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幻想世界 第104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隋庭北方局势,便如此陷入了僵持……
  虽然官员判断出错,但皇宫中的杨广却不以为意,反而整天笑容不减,因为南方的局势已经出现了反守为攻之望。
  长达将近一年的对峙,南方的叛乱联军、没能如愿地见到隋军出现补给之危,反而久久僵持之下,联军反而开始粮草不足了。
  天下四乱,农人凄苦,不止有各地叛军搜刮,更有寺庙只入不出。如此一来,哪还有多少农民能够安心耕田。
  没有耕种,去一年间,自然没有多少粮草可供叛军搜刮。而叛军几百万众,消耗岂是数小。
  而今,几百万的叛军只能缩粮忍饥,本就士气不高,再这么一饿,叛军的士气干脆几乎消失殆尽。
  而隋军的反击便由此开始。
  不再固守城池,不再伺机而动。而今每战,几乎都是隋军主动出击,将叛军大营逼得一退再退。
  自古国人只重内斗,即便杨广有景添影响,他也跳不出这个圈子。
  因此,北方的战事几乎不怎么被杨广放在心上,反而南方内斗的局面一旦展现胜势,杨广便开始心花怒放了……
  由此,隋庭突然整体而动,宋缺将宗师之战的感悟吸收完毕,当即去往东北,主持反击李阀和dtz联军的事宜。
  石之轩已经将妻子碧秀心的遗骨带来道宫,交给了景添。又叮嘱女儿石青璇在景添膝下小心伺候。接着石之轩领旨南下,直去寇仲那边支援。
  八月初旬,襄阳外的联军骤然崩溃,各部四散南逃,而隋军放弃了其他势力,直追杜伏威大军,最终将之一举歼灭,令成功逃窜的杜伏威只带走了近千跟随。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却是因为寇仲那边终于扭转了僵持的战局,在石之轩的‘斩首’行动之下,李密的瓦岗军终于崩溃,被寇仲抓住机会,一攻而破。
  叛军的后路被端,哪还顾得上继续和襄阳僵持,因此,消息传至前线,顿时令联军的各位首脑惶恐万分,连忙收敛自家军队,突然四散而逃,各寻退路去了。联军由此而散。
  而彻底没有了后路的杜伏威,便被隋军当成了首要的剿灭目标,谁让他最能搞事,在叛军当中声望更重呢……
  叛军的战局崩溃,而隋军却气势如潮。
  寇仲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稳定了瓦岗周边,接着继续北上,直追窦建德。
  襄阳隋军则由秦琼和罗成分别带领两支队伍,分路南下,剿灭逃窜的叛军。
  至年末,中原收复,各方平定。而天下叛军,如今便只剩下了薛举和刘武周这两股中型势力逃窜到了东北。
  其余窦建德、李密、杜伏威、萧铣等叛乱首脑,则俱都手下短缺,联合在一起方才五千人马,同样偷偷跑去了关陇,称臣于李阀麾下了。
  天下叛军再聚一处,不过不再联合议事,因为李阀已经是当今叛军的最大势力,所以其余叛军首脑只能乖乖地效命投靠,任由李阀差遣。
  而面对气势正盛的隋军,李阀只好一边收拢兵马,一边再次遣使北上,去接触‘室韦’和‘靺鞨’两部胡族。
  狼心狗肺地许下了诸多好处,李阀终于从两部胡族那里借来了三百万大军。再加上之前的两百万军马,又吸收众叛军带来关陇的军队,李阀聚兵六百多万,号称千万,再次犯关。
  不过如此清晰的天下大势,隋庭的官员早已有所预料。因此,杨广早早便调兵北上,给裴仁基增员兵马了。
  由此,隋军边关镇守三十万精兵,外加百万降兵,与以李阀为首的叛军再次展开了对峙征杀。
  如果说之前那是内乱,那么如今,便属于国家之战了……
  草木已随新岁好,冬芽豫占一年魁。
  辞旧迎新,转眼已是公元618年,隋朝的‘大业一十二’年间。
  这年,如果按史书来算的话,原本应是杨广身死,隋朝覆灭的一年。而这一年,也是真正掀起乱世,各地枭雄展开了互相攻伐的一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