对啊,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除非大明重新分配所有的土地和财富。”闵悉说。
  云霁沉默下来,他自从决定参加科举考试之后,研读了不少时务策,研究过大明当下遇到的种种问题,最严重的便是土地兼并、财富向少数人集中、人口流失问题,在他所能想到的解决之法中,完全是无计可施。
  闵悉说的这个重新分配土地和财富,的确是最好的解决之法,但这个办法是不可能实施下去的。因为这涉及到太多当权者的利益,谁会愿意把自己的财富拿出去跟别人均分呢?就算是他自己,他也没高风亮节到把所有的家产都捐出去给别人均分。
  云霁想起当初闵悉一腔热血,要买船和枪炮回来振兴大明海防,以免受他国欺凌。自己也受他感染,想要把他的理想变作现实,这才回来继续读书参加科举。
  结果越读越觉得他们自身的渺小,大明沉疴缠身,需要剔除的弊病太多了,他怀疑他们能不能做到。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首辅张居正试图革除弊政,年轻的皇帝也还有锐意进取之心,也许大明在他们手里,还能实现中兴吧。希望自己这个决定没有错,他和闵悉都能为大明的兴盛做点事。
  闵悉见云霁沉默不语,拍拍他的肩:“七哥,你也别太担心,解决不了也没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咱们完成咱们的使命就行,至于大明将来会朝那个方向发展,那就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了。尽人事,听天命!”
  “好!”云霁知道,除了努力去做,也没有别的办法。
  他们在小镇歇息一天后,又重新出发了。
  自从逛过一次集市后,万历就对赶集产生了兴趣,沿途风景名胜少,这个时节特色民俗也难得一见,赶集就成了他们唯一能做的事了。
  这一路,万历所见的不平事也越来越多,他已经不像刚开始那样出离愤怒了,也许是见多了就麻木了,也许是他成长了,知道自己愤怒也无济于事,他开始思索解决之道。
  他们一路南下,尽量减少跟地方官府打交道,因为他们是微服私巡,如果太大张旗鼓,让地方官府来接待,就会暴露他们的行踪,给他们的安全带来隐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