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第12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刚开始手艺自然比不上董桃花,但人家有这个学习的态度,董桃花觉得不能太苛责。慢慢地,保姆也越做越好了。
  董桃花很高兴,有了保姆,家里一日三餐都有人管,卫生也有人打扫。从家务活中脱身后,董桃花立刻找了一家夜校报名学习会计知识。
  学了一个月,觉得自己进度有些慢的董桃花,还找了个老师白天一对一辅导。
  就在这种认真劲儿下,徐荷叶高考时,董桃花已经考到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以及初级会计师证,如果不是报考中级会计师证需要从业经验,徐荷叶觉得她妈可能会一口气把会计证全都考到手。
  第182章 高考
  1993年7月7日, 高考。
  早上简单吃了碗荷包蛋青菜面,夫妻俩一起送女儿去考场。为了取个好兆头,董桃花还专门买了件旗袍穿, 取义旗开得胜。
  到了考场门口, 董桃花忍不住又问:“准考证、身份证还有文具笔什么的都带了吧?”
  “带了。”徐荷叶点了点头, 拍了拍背包,“妈,放心吧,我都检查过了。”而且还是好几遍。
  昨晚上临睡前看了一遍, 早上起床看一遍,吃完早饭出门前看了一遍, 出租车上看了一遍, 这么多遍检查下来,要是有问题早就发现了。
  “那就好。”董桃花点了点头, “进去吧。”
  徐辉也忍不住叮嘱:“荷叶, 考试开始别急着动笔, 先从头到尾大致看一遍卷子,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从头开始做起, 碰到不会的或者不确定的不要纠结,填个答案略过去,等全部答完,有时间再回来好好想想。”
  这些都是他这么多年教学的经验之谈。
  徐辉带了十几年学生, 三年一届,那么多学生参加高考, 有遇到过平时不显高考超常发挥的黑马,也遇到过平时成绩很好,高考却爆冷的学生。
  事后复盘很轻易就能发现后面这些学生之所以没有表现出平时该有的水平, 就是因为心态不行。
  考试途中一旦遇到自己不会的,或者卡壳的,心就慌了,在这道题上死磕不放,磕到最后心态崩了,时间也没了,于是那些原本能做到拿分的也没做出来。
  所以后来,每次带高三生,送他们进考场前,徐辉都会再三强调这一点,让大家放平心态。碰到难题也不要怕,略过去先把会做的分拿到手。
  如今到了自己女儿,徐辉依然是这些叮嘱。
  徐荷叶点了点头:“爸,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过了安检,徐荷叶回过头,却见父母还站在烈阳下,定定地看着这边,她摆了摆手,大声地喊:“爸,妈,你们回去吧,别在这儿站着了,太晒了,容易中暑。”
  董桃花也对着她挥手:“放心吧,等你进考场了,我们再回去。”
  “好。”徐荷叶点了点头,转身走向考场。进了教室,她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了下来,将各种证件摆到桌面上,过了一会儿,有监考老师下来检查学生们的考试证件。
  又过了一会儿,考试铃声响起,巡考老师送来了一份厚厚的土黄色的密封文件袋。
  徐荷叶知道,考卷送来了。
  她看着监考老师拿出小刀,划开密封条,拿出一沓厚厚的试卷。
  试卷一份份发放到考生手里,才印刷不久的考卷上还带着淡淡的墨香味,徐荷叶深吸一口气,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考号,然后将卷子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这份卷子对她而言是全新的,徐荷叶前世也参加过高考,不过89年回城时,她没能鼓起勇气和学校争取不留级,所以前世的她参加高考的年份要比今生晚一年,这也意味着前世高考的经验对今生的她而言没有任何参考意义。
  但徐荷叶并不遗憾,就算是全新的试卷,她依然相信自己能做好。因为她已经尽到了自己全部的努力,高考考的不是运气,而是对她这十二年努力读书的检验。
  这辈子的她,能很自豪地说一句,她不惧检验。
  徐荷叶想了很多,其实不过一瞬之间。她很快收敛心神,将注意力都放到考卷上。如父亲交代的那样,先快速把整个卷子从头到尾过一遍,选择题、现代阅读、文言文最后是作文,大致做到心中有数后,徐荷叶开始答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