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且皇长子已带兵前往,本宫相信我大魏将士,你们也该相信大魏将士。”
  她看向一众百姓,“本宫知晓诸位担忧大魏不敌,是以才提前离开。
  但本宫向诸位承诺,我大魏将士战至最后一刻,哪怕最后只剩一兵一卒,亦不会置百姓不顾。
  是以,今日本宫便请不知该去往何方的,安心回到家中,该种地种地,该做工做工。
  愿意回去的,以家为单位,来寻我的护卫登记,他会给大家一个凭证,待你们回到家乡后,可凭此凭证去当地府衙领取五两白银。
  此银由本宫出,是本宫对诸位回乡的盘缠补贴。
  若有亲友投靠,有更好去处的,明日天明便带着家人启程,莫要在路上多加停留,听人煽动做了人家的棋子。
  谋逆之人想要的是大魏,是大魏的国土,绝不会因本宫不做这太女就甘心停战。”
  “回到家乡当真可领五两银子?”
  有个妇人怯声问道。
  逃出家乡后,她便后悔了,听了卫清晏的话,想到家乡虽在打仗,但的确还在大魏的管辖内,不曾失守。
  如今卫清晏又报销盘缠,而她的丈夫早在逃亡路上跟着别的女人跑了,她一人拖着一双儿女,迷茫不知归处。
  卫清晏郑重点头,“本宫绝不戏言。”
  随后,她从袖中拿出自己的私印,盖在了一张白条上。
  这白条是路上时,卫清晏便让星儿帮忙裁好的。
  虽在路上,但卫清晏始终留意着大魏的现状,得知有人煽动百姓逃亡,她便在想解决的办法。
  百姓见识有限,容易被人惑乱心志,若不及时阻止,流民一旦多起来,又是一桩祸事。
  故而在回城的路上,便与皇帝通信,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皇帝,拿银子平事虽不是最好的法子,但眼下也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些银钱也是她出的起的。
  是以,皇帝同意了卫清晏的计划,卫清晏便及时准备了这白条。
  之所以让他们回到家乡才能兑现银钱,也是防着有人领了钱,却依旧不回家,四处流窜乱纪。
  她将白条递给阿春,“写上五两的欠条,交由这位嫂子。”
  阿春速度很快,亲自将白条送到了妇人跟前,见妇人一手抱着一个孩子。
  顿了顿,从怀里摸出两块烧饼递给两个孩子,“太女十六岁出征,伤重无数回,却从不曾退缩,耗时两年终于打败乌丹。
  黄沙岭时,更是宁愿战死,也绝不让北陵有机会侵占我大魏一寸国土,欺我大魏一个百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