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第8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先把通知挂出去,往后几日暂停堂食,烧鹅和烧鸡跟上次一样,只接提前订购的单子,送上门去,别让食客跑空。”林芝一边说,一边把写好的通知递给林森:“头一日我跟着你们一起到御街上,待到后面几日我就在家里负责订单。”
  “可以。”林森点点头。
  “还有大理寺的单子呢?”宋娇娘在旁询问。
  “大理寺的订单基本稳定了,每日差不多七十份,我一个人来得及。”林芝庆幸先前教了林森炸制手法,原本是想往后把这活交出去,如今倒正好解放了自己,也不耽误其他事。
  顿了顿,林芝补充道:“不过得去赁两个仆妇或者闲汉,帮着杀鹅杀鸡,顺带给鹅吹气,不然我怕是来不及。”
  林森把这事记在纸上,打算一会儿就去牙行寻人。他继续看清单上的下一条:“另外还有面包糠,今天得开始准备了。”
  “嗯,预热活动有五日,这个量得做多点。”林芝想到这里,又说:“对了,还有腌制鸡肉的香料料粉,以及最后的料粉都得研磨好。”
  林芝算了算,报出一个数字。
  林森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么多?那咱们去官营药局处理吧,那边有用牛马推动的大型药碾,速度能快些,就是加工费得收药材费的两成,有点儿贵。”
  寻常富贵人家嫌贵,宁可让仆役用脚踏药碾子磨,可林芝觉得临时赁人既要花钱,又不知品行如何,倒不如去官营药局花钱买个省心,还能保证料粉细腻,故而她不假思索,当即点头应下:“就去药局,今日便把料粉都磨好。”
  除去以上这些,父女两个还把摆摊用的推车、铁炉、油桶等工具挨个检查一遍,确认都能用,还额外备了些零件,以防临时出故障。
  整理到一半,父女俩才发现忘了准备雨棚,林森赶忙去布庄加钱订了一个。
  等工具都检查完,林芝又陪着宋娇娘去备年货。铺里太忙,年里要喝的屠苏酒、元旦早上吃的胶牙饧,都没工夫自己做,只能去铺里买。
  还有糟卤酱腌等制作的鸡鸭鱼肉,也得备足。
  再来母女俩还去纸扎铺订了春联、桃符和门神画像,最后两人是拎着大包小包回到家中。
  腊月二十六日,乃是新人新年会预热活动的头一天。天还未亮,犹在睡梦中的林芝就被屋外宋娇娘的喊声惊醒:“下雪了!”
  林芝懵懵懂懂地坐起身来,披着夹袄到门口,推开一条门缝往外看:昨日睡下时还光秃秃的院子,竟已铺了一层薄薄的雪,如同盖上一层雪白的地毯。
  寒风从门缝里直往里钻,刮得脸生疼,林芝赶忙攥紧袄子领口,把门给关严实了。
  等把自己裹得像颗圆滚滚的棉球,林芝才推门而出。一家三口简单洗漱完,就忙着往推车上搬东西:油桶、面盆、装着鸡肉的木桶,还有磨好的料粉,件件都用厚布裹着,生怕沾了雪水。
  收拾妥当,三人推着车往御街去,路上的雪虽不厚,却让车轮走得发沉,等赶到时,比原计划迟了半盏茶的功夫。
  尽管如此,林芝一家还算到的早的,隔壁两个摊位都还空着。
  可刚把推车停稳,天上又飘起了雪粒子,打在脸上凉凉的。
  林芝一家早有准备,林森扛起雨棚支架,宋娇娘扯出油布,两人配合着把支架插在地上,用油布盖好、系紧,动作麻利得很。
  没一会儿,一个严实的雨棚就支起来了,他们把食材、工具一一摆进棚下,倒也稳妥。
  而不远处的几家铺子就不行了,他们压根没准备雨棚,眼瞅着雪粒子越下越密,方才手忙脚乱地翻出备用的油布,几个人围着油布扯来扯去,半天没搭好,急得额头都冒了汗。
  林芝一家没工夫看旁人,虽说天寒地冻,可御街上已渐渐有了人影。
  想来是新年会的名头太响,不少人特意早起赶过来凑热闹。
  没一会儿功夫,整条街就热闹起来,各家摊位见状,都加快了动作。
  林芝眼瞅着斜对面的摊位支起红漆木桌,摆上细瓷碗,看样子是卖饮子亦或是汤羹的;还有的铺子架起炭炉铁架,阵阵肉香蔓延而出,应当是卖炙肉烧烤的;另外还有铺子把蒸笼摞得老高,白雾裹着甜香氤氲而起,想来是卖蒸点果子的。
  林芝也赶忙动手,往炉膛里添了几把干炭,火苗‘噼啪’一声窜起来,很快把铁炉烧得发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