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 / 3)
“要看点什么?头油,胭脂,还是口脂?”
第65章
两人从脂粉铺子出来,到底还是带了一盒胭脂,红底金漆的小盒子,巴掌大小,花了一百五十文。
陶枝还想拿回去退了,徐泽不肯,“你就留着用吧,也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只要你喜欢就成。再者,这玩意儿又不是一日能用完的,摊开到每日来算,那才几个钱。”
陶枝说不过他,垂首敛目,手指在胭脂盒上打了个圈。
银子是他挣来的,胭脂是他非要买的,又好声好气地劝了她这么一阵子,她再推辞未免太过了。
陶枝这才收到袖袋里,小声嘀咕,“分明有二十几文钱一盒的……”
“那能有这个好看吗?好不容易买一回,自然要给你买好的。”徐泽絮絮叨叨的,“又不是过了今日就不挣银子了,你只管花就是了。”
“知道了,知道了。我这不是收下了。”陶枝一面与他说一面往街上走。
徐泽这才笑着跟上去,“收下就好,我们去种具行看看。”
镇上的种具行与几家粮油铺子相邻,陶枝不相多事,领着徐泽刻意绕开了潘家油铺。
到了铺子里,四扇的门面大开,里头被隔成两间,一边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农具,一边是春上播的各类作物的种子,堆出箩筐的春大豆,还有几麻袋麦种、稻种和粟米。
陶枝过去问了价钱,大豆五十文一斗,五百文一石。
那掌柜问了她家的地有多少,这才拨起算盘,嘴里念叨着,“每亩地按你点播五升算,两亩就要用一斗,二十亩至少要称上一石,若是再加上一斗补种的,一共五百五十文。”
“能再便宜点吗?”陶枝问。
“姑娘,乡里收上来的价格和我这儿卖的价格大抵是差不多的,我这铺子的本钱你也看得见,真没赚您几个子儿。你家地不多,才要了一石多的豆种,我再少,可真是做亏本的买卖了。”那掌柜没松口。
陶枝思考着要不要付钱,那掌柜拿油纸包了两小包绿豆和赤豆种子过来,“这样,这些杂豆种就当是送你了,点上一些种在田埂上,夏日里收了也好熬汤解暑。”
陶枝从善如流,麻利地解下钱袋拿了一锭碎银子给他上称,又拿了五十个铜板给他。
掌柜的一面铰银子,一面吩咐伙计上秤装袋,陶枝看铺子里的柜台上还放着些菜种,一包包用油纸封好,“掌柜,你这儿都有些什么菜种?”
“黄瓜,冬瓜,还有萝卜,芥菜,扁豆,就这几样。”掌柜的埋头记账。
萝卜才吃了一个冬,春上她不想种,就要了两样瓜菜和扁豆的种子,一样拿了一包。
那掌柜见他们也没赶车来,笑着问:“一石粮食可不轻,可要我店里的伙计给你们推回去,若是远的话,收你二十五文的脚程费。”
陶枝答:“我们山塘村离镇上也就五里地……”
“你这掌柜,好会做生意。”徐泽突然插话。
徐泽看他一步步把人套牢,不悦的挑眉,问:“在你这儿花了一两多了,竟连送货都要收钱?莫非你们农具行背靠官府,就如此欺行霸市?”
