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3)
安国公府一直效忠于皇权,按理说,他若知晓此事,理应第一时间告诉皇上,可他却选择了隐瞒。
看来不仅镇国公一案有隐情,太子谋逆一案同样有隐情,不然一向刚正不阿的父亲,不会瞒下此事。傅煊便也没再多问。
说起来,当初太子之所以能逃出京城,也是老安国公帮了忙。那时老安国公还在世,他不信太子会谋逆,东宫着火时,他第一时间意识到了不对劲。
是他拦住了一些杀手。
安国公回京后,方知晓此事,太子谋逆一事,确实有疑点,他还暗中调查过一段时间。事实证明,太子并未辜负父亲的信任。
他不仅有治国之才,还是难得的经商之才,似乎没什么事可以难倒他,更难得的是,哪怕经历了这一切,他也不曾被仇恨蒙蔽双眼。隐居在蜀地、江南等地时,还为百姓做了不少事。
远的不提,单说三年前江南发洪水时,就有人捐了十万两白银,日日在城南施粥,背后便是太子的手笔。
大魏有这样一个继承人,何愁不兴盛?
等到城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晨雾还没散尽,傅煊翻身上马,朝着行宫方向疾驰而去。
官道两旁的白杨树飞快往后倒退,枝叶在风中哗哗作响,卷起的尘土粘在他的衣摆上,他仿佛不知疲倦。
日头越来越烈,晒得马鞍发烫,他却浑然不觉,只夹紧马腹往前冲,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几缕发丝贴在脖颈上,又被疾驰的风卷得飘起。
他几乎没怎么歇息,仅用了十几个时辰就赶到了行宫。
来到行宫时,正要回去见她,就有内侍过来通报,说:“傅大人,皇上有事召见您。”
傅煊只好先去了成元帝的寝殿,绕过雕花回廊,便见后院的池塘边支着一张竹椅,成元帝穿着明黄色常服,背对着他坐在椅上,手里握着鱼竿,鱼线垂在碧绿的池水中。
旁边的青石台上放着一只木桶,桶里盛满了清水,一条红尾鲤鱼在桶里不安地扭动着,嘴一张一合,溅起细碎的水花。
傅煊行了一礼。
成元帝道:“这件事还是得交给你,上个月,有人发现了太子的踪迹,他曾在蜀地、江南生活过,最近的一次行踪,是在江南,你派人去将太子寻回来,龙鳞卫找了多日,一点新线索都没找到,一群饭桶,这等小事都办不好。”
他眉头紧紧蹙着,完全不见上次见面时的好心情,可见,寻回太子的心,十分迫切。
傅煊眉眼微动,面上适时露出一抹惊讶,“太子竟还活着?臣遵旨,若搜到人,万一太子拒捕,臣是拼死将人绑回,还是直接……”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这话自然是试探。
成元帝眉心一跳,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透着几分威严,此刻他放下鱼竿,转过身盯着傅煊,眼神锐利如刀,厉声道:“放肆!切不可伤到太子。朕不妨告诉你,当初给朕下毒的并非太子,而是贤妃,他不曾谋逆,若寻到太子,务必恭恭敬敬地将人请回来,不可伤他一根汗毛。”
傅煊垂下了眼眸,“是,臣遵旨。”
成元帝紧蹙的眉,这才舒展开来道:“他迟迟不肯回京,心中想必是对朕有怨气,你告诉他,这些年是朕对不起他,只要他肯回来,这个天下便是他的。”
想起太子,他眉宇间又带了分骄傲,他对皇后虽然没男女之情,却
由衷地敬重她,欣赏她,太子也被教得很好。
傅煊心中有了谱,回到两人的住处时,他率先听到了顾怡叽叽喳喳的声音,“啧。姐姐伤还没好利索,他就不知跑到了哪儿,算什么好夫君?”
