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第119节(3 / 4)
说着,她拿出那份统计本:“开业这三天, 任谁来都能看出咱们店的火爆。”
“作为一家铺面,这三天的销售额很可观,可以说卖得很好。但我们近期最大的目的还是销库存。你们来看下库存数据,三天时间差不多销出去一千多套冬衣。
这个数据对于一家实体店而言其实是很耀眼的, 不过——我相信你们也注意到了,咱们店铺面积就这么大, 能接待的顾客十分有限,很多奔着咱们店铺来的顾客,最后都因为接待不及时, 去了其他铺面。”
“可见昨天那个顾客量就是咱们店最大的承接量。按照这个水准算,平均一天三百套冬衣,卖到年前,也只能销出去三千多套。三千套冬衣,对咱们接近两万套冬衣库存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要解决招待不足的问题,只能再开店,分流,让那附近的顾客都去分店购买。”
“如此一来,才能最大程度地把仓库里积压的库存全都销售出去。”
“小舅,两家店可以同步定下,咱们时间有限,除了最重要的签约工作需要你亲自出面。其他杂事,比如打扫卫生,购置衣架、木架,乃至熨烫悬挂衣等工作都可以外包出去,出钱请其他人干。还是那句话,三天,我只给你三天时间。”
“三天后,我需要两家装修齐全,打开店门就能直接开业的店铺。”
董福运顿感压力,不过好在之前已经把各大商场全都跑了一遍,这会儿只要在剩下的空铺子里筛选出位置更好,且不用过多装修的店铺,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谈下租赁合同。
董福运叫上吕俊,然后又叫上王小辰三人,“还有你们三个,都跟我走。”
出了铺子,董福运找到商场附近的公共电话,塞了硬币后先给大吴打了个电话,请他把接下来这三天空下来。
“没问题。”大吴一口应了下来。
“多谢。”
“客气啥。”大吴憨厚地笑了笑,挂断电话后马上给另一个急单顾客打电话,“抱歉抱歉,实在是最近三天都有事,您如果还愿意放我们这儿做的话,我做主,给您免除一半的手工费。”
“好的好的,年前可以装修好,您放心,我保证您可以在新家过年。嗯嗯,多谢您的信任。”
大吴挂断电话,然后对秘书道:“记下来,曹老板那单给他免除一半手工费。”
秘书有些奇怪:“吴总,刚刚那人到底是谁啊?”他们装修公司一向是按照接单顺序给顾客装修的,像这种插队单基本上不接。
但那人只一个电话,吴总就愿意为了他空出三天,太奇怪了。
大吴笑了笑:“是我的贵人。”
“贵人?”
“对。”大吴也没有过多解释。
只有他自己才明白,如果不是遇上了徐荷叶,他未必有现在这番机遇。
没有徐荷叶的指点,没有她大方地把家里借给他拍照做样板,他的装修队能不能做下去都未必,更别说接到这么多活儿,成立装修公司。
很多装修小细节看着不显眼,却能让业主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业主满意,身边有亲戚朋友想装修房子时就会推荐他们装修队,如此一传十十传百,才有他的现在。
他做不来过河拆桥的事,但他只会做装修,人家需要他就尽全力帮忙,就是最好的报答了。
有了大吴的支持,董福运在选店铺时更加从容了。
他原本是想选不需要重装的店铺,但那种店铺,能找到一家位置好,店面宽敞的已经是撞大运了,其他的要不藏在犄角旮旯里,要不就是奇形怪状的。
他也是最近看的铺子多的,才发现有的铺面竟然是三角形的。
最后想了想,还是优先选择位置好,铺面宽敞的店铺,他们不是只开年前这十来天,未来一年甚至几年几十年都有可能在这里开店,得往长远了看。
董福运签订好合同后,马上给大吴打了个电话。 ↑返回顶部↑
“作为一家铺面,这三天的销售额很可观,可以说卖得很好。但我们近期最大的目的还是销库存。你们来看下库存数据,三天时间差不多销出去一千多套冬衣。
这个数据对于一家实体店而言其实是很耀眼的, 不过——我相信你们也注意到了,咱们店铺面积就这么大, 能接待的顾客十分有限,很多奔着咱们店铺来的顾客,最后都因为接待不及时, 去了其他铺面。”
“可见昨天那个顾客量就是咱们店最大的承接量。按照这个水准算,平均一天三百套冬衣,卖到年前,也只能销出去三千多套。三千套冬衣,对咱们接近两万套冬衣库存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要解决招待不足的问题,只能再开店,分流,让那附近的顾客都去分店购买。”
“如此一来,才能最大程度地把仓库里积压的库存全都销售出去。”
“小舅,两家店可以同步定下,咱们时间有限,除了最重要的签约工作需要你亲自出面。其他杂事,比如打扫卫生,购置衣架、木架,乃至熨烫悬挂衣等工作都可以外包出去,出钱请其他人干。还是那句话,三天,我只给你三天时间。”
“三天后,我需要两家装修齐全,打开店门就能直接开业的店铺。”
董福运顿感压力,不过好在之前已经把各大商场全都跑了一遍,这会儿只要在剩下的空铺子里筛选出位置更好,且不用过多装修的店铺,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谈下租赁合同。
董福运叫上吕俊,然后又叫上王小辰三人,“还有你们三个,都跟我走。”
出了铺子,董福运找到商场附近的公共电话,塞了硬币后先给大吴打了个电话,请他把接下来这三天空下来。
“没问题。”大吴一口应了下来。
“多谢。”
“客气啥。”大吴憨厚地笑了笑,挂断电话后马上给另一个急单顾客打电话,“抱歉抱歉,实在是最近三天都有事,您如果还愿意放我们这儿做的话,我做主,给您免除一半的手工费。”
“好的好的,年前可以装修好,您放心,我保证您可以在新家过年。嗯嗯,多谢您的信任。”
大吴挂断电话,然后对秘书道:“记下来,曹老板那单给他免除一半手工费。”
秘书有些奇怪:“吴总,刚刚那人到底是谁啊?”他们装修公司一向是按照接单顺序给顾客装修的,像这种插队单基本上不接。
但那人只一个电话,吴总就愿意为了他空出三天,太奇怪了。
大吴笑了笑:“是我的贵人。”
“贵人?”
“对。”大吴也没有过多解释。
只有他自己才明白,如果不是遇上了徐荷叶,他未必有现在这番机遇。
没有徐荷叶的指点,没有她大方地把家里借给他拍照做样板,他的装修队能不能做下去都未必,更别说接到这么多活儿,成立装修公司。
很多装修小细节看着不显眼,却能让业主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业主满意,身边有亲戚朋友想装修房子时就会推荐他们装修队,如此一传十十传百,才有他的现在。
他做不来过河拆桥的事,但他只会做装修,人家需要他就尽全力帮忙,就是最好的报答了。
有了大吴的支持,董福运在选店铺时更加从容了。
他原本是想选不需要重装的店铺,但那种店铺,能找到一家位置好,店面宽敞的已经是撞大运了,其他的要不藏在犄角旮旯里,要不就是奇形怪状的。
他也是最近看的铺子多的,才发现有的铺面竟然是三角形的。
最后想了想,还是优先选择位置好,铺面宽敞的店铺,他们不是只开年前这十来天,未来一年甚至几年几十年都有可能在这里开店,得往长远了看。
董福运签订好合同后,马上给大吴打了个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