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是第一次培育灵芝,只是想观察一下整个生长过程,等到明年培育半野生灵芝时可以规避许多问题。
  既然是实验,自然有多个样本。
  这一堆加了黎源研究的中草药营养液,那一堆做了菌株重叠养殖……凡是他跟小夫郎能想到的都试了一遍。
  实验嘛!
  就是不断折腾。
  在他们醉心生活与实验的时候,村长的召令下来了,农闲嘛,既然都没事情做,该修路就修路,该维护水渠就维护水渠。
  这是村里的头等大事,每个人都要参加。
  早些年村里人口多时,不想劳作的可以出银钱,村子拿着银钱请外面的人帮忙干。
  近些年有些人家渐渐搬到镇上,村里的人口逐年减少,加上年生好,许多人不愿意干这种体力活。
  黎源想起那些在码头上等货的汉子,一打听才知道搬货虽然辛苦,但是价钱高,村里给的钱少还更辛苦,于是来的人不多。
  村人在广场上集合,听着村长说着农闲时计划,大家没有很积极,也没有很拒绝。
  这种公共事项,但凡住在村子里都是要参与的。
  其实主要就两件事,路和水渠。
  路是通往镇上那条路,不知什么年代修建,下面叠着石块,上面是泥沙混合铺就的路面,与后面的沥青路水泥路自然无法相比,一旦破损就难行,有的路段到了下雨天都是泥浆,车轮子陷进去好半天拉不出来。
  不像镇上主街都铺了青石板,乡下没有这个条件,这也是有条件的人愿意搬到镇上的缘故,基建在那里摆着,谁不愿意住条件更好的地方。
  塌陷的路面要把表面挖开,看看基石有没有损坏,若是损坏就要把这个路段彻底挖开重新铺地基,工程量就比较大。
  这个时候,黎源又开始想念后世的挖掘机压路机。
  全村的劳动力都来了,无论男女老幼,六十以上,十岁以下不劳作。
  男人们负责搬运石块河沙,摔打粘土,混合石灰,填充地基,女人们和年纪稍大的做些轻松的活路,铺石块挑拣碎石,清理杂草等,孩子们打杂工。
  这年代铺在最上面的属于三合土,只不过用粘土取代黄土,可能跟当地取材有关。
  粘合力坚固度都不错,自然赶不上混凝土,但这时候的路面不像后世动不动就要承受几吨重的车辆,路面也不宽,能容纳两辆独轮车并排通过,如果有马车就需要错车,不过乡下几乎没来过马车。
  黎源在梨花村待了大半年,知道村长是个有想法的人,对于修路这种事情自然相当支持,有句话说的话,想致富先修路,虽然暂时梨花村并没有什么致富项目,但便民措施当然是越多越好。
  入冬的日头也较为强烈,摔打粘土,夯实地面极为耗力气,再被太阳一晒,很快就汗流浃背,黎源起先还穿件褂子,等周围三三两两的汉子都脱光上衣,黎源也不再讲究,里衣褂子都是新做的,他可不想染一身汗臭味。
  等到休息时一回头,先前还跟在他身旁的小夫郎不见了踪影。
  小夫郎没去媳妇们那边,也没去小孩那边,而是跟着黎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下的力气并不比其他强壮的男人少,黎源知道小夫郎只是看着瘦弱,也不挑明,遇到要用腰的力气活就会抢过来不让小夫郎做。
  一路做活的庄稼汉都嘿嘿笑,也有不讲究的直接开玩笑,“珍珠呀,男人这腰很重要,可得让你黎哥哥保护好腰,怎么你们家反着来。”
  小夫郎迷茫地眨眨眼睛,只看见黎源低着头勾嘴角。
  顿时明白肯定跟那事有关。
  都是男人,他也不是太害羞,跟黎源一样闷着头不说话。
  村人们开开玩笑也就不开了,毕竟这事不是什么光彩事,小夫郎在村人眼里已经改观很多,何况参加修路也不见半分偷懒,大家也就点到为止,不会说什么过分的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