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1 / 2)
他不能跟着俞雅去试妆、换衣服,就以助手的身份等在门外。陶文昌今天原本就是休息日,正准备闭目养神,旁边的脚步声惊扰了他的美梦。
“唐部长?你真来了?”陶文昌一睁眼就看到好高的一个人在旁边笑着看他,只不过这个笑容和唐弈戈有点像,不好不好。
“我不是都说了嘛,今天要来现场纠正雅姐的手语。”唐誉和陶文昌也是太熟悉的
老朋友,所以丝毫不见外,一屁股坐在了旁边,“你最近怎么样?录节目适应了吗?”
压在胸口的心里话只能和老朋友说,陶文昌苦涩地摇摇头:“很难适应。但我会把这份工作做好。”
“……那就好,有的时候你和雅姐需要互相了解,其实当着镜头,她也有很多很多无奈和勉强。”唐誉不仅知道他俩什么时候分,还知道他俩当年因为什么分,“这次拍摄你放心吧,剧本我看了,没有过分的亲密戏。”
呼,陶文昌率先松了一口气。现在女演员多不容易啊,如果章暄脑子一热让雅姐为了艺术献身,将来片子是拿奖了,但雅姐要承受的谩骂羞辱可是成吨成吨计算。陶文昌不是没见过群里的恶臭发言,哪怕雅姐将来当了影后,在一部分男人眼里她还是靠身体出位的演员。
“谢谢唐部长,你这么说我就安心了。”陶文昌真想搂他一把,但一看到他的脸就想到头号情敌唐弈戈,索性问别的,“对了,既然你看过剧本,能不能给我透露透露?我什么都不知道呢。”
“你不知道?我以为雅姐都告诉你了。”俩人是信息差,唐誉娓娓道来,“《姐姐》这部电影是围绕着一位农村少女展开,出场时主角陈娟娟18岁,还有一个叫陈林林的弟弟,16岁。村子是非常简单的生存模式,全村的女人负责种地、养猪、杀猪,男人们负责开车去山那边卖猪肉。因为山路陡峭,一去就是一两天。陈娟娟和陈林林都是聋哑人,不会说话……”
“等等,你的意思是……雅姐她是无台词表演?”陶文昌惊了!台词是雅姐的大强项!怎么拍电影直接把大强项给删了!
这是业内认定的事实,俞雅从大一开始演话剧,吐字清晰、肺活量大,是公认的铁肺。况且她还特别善于记、背台词,过目不忘,陶文昌看过她厚厚的台词本,一看就犯困。
这么漂亮的脸放着不用,演一个杀猪的村姑。这么功底深厚的台词不用,全靠手语?陶文昌一瞬间都怀疑俞雅选了个高难的天崩开局剧本,唐弈戈到底是不是要捧她?真不是捧杀吧?
“姐姐和弟弟感情非常深厚,父母去世之后就是长姐如母的生活。弟弟身体不好,陈娟娟每天起早贪黑就是希望猪长得快一些,也经常去隔壁村帮忙杀猪、阉猪,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唐誉基本上把女主角交代完毕。
“咦?那不对吧?雅姐刚才告诉我说……有一个角色很适合我,让我帮忙试镜。我又不会手语,我肯定演不了弟弟。”陶文昌琢磨过来了,“难不成……我演佩奇?”
话音刚落,眼前那扇门重新打开。刚刚进去的人明明是个艳压四方的大明星,出来的就是灰头土脸的村妞儿。俞雅手里举着镜子观察妆容,能感觉到电影的化妆师已经尽力把她的脸往平淡去调整了,但收效甚微。
“唐誉?”刚才的大波浪也变成了麻花辫,俞雅顶着麻布头包和唐誉打招呼,“你来这么早?”
[为了帮你嘛,小舅舅和我说你大有可为,我相信他,也相信你。]唐誉比了比手语。
佩奇陶文昌眼珠子转了转,难不成自己以后也是学手语大军中的一员?
“我是想大有可为,也要看导演的意思。”俞雅脸上都是阴影粉涂的灰色调,嘴唇甚至画出了干裂的纹路,“咱们走吧,章导特别有时间观念,他就喜欢挤压工作时间。”
“好。”唐誉说。
3个人再次回到方才的地方,灯光师已经举着“大雨伞”调整完毕。窗户全部拉满窗帘,密不透风,灯光交汇处就是大棚中心。中心的正前方是桌子和沙发,章暄坐在沙发里,眼前是显示屏和俞雅历年角色卡。
“可以了。”果然他开口直言,不给他们酝酿情绪的时间。因为在他眼里,演员就是艺术传递的渠道,一秒入戏是基本功。
“章导好。”唐誉也带了个招呼,“一会儿我演绎陈林林这个角色,帮雅姐调整她的手语。”
“可以。”章暄指了下正前方,“你们都站那个大圆点上。”
大圆点就是入镜点,章暄要从小屏幕考验他们的脸能不能胜任大屏幕。大屏幕不止是上镜胖20斤,最主要的是它会把人脸拉变形,有点鱼眼的效果。只要三庭五眼的结构不对,错差一毫米,就会被大屏幕拉成惨不忍睹的丑脸。
铛铛铛,三张漂亮脸蛋同时出现在小屏幕里,谁也没变形。
章暄皱着眉又扫了一眼屏幕:“左转,右转。”
三个人按照他的吩咐开始转方向,暴露他们的侧脸,从30度到45度最后是90度。章暄按下暂停,放大和缩小不断切换,他非常抗拒用“有死角脸”,会对他的拍摄产生镜头干扰。
有死角脸也会让导演很累,总要去选角度。
镜头里,三张没有死角的脸正在大放异彩。特别是俞雅,如果不是因为脸不扣主题,她是章暄拍摄的舒适区,有几分御用女主脸的意味。 ↑返回顶部↑
“唐部长?你真来了?”陶文昌一睁眼就看到好高的一个人在旁边笑着看他,只不过这个笑容和唐弈戈有点像,不好不好。
“我不是都说了嘛,今天要来现场纠正雅姐的手语。”唐誉和陶文昌也是太熟悉的
老朋友,所以丝毫不见外,一屁股坐在了旁边,“你最近怎么样?录节目适应了吗?”
