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3)
高言上望着林些一脸肃穆、处变不惊地指挥着孟献廷,但实则坐立难安、心神不宁的样子,心想孟献廷是不是他不确定,但林些肯定是。
鉴于高言上和孟献廷这两个身残志坚的病号坚决不愿扫了大家的兴,他们临时决定,先去看个寓教于乐的《功夫熊猫》4d电影,然后看个水世界的演出,等他俩休整得差不多了,再去排其他项目的队。
林些注意到孟献廷明显比之前沉默寡言了许多,忍不住反思自己刚才是不是太兴师动众,大惊小怪了。
也许孟献廷原本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晕血这件事,况且他晕了那么多年的血,肯定比自己更知道如何冷静妥善地处理这种情况,结果因为自己这一时冲动,冒冒失失,小题大做,现在弄得满朝文武人尽皆知……
林些越想越气馁,无法抑制内心冉冉升起的挫败感,似乎自己在此前小心塑造的理智从容,耐心经营的淡定自若,都在此刻前功尽弃,悄然崩塌了。
而这,只是他们七年后见到的第三面。
关心则乱啊林些,关心则乱!
他在心里怒斥自己乱了阵脚,失了方寸。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一到这种时候,他就什么都顾不上了。
得亏自己刚才克制住了,要不差点说出问孟献廷愿不愿意枕他大腿上躺会儿的话……
虽然这也不能怪他,光高中和大学,林些有印象的孟献廷机缘巧合的晕血事件就有四五起,有的他只是有所耳闻,有的他有幸亲身参与。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们高中时打篮球,一个同学不小心肘击了另一个同学的鼻梁骨,那位不幸的同学一瞬间血流成河,要不是当时林些反应及时、跑得飞快,一把接住了当场目睹整个经过、直挺挺往前栽的孟献廷,他绝对轻则破相,重则下巴脱臼!
也因此,林些久经沙场,经验丰富,遇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就是要马上把人放倒,让他平卧。
孟献廷对自己晕血这个毛病倒是不甚在意,林些一开始还会偶尔半真半假地开一些玩笑,为孟献廷将来找女朋友发愁。但后来,孟献廷大一期间真的找了女朋友,林些就再也没有开过这种没有意义的玩笑。
林些心慌意乱地想着,气自己沉不住气——
不知道孟献廷这几年有没有找个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说不定他已经好了呢?说不定孟献廷刚才见他反应夸张,怕伤了他的自尊心,所以只好配合他演戏……但看着又不像。
也气他如果根本就没想过找个医生专门治疗一下,对自己太不负责——
明明他才需要脱敏!
孟献廷并不知道林些这一肚子的弯弯绕绕。
他只是还沉浸在刚刚那一瞬间,林些的一系列反应里出不来,他在脑海里不断重播推演林些的一举一动,深怕自己忘了任何细枝末节——
那是最真实的林些,那是他最熟悉的林些。
其实前些年孟献廷有在纽约看过心理医生,在进行了一系列认知行为疗法后,他自认自己的晕血症状已大幅缓解。但那段时间工作太忙,他觉得好得差不多了,就没再坚持去看医生。
之后的时间里,他比较幸运地没有再遇到过需要检验自己康复成果的“大出血”情况,因此他一直有恃无恐,坚信自己已然痊愈。
直到刚才,看到和高中那次如出一辙的血如泉涌,他才承认——
他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林些。
这些天来,他一直在自暴自弃地说服自己,林些这七年间,变化很大,变了很多,他需要花时间了解揣摩,重新认识他。
但现在想来,他始终是他,还是那个第一时间会义无反顾跑过来挡住自己眼睛撑住自己的英勇少年。
“不好意思啊,刚才一时情急,没来得及想你会不会介意让别人知道……”林些自省半天,还是在排队间隙,找了个机会,想跟孟献廷小声解释一下。
孟献廷隔着墨镜,视线沉沉地压向林些,似是对他说的每个字都感到困惑,但又很快给予他非常坚定的正面答复:“没关系的,我一点都不介意。” ↑返回顶部↑
鉴于高言上和孟献廷这两个身残志坚的病号坚决不愿扫了大家的兴,他们临时决定,先去看个寓教于乐的《功夫熊猫》4d电影,然后看个水世界的演出,等他俩休整得差不多了,再去排其他项目的队。
林些注意到孟献廷明显比之前沉默寡言了许多,忍不住反思自己刚才是不是太兴师动众,大惊小怪了。
也许孟献廷原本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晕血这件事,况且他晕了那么多年的血,肯定比自己更知道如何冷静妥善地处理这种情况,结果因为自己这一时冲动,冒冒失失,小题大做,现在弄得满朝文武人尽皆知……
林些越想越气馁,无法抑制内心冉冉升起的挫败感,似乎自己在此前小心塑造的理智从容,耐心经营的淡定自若,都在此刻前功尽弃,悄然崩塌了。
而这,只是他们七年后见到的第三面。
关心则乱啊林些,关心则乱!
