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小夫郎就是掏出来喂给不过一面之缘的猎户。
  至于为什么,还不是为了外面那个呆头呆脑的傻小子。
  千金难求一枚的灵丹妙药就这般用在维护黎家小子的声誉上。
  老郎中终究医者仁心,没有过于纠结此事。
  这段时间梨花村比较热闹,几位猎户所在村的村长早赶过来,拿出筹得的银两交予梨花村村长,两位伤势轻的,村长只收下五十两,重伤那位收下一百两。
  若不是此人挣得性命跑出去报信,只怕另外两位轻伤者也落得差不多的下场。
  这两位村长一商量,又拿出二十两,总计二百四十两。
  众人都知真正救人的是黎源那一队,而且黎源早私掏腰包三百两支付给贾怀的商队才能及时救到人,人力药物都是钱。
  但二百四十两已经是三个村能凑出的最多银两,主要春耕开始,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各家各户农闲一个冬日即便还有钱也不会有太多,看在乡里乡亲的面上凑个几两银子,再多便没有。
  村长断不会因为自己村出人出力非逼着对方掏足银两,但也不会让黎源做冤大头。
  黎源当时当机立断掏出三百两时确实震惊很多人,但村子里都淳朴,私下认为黎源应该把家底掏出个底朝天,嫉妒心没生出来,敬佩之意油然而发。
  村里有公用储备金,都是县府发的,用作村里各项维护支出,但数额不多。
  村长自己掏了些私房钱再跟几位村里老人商议,拿出储备银两,凑足三百两交给黎源。
  小夫郎早把贾怀拿走的三百两又拿回来,黎源断不可能将这件事说出去。
  略一思考便说让村长把这些钱投到教育里,村里的幼儿园和学堂都用的祠堂,场地倒是足够,但功能性太差。
  村长本要推辞,毕竟三百两不是小数目。
  但黎源态度坚决,又提出重新建设学堂,另外划出一部分银两用作村中孤寡老人,便是像林寡妇家按照制定好的政策,每年也能领到五两银子,但是村子没有经济来源,这项政策能不能持续下去还是个未知数,黎源只提了一嘴,村长倒是思忖良久。
  但这件事就算定下来,消息不出一个时辰就传的全村人都知道。
  倒不是大家嘴碎,商议此事时就在祠堂,因为涉及巨额银两,除去村长和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各家各户的当家都过来,一并来看热闹的,祠堂围满人。
  黎源拒绝时,关系亲近的还当他拉不下面子。
  黎源笑着说,“确实蛮多的,我也不是不清楚,但我跟珍珠还年轻,能赚到钱,再说以后等我们老了,还望乡里乡亲看在今日的事情上照顾一二。”
  黎源才二十一岁,离年迈老去远得很,他虽拿此做理由,看似合理,实在有着为村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
  村长当即让众人作证,这些银两划入储备金,但只用作教育和孤寡老人,有个专门的名称,叫:育仁金。
  一时间,各种赞誉不要钱地往黎源身上砸。
  黎源脸上不动声色,脚指头恨不得刨地,小夫郎还不放过他,站在身侧借着衣袖的遮挡勾住他的尾指,似笑非笑地掐了掐。
  说到重新建造学舍甚至包括黎源嘴中的那个幼儿园,自然就涉及到盖房子一事。
  贾怀一行人本来就在村里承接造房子的事情。
  但此事一出,大家只是纯朴又不是笨蛋,顿时将贾怀一行人彻底恨上。
  有几家甚至让他们停工,将工匠们赶出去。
  村长正要宣布贾怀一行人的去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