压在胸口的心里话只能和老朋友说,陶文昌苦涩地摇摇头:“很难适应。但我会把这份工作做好。”
“……那就好,有的时候你和雅姐需要互相了解,其实当着镜头,她也有很多很多无奈和勉强。”唐誉不仅知道他俩什么时候分,还知道他俩当年因为什么分,“这次拍摄你放心吧,剧本我看了,没有过分的亲密戏。”
呼,陶文昌率先松了一口气。现在女演员多不容易啊,如果章暄脑子一热让雅姐为了艺术献身,将来片子是拿奖了,但雅姐要承受的谩骂羞辱可是成吨成吨计算。陶文昌不是没见过群里的恶臭发言,哪怕雅姐将来当了影后,在一部分男人眼里她还是靠身体出位的演员。
“谢谢唐部长,你这么说我就安心了。”陶文昌真想搂他一把,但一看到他的脸就想到头号情敌唐弈戈,索性问别的,“对了,既然你看过剧本,能不能给我透露透露?我什么都不知道呢。”
“你不知道?我以为雅姐都告诉你了。”俩人是信息差,唐誉娓娓道来,“《姐姐》这部电影是围绕着一位农村少女展开,出场时主角陈娟娟18岁,还有一个叫陈林林的弟弟,16岁。村子是非常简单的生存模式,全村的女人负责种地、养猪、杀猪,男人们负责开车去山那边卖猪肉。因为山路陡峭,一去就是一两天。陈娟娟和陈林林都是聋哑人,不会说话……”
“等等,你的意思是……雅姐她是无台词表演?”陶文昌惊了!台词是雅姐的大强项!怎么拍电影直接把大强项给删了!
这是业内认定的事实,俞雅从大一开始演话剧,吐字清晰、肺活量大,是公认的铁肺。况且她还特别善于记、背台词,过目不忘,陶文昌看过她厚厚的台词本,一看就犯困。
这么漂亮的脸放着不用,演一个杀猪的村姑。这么功底深厚的台词不用,全靠手语?陶文昌一瞬间都怀疑俞雅选了个高难的天崩开局剧本,唐弈戈到底是不是要捧她?真不是捧杀吧?
“姐姐和弟弟感情非常深厚,父母去世之后就是长姐如母的生活。弟弟身体不好,陈娟娟每天起早贪黑就是希望猪长得快一些,也经常去隔壁村帮忙杀猪、阉猪,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唐誉基本上把女主角交代完毕。
“咦?那不对吧?雅姐刚才告诉我说……有一个角色很适合我,让我帮忙试镜。我又不会手语,我肯定演不了弟弟。”陶文昌琢磨过来了,“难不成……我演佩奇?”
话音刚落,眼前那扇门重新打开。刚刚进去的人明明是个艳压四方的大明星,出来的就是灰头土脸的村妞儿。俞雅手里举着镜子观察妆容,能感觉到电影的化妆师已经尽力把她的脸往平淡去调整了,但收效甚微。
“唐誉?”刚才的大波浪也变成了麻花辫,俞雅顶着麻布头包和唐誉打招呼,“你来这么早?”
[为了帮你嘛,小舅舅和我说你大有可为,我相信他,也相信你。]唐誉比了比手语。
佩奇陶文昌眼珠子转了转,难不成自己以后也是学手语大军中的一员?
“我是想大有可为,也要看导演的意思。”俞雅脸上都是阴影粉涂的灰色调,嘴唇甚至画出了干裂的纹路,“咱们走吧,章导特别有时间观念,他就喜欢挤压工作时间。”
“好。”唐誉说。
3个人再次回到方才的地方,灯光师已经举着“大雨伞”调整完毕。窗户全部拉满窗帘,密不透风,灯光交汇处就是大棚中心。中心的正前方是桌子和沙发,章暄坐在沙发里,眼前是显示屏和俞雅历年角色卡。
“可以了。”果然他开口直言,不给他们酝酿情绪的时间。因为在他眼里,演员就是艺术传递的渠道,一秒入戏是基本功。
“章导好。”唐誉也带了个招呼,“一会儿我演绎陈林林这个角色,帮雅姐调整她的手语。”
“可以。”章暄指了下正前方,“你们都站那个大圆点上。”
大圆点就是入镜点,章暄要从小屏幕考验他们的脸能不能胜任大屏幕。大屏幕不止是上镜胖20斤,最主要的是它会把人脸拉变形,有点鱼眼的效果。只要三庭五眼的结构不对,错差一毫米,就会被大屏幕拉成惨不忍睹的丑脸。
铛铛铛,三张漂亮脸蛋同时出现在小屏幕里,谁也没变形。
章暄皱着眉又扫了一眼屏幕:“左转,右转。”
三个人按照他的吩咐开始转方向,暴露他们的侧脸,从30度到45度最后是90度。章暄按下暂停,放大和缩小不断切换,他非常抗拒用“有死角脸”,会对他的拍摄产生镜头干扰。
有死角脸也会让导演很累,总要去选角度。
镜头里,三张没有死角的脸正在大放异彩。特别是俞雅,如果不是因为脸不扣主题,她是章暄拍摄的舒适区,有几分御用女主脸的意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