陆晚笑了笑没说话。
紧接着就听顾怡继续道:“整日对着个冰块,回府后还要劳心劳力掌管中馈,姐姐也太憋屈了。”
顾怡满是同情。
傅煊脚步顿住了,虽然偷听不道德,他还是想听听她的想法,他自认婚后两人的相处还算和谐,本以为她会反驳,谁料她浑不在意,“无妨,总归是要和离的。” ↑返回顶部↑
看来不仅镇国公一案有隐情,太子谋逆一案同样有隐情,不然一向刚正不阿的父亲,不会瞒下此事。傅煊便也没再多问。
说起来,当初太子之所以能逃出京城,也是老安国公帮了忙。那时老安国公还在世,他不信太子会谋逆,东宫着火时,他第一时间意识到了不对劲。
是他拦住了一些杀手。
安国公回京后,方知晓此事,太子谋逆一事,确实有疑点,他还暗中调查过一段时间。事实证明,太子并未辜负父亲的信任。
他不仅有治国之才,还是难得的经商之才,似乎没什么事可以难倒他,更难得的是,哪怕经历了这一切,他也不曾被仇恨蒙蔽双眼。隐居在蜀地、江南等地时,还为百姓做了不少事。
远的不提,单说三年前江南发洪水时,就有人捐了十万两白银,日日在城南施粥,背后便是太子的手笔。
大魏有这样一个继承人,何愁不兴盛?
等到城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晨雾还没散尽,傅煊翻身上马,朝着行宫方向疾驰而去。
官道两旁的白杨树飞快往后倒退,枝叶在风中哗哗作响,卷起的尘土粘在他的衣摆上,他仿佛不知疲倦。
日头越来越烈,晒得马鞍发烫,他却浑然不觉,只夹紧马腹往前冲,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几缕发丝贴在脖颈上,又被疾驰的风卷得飘起。
他几乎没怎么歇息,仅用了十几个时辰就赶到了行宫。
来到行宫时,正要回去见她,就有内侍过来通报,说:“傅大人,皇上有事召见您。”
傅煊只好先去了成元帝的寝殿,绕过雕花回廊,便见后院的池塘边支着一张竹椅,成元帝穿着明黄色常服,背对着他坐在椅上,手里握着鱼竿,鱼线垂在碧绿的池水中。
旁边的青石台上放着一只木桶,桶里盛满了清水,一条红尾鲤鱼在桶里不安地扭动着,嘴一张一合,溅起细碎的水花。
傅煊行了一礼。
成元帝道:“这件事还是得交给你,上个月,有人发现了太子的踪迹,他曾在蜀地、江南生活过,最近的一次行踪,是在江南,你派人去将太子寻回来,龙鳞卫找了多日,一点新线索都没找到,一群饭桶,这等小事都办不好。”
他眉头紧紧蹙着,完全不见上次见面时的好心情,可见,寻回太子的心,十分迫切。
傅煊眉眼微动,面上适时露出一抹惊讶,“太子竟还活着?臣遵旨,若搜到人,万一太子拒捕,臣是拼死将人绑回,还是直接……”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这话自然是试探。
成元帝眉心一跳,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透着几分威严,此刻他放下鱼竿,转过身盯着傅煊,眼神锐利如刀,厉声道:“放肆!切不可伤到太子。朕不妨告诉你,当初给朕下毒的并非太子,而是贤妃,他不曾谋逆,若寻到太子,务必恭恭敬敬地将人请回来,不可伤他一根汗毛。”
傅煊垂下了眼眸,“是,臣遵旨。”
成元帝紧蹙的眉,这才舒展开来道:“他迟迟不肯回京,心中想必是对朕有怨气,你告诉他,这些年是朕对不起他,只要他肯回来,这个天下便是他的。”
想起太子,他眉宇间又带了分骄傲,他对皇后虽然没男女之情,却
由衷地敬重她,欣赏她,太子也被教得很好。
傅煊心中有了谱,回到两人的住处时,他率先听到了顾怡叽叽喳喳的声音,“啧。姐姐伤还没好利索,他就不知跑到了哪儿,算什么好夫君?”
陆晚笑了笑没说话。
紧接着就听顾怡继续道:“整日对着个冰块,回府后还要劳心劳力掌管中馈,姐姐也太憋屈了。”
顾怡满是同情。
傅煊脚步顿住了,虽然偷听不道德,他还是想听听她的想法,他自认婚后两人的相处还算和谐,本以为她会反驳,谁料她浑不在意,“无妨,总归是要和离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