他在心里怒斥自己乱了阵脚,失了方寸。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一到这种时候,他就什么都顾不上了。
得亏自己刚才克制住了,要不差点说出问孟献廷愿不愿意枕他大腿上躺会儿的话……
虽然这也不能怪他,光高中和大学,林些有印象的孟献廷机缘巧合的晕血事件就有四五起,有的他只是有所耳闻,有的他有幸亲身参与。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们高中时打篮球,一个同学不小心肘击了另一个同学的鼻梁骨,那位不幸的同学一瞬间血流成河,要不是当时林些反应及时、跑得飞快,一把接住了当场目睹整个经过、直挺挺往前栽的孟献廷,他绝对轻则破相,重则下巴脱臼!
也因此,林些久经沙场,经验丰富,遇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就是要马上把人放倒,让他平卧。
孟献廷对自己晕血这个毛病倒是不甚在意,林些一开始还会偶尔半真半假地开一些玩笑,为孟献廷将来找女朋友发愁。但后来,孟献廷大一期间真的找了女朋友,林些就再也没有开过这种没有意义的玩笑。
林些心慌意乱地想着,气自己沉不住气——
不知道孟献廷这几年有没有找个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说不定他已经好了呢?说不定孟献廷刚才见他反应夸张,怕伤了他的自尊心,所以只好配合他演戏……但看着又不像。
也气他如果根本就没想过找个医生专门治疗一下,对自己太不负责——
明明他才需要脱敏!
孟献廷并不知道林些这一肚子的弯弯绕绕。
他只是还沉浸在刚刚那一瞬间,林些的一系列反应里出不来,他在脑海里不断重播推演林些的一举一动,深怕自己忘了任何细枝末节——
那是最真实的林些,那是他最熟悉的林些。
其实前些年孟献廷有在纽约看过心理医生,在进行了一系列认知行为疗法后,他自认自己的晕血症状已大幅缓解。但那段时间工作太忙,他觉得好得差不多了,就没再坚持去看医生。
之后的时间里,他比较幸运地没有再遇到过需要检验自己康复成果的“大出血”情况,因此他一直有恃无恐,坚信自己已然痊愈。
直到刚才,看到和高中那次如出一辙的血如泉涌,他才承认——
他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林些。
这些天来,他一直在自暴自弃地说服自己,林些这七年间,变化很大,变了很多,他需要花时间了解揣摩,重新认识他。
但现在想来,他始终是他,还是那个第一时间会义无反顾跑过来挡住自己眼睛撑住自己的英勇少年。
“不好意思啊,刚才一时情急,没来得及想你会不会介意让别人知道……”林些自省半天,还是在排队间隙,找了个机会,想跟孟献廷小声解释一下。
孟献廷隔着墨镜,视线沉沉地压向林些,似是对他说的每个字都感到困惑,但又很快给予他非常坚定的正面答复:“没关系的,我一点都不介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