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家大哥一进门就听到陶枝这番话,没忍住叱了一句。
  他见陶枝脸色有些难堪,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有些过于激动了,实在有辱斯文,忙给她致歉。
  分家那日她见识过徐家大哥对徐泽的恶语相向,此时除了冷漠再没有旁的,可见读书人里也并不是人人都能明辨是非的。
  既然情义已断,如今再见,只谈利益便是。
  “大哥,不知分给我们的田地在何处?”
  “你且等等,我取鱼鳞图来。”徐家大哥打帘进了内室。
  片刻之后,徐家大哥把图册展开,请陶枝一观。这图上画的是徐家的族田,共有三百余亩,还标明了山林,坟冢,水流,地势,可惜陶枝不识字,看不出什么头绪来。
  徐家大哥拿着一只未蘸墨的狼毫笔,将一处圈了下来,“这里便是分给你们的二十亩地,我得空再将这鱼鳞图摩下来,另外写一份文书交予你们。”
  陶枝不懂这些笔墨上的事,斗大的字写的是什么她也看不懂,不如实实在在的跑一趟,拿绳索丈量土地之后挖沟封洫,免得后面攀扯不清。
  老夫人故去后,祖产便落在了徐家大哥手中,族田倒是一直交由家仆钱老汉一家子打理,他自己从未亲看过,经陶枝一提,也有了去清算家产的心思。
  思及此处,徐家大哥把鱼鳞图收在了袖中,“那我便陪你走一趟。”
  他转身又吩咐小莲,“把钱婆子叫上,让她领着我们去瞧瞧。”
  涉及家产,刘氏也上了心,生怕让陶枝占了便宜,也央着同去。只是徐家大哥这回没同意,她不喜女人抛头露面,让她自去书房陪着孩子习字。
  出了主院,到了大门上,钱婆子才将将晾晒好衣物,见他们二人已经侯着了,便着急忙慌的赶了过来。
  钱婆子与二人见了礼,便上前为他们引路。
  出了徐宅,一行人沿溪边的小道往南走,过了村东头的石板桥,又顺着村道走了一刻钟,才看见南山脚下有一大片刚收完高粱的农田,正是徐家的族田。
  钱老汉正带着两个儿子赶牛犁地,儿媳和孙儿在远处捡着遗落的高粱穗子,钱婆子领着他二人走上田埂,在一棵大榆树下落脚。
  徐家大哥取出鱼鳞图,根据地势判断大致方位,询问道:“钱婆子,如今这三百多亩族田能收多少高粱?”
  “哪里有三百多亩?十多年前老爷陆续典当了不少,现今只余八十三亩地了。”
  徐家大哥瞠目结舌,声音打着颤,“你说多少?”
  “八十三亩地,分给二郎二十亩,就只剩六十三亩了。”钱婆子一字一句的说。
  徐家大哥气得胸口剧烈起伏,猛地攥紧了手中图纸,揉成一团摔在地上,厉声道:“这么多年,你们为何不报备上来?”
  “这……老夫人是知道的呀,老婆子以为夫人和郎主您也知情……况且,您一向不理庶务,每年岁末我们只管交银子给夫人,夫人也不曾对您说过?”
  陶枝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丝毫没有避开的意思。
  徐家大哥气极而笑,转身就往回走。
  “大哥,我们的田……”陶枝喊住他。
  “该他的,我一分不会少。”徐家大哥冷笑两声,顿了顿又说:“过两日,等我厘清始末,再让钱大带你过来一趟,今日就先这样。”
  徐家大哥负气而走,陶枝叹了口气,把地上的鱼鳞图捡起来展开看,“我还急着播麦种呢……”
  钱婆子看了一眼这张老旧的图册,摇了摇头说,“世家大族一旦败落了,有多少家产田地都是留不住的,这上头的林地和上好的水田一早就变卖了,剩下的都是山脚的下田。”
  陶枝把鱼鳞册收入袖中,问道:“钱婆婆,此处的田往常能收几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