掌柜的讪笑一声,下头的村民们自留种比较多,也是难得碰上过来买种子的,自然是能赚就多赚上一笔。
“这位小郎君说话也忒骇人了,我们开门做生意,只讲一个良心,要敢这样胡闹早被乡亲们闹得关门了。实在是店里支应不开,拢共就两个伙计,近的也就罢了,远了,伙计们都去送货,店里谁来忙活呢?”掌柜小心解释道。
那掌柜也是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他一听他语气就知这年轻后生不好惹,忙说,“罢了,罢了,你们村也不算远,这回就让我们伙计随你们走一趟,也不另外收钱。下回家里缺了犁耙什么的,再来买,我给你们算便宜点。”
生铁价贵,又有官府把控,到了下头乡镇里多是将破损的农具翻新再卖的,里头不知道有多少油水。
徐泽没应声,只催着让他快些装车,还赶着回去吃晌午饭呢。 ↑返回顶部↑
第65章
两人从脂粉铺子出来,到底还是带了一盒胭脂,红底金漆的小盒子,巴掌大小,花了一百五十文。
陶枝还想拿回去退了,徐泽不肯,“你就留着用吧,也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只要你喜欢就成。再者,这玩意儿又不是一日能用完的,摊开到每日来算,那才几个钱。”
陶枝说不过他,垂首敛目,手指在胭脂盒上打了个圈。
银子是他挣来的,胭脂是他非要买的,又好声好气地劝了她这么一阵子,她再推辞未免太过了。
陶枝这才收到袖袋里,小声嘀咕,“分明有二十几文钱一盒的……”
“那能有这个好看吗?好不容易买一回,自然要给你买好的。”徐泽絮絮叨叨的,“又不是过了今日就不挣银子了,你只管花就是了。”
“知道了,知道了。我这不是收下了。”陶枝一面与他说一面往街上走。
徐泽这才笑着跟上去,“收下就好,我们去种具行看看。”
镇上的种具行与几家粮油铺子相邻,陶枝不相多事,领着徐泽刻意绕开了潘家油铺。
到了铺子里,四扇的门面大开,里头被隔成两间,一边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农具,一边是春上播的各类作物的种子,堆出箩筐的春大豆,还有几麻袋麦种、稻种和粟米。
陶枝过去问了价钱,大豆五十文一斗,五百文一石。
那掌柜问了她家的地有多少,这才拨起算盘,嘴里念叨着,“每亩地按你点播五升算,两亩就要用一斗,二十亩至少要称上一石,若是再加上一斗补种的,一共五百五十文。”
“能再便宜点吗?”陶枝问。
“姑娘,乡里收上来的价格和我这儿卖的价格大抵是差不多的,我这铺子的本钱你也看得见,真没赚您几个子儿。你家地不多,才要了一石多的豆种,我再少,可真是做亏本的买卖了。”那掌柜没松口。
陶枝思考着要不要付钱,那掌柜拿油纸包了两小包绿豆和赤豆种子过来,“这样,这些杂豆种就当是送你了,点上一些种在田埂上,夏日里收了也好熬汤解暑。”
陶枝从善如流,麻利地解下钱袋拿了一锭碎银子给他上称,又拿了五十个铜板给他。
掌柜的一面铰银子,一面吩咐伙计上秤装袋,陶枝看铺子里的柜台上还放着些菜种,一包包用油纸封好,“掌柜,你这儿都有些什么菜种?”
“黄瓜,冬瓜,还有萝卜,芥菜,扁豆,就这几样。”掌柜的埋头记账。
萝卜才吃了一个冬,春上她不想种,就要了两样瓜菜和扁豆的种子,一样拿了一包。
那掌柜见他们也没赶车来,笑着问:“一石粮食可不轻,可要我店里的伙计给你们推回去,若是远的话,收你二十五文的脚程费。”
陶枝答:“我们山塘村离镇上也就五里地……”
“你这掌柜,好会做生意。”徐泽突然插话。
徐泽看他一步步把人套牢,不悦的挑眉,问:“在你这儿花了一两多了,竟连送货都要收钱?莫非你们农具行背靠官府,就如此欺行霸市?”
掌柜的讪笑一声,下头的村民们自留种比较多,也是难得碰上过来买种子的,自然是能赚就多赚上一笔。
“这位小郎君说话也忒骇人了,我们开门做生意,只讲一个良心,要敢这样胡闹早被乡亲们闹得关门了。实在是店里支应不开,拢共就两个伙计,近的也就罢了,远了,伙计们都去送货,店里谁来忙活呢?”掌柜小心解释道。
那掌柜也是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他一听他语气就知这年轻后生不好惹,忙说,“罢了,罢了,你们村也不算远,这回就让我们伙计随你们走一趟,也不另外收钱。下回家里缺了犁耙什么的,再来买,我给你们算便宜点。”
生铁价贵,又有官府把控,到了下头乡镇里多是将破损的农具翻新再卖的,里头不知道有多少油水。
徐泽没应声,只催着让他快些装车,还赶着回去吃晌午饭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