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云韶直起身子,睇了他一眼,才道:可律例亦有言,事急从权,一方执掌有先斩后奏之权。当时的情形和相关的卷宗,我刚刚具已呈奏陛下。相信陛下阅后自有定论,五殿下何必这般急切给我定罪呢?
  李鸿熙冷笑道:本王如今督管大理寺和刑部,对此事自然要多几分关心。
  既然督管这两处,五殿下更应当明白了解实情尔后定论的道理,不是么?谢云韶分毫不让。
  前提是你讲的确实是实情。李鸿熙咬牙道,以赵长史的为人,即便小节有失,也未必罪责至死。若你拿不出他通敌的罪证,便当治你滥杀之罪!
  谢云韶马上回道:通北狄的证据虽有缺憾,但赵文虞杀人是证据确凿的!证据已经报给刑部了,五殿下回去一查便知。
  李鸿熙得到的消息里,未曾有赵文虞杀人之说,闻言当下心里一紧。
  他本来信心满满,与北狄之间的诸事皆清理干净,但这突然砸下来的消息,让李鸿熙惊惧不已。他恨不得立刻出殿详查,顺便与人商量对策,但碍于皇帝一直未发一言,他也不能贸然离开。
  皇帝一直翻看着谢云韶的折子,对于二人刚才的争执充耳不闻。这般态度让二人都有些难以拿捏。
  终于,皇帝看完了厚厚的卷宗。
  鸿熙,你等下可是要回刑部?将燕王妃的这些卷宗带回刑部复核吧。
  李鸿熙便也不再与谢云韶争执,谢云韶方才的话让李鸿熙有点慌,皇帝给了理由他便借机退殿出去了,临走前还暗瞪了谢云韶一眼。
  皇帝身边的随从们也听话听音,知道皇帝是有话要与谢云韶单独讲,自觉地跟着退了出去。
  关门一声吱呀后,大殿里重归安静。
  皇帝问:赵文虞的通敌物证你可带回京了?
  谢云韶答:部分物证在抓获他时便已损毁,余下部分臣稍后便转交刑部复查。
  皇帝轻轻地哦了一声:这通敌一事,除却赵文虞,可还有其他牵连?
  以证据而言,此事只应与他一人有关。谢云韶斟酌着词句,但是,臣听闻赵文虞与五殿下过从甚密,只怕流言之中,五殿下也难逃牵连。
  说下去。
  如今五皇子督管刑部和大理寺,若是此案由他来复核,怕是难以服众。谢云韶小心地看了眼皇帝的脸色。
  那你想让谁来复查?
  臣乃此案主审,怕是不便多言。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牵连到你,你便可以给朕一些建议了。看来燕王府与朝廷还是有些往来的。你才入燕王府多久,便能对朝廷官员如此了解。皇帝微微一笑,望向谢云韶。
  皇帝目光如炬,看得谢云韶心里一惊,后背立时冷汗涔涔。
  父皇,谢云韶立即放下声音,改了称呼,身为天家人,国事即是家事。燕王府虽远至边陲,但也不该忘却家中人事。莫说是朝中官员,还有父皇母后,都是我夫妇二人牵肠挂肚,日日记挂思念的。
  皇帝不置可否,但脸色稍霁,面上的冷笑也收了下去。
  陛下,该是用药的时辰了。外面的内侍出声提醒道。
  拿进来吧。
  皇帝皱着眉头将药一饮而尽,内侍立即有眼色地奉上一碟小点心。
  陛下,这是景逸郡主新送进来的点心方子,据说是失传了百年的古食谱。这药后用一些,再合适不过了。
  还是景逸这孩子最有孝心。皇帝尝了尝,脸色浮现了一抹笑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