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弟妹说哪里话,这么些好酒好菜,哪里会嫌弃。你又是带孩子,又是烧火做饭的,辛苦了一上午,我们都吃好些了你才来,你快多吃点。”陶大姑把面前那盘大肉片端了过去。
  “是啊,舅母您辛苦了。”大堂嫂跟着说。
  陶枝趁着几人寒暄的功夫,觑了眼两位嫂子的脸色,这两位还真都是体面人,这会子笑意盈盈的同她阿娘说话,让人丝毫看不出端倪。
  女人们吃完饭便围着桌子闲聊,一聊就是半个时辰。陶桃坐不住了,偷偷下桌带着几个孩子去墙根挖泥巴去。
  大堂嫂反应过来,“哎呦”一声忙去抱孩子,拍他身上的土,“才换的新衣裳,弄脏了有你好看的。”
  闲话说了一圈,绕到二堂嫂身上,陶枝问她,“你和二哥没要个孩子?”
  二堂嫂脸上浮出一丝苦笑,“原先落了两胎,近几年我身子又不好,便一直没怀上。”
  陶大姑知道内情,叹道,“我这个儿媳妇是个要强的,刚进我们家门的时候扛豆子,挑油桶,做得样样不比男人差。就是太大大咧咧了,怀胎了都不知情,两胎都是作没的,现在倒好,又怀不上了。他们夫妻俩还是和孩子没缘分……”
  “没去找人瞧瞧?女人小产,是该好好养一养的。”袁氏问。
  二堂嫂脸色更难看了,几乎快落下泪来,紧抿着嘴巴没吭声。
  陶大姑道,“怎么没找人看?那大夫说她身子亏空要吃半年的药,我们小门小户的,实在支应不来。”
  陶阿奶一听也十分认同,“女人家哪个不是这么熬过来的,我看未必要吃药,怕是那大夫黑了心要坑咱们穷人的钱哩!”
  “正是这样,我们这样的人家哪儿经得住看病吃药成年累月的耗,还好我这儿媳妇懂事,也体谅家里。”说起来陶大姑面上还有些自豪。
  提起这个陶阿奶一肚子的火,她剜了袁氏一眼,“都说媳妇孝,福气到,媳妇贤,家业安。我个老婆子就没这么好的福气,儿子也是个死脑筋,非要给他媳妇买药吃,掏空家底吃了半年也没吃好。后头叫大丫的喜事一冲,这才慢慢好转了。”
  袁氏听了面上讪讪的,低着头没再接话。
  陶大姑宽慰自己亲娘,“弟妹她遇上我弟这样的实诚人,也是她的福气。她现在身子养好了,大丫也嫁了好人家,咱们老陶家也有了传宗接代的男娃,哪一桩都是好事,娘你也宽宽心,这叫苦尽甘来。”
  陶阿奶“哼”了一声,脸色好看了许多。
  “对了,大丫,你成亲也快半年了,你的肚子可有动静?”陶大姑话头一转。
  陶枝怔了怔,答道:“还没……”
  “你年轻身子又好,怎地还没怀上?不应该啊……”
  陶阿奶哼哼了几声,“要我说,你们一个两个的,都不让人省心。我听人说灵山上的送子观音特别灵,等到正月里,大丫你找时间和你嫂子去拜一拜才好。”
  陶枝与二堂嫂对看一眼,应了声好。
  男人那边酒也喝完了,女人们帮着收拾碗筷,稍作歇息后,便开始了抓周仪式。
  院中的两张方桌被拼到了一起,盖上了红布,并摆上了大葱、毛笔、算盘等物,袁氏把孩子从房内抱了出来,放在桌子上,众人围成一团。
  袁氏先拿出系了红绳的梳子给孩子梳头,唱道:“一梳智慧开,二梳身康泰,三梳状元才,一生顺遂无病无灾!”
  梳头仪式结束,孩子才睡醒又有些怕生,便哼哼唧唧的闹了起来。
  大堂哥笑道:“别是我们这么多人吓到他了。”
  “胆小鬼!”陶桃对弟弟做个鬼脸。
  孩子小嘴一瘪,仰起头哇哇大哭,众人顿时哄堂大笑了起来。
  “你别招惹你弟弟。”袁氏瞪了陶桃一眼,把孩子抱起来哄了哄,等他心情平复了才又将他放上去抓东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