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 第14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瞟裴府怎么了?你有本事不吃烧鹅!”明怡力夹马肚跟上她。
  青禾幸灾乐祸道,“我为什么不吃烧鹅,我犯不着不吃烧鹅,我又不是某人,不曾掐住人家脖子逼着人家与你一刀两断,我跟姑爷交情好着呢,他准我日日回裴家吃烧鹅,哦,忘了告诉你,我今夜翻个跟斗就去。”
  说完,青禾马身又吃了几鞭子。
  “喂喂喂,您别拿我的马出气……您有本事打我……”
  笑声,骂声,伴随京城这片喧嚣烟火气,越过鳞次栉比的屋檐巷陌,一路绵延飘荡,直至那座赫赫侯门前。
  第97章 终于有人问李蔺仪是谁了……
  马蹄缓缓穿过宽巷, 最终停在一面巨大的云纹照壁前。
  蹄声不轻不重叩动青石板砖,衬着这条宽巷格外寂静,曾经门庭若市的侯府前空无一人, 为她拴马的柳伯不见了,但闻马蹄声一蹦三尺高的佑哥儿也无踪影, 管着人情来往素日爱念念叨叨的桂嫂子不再探出那张瓜子脸。
  一切不同了。
  一切又仿佛是旧时模样。
  宽巷尽头的那堵院墙上还刻着她当年雕的那只虎, 身后这片照壁,虽被风雨侵蚀留下岁月的斑驳,却未改最初之形貌, 墙角苔痕依旧幽绿,府门前两座石狮仍然威风凛凛。
  明怡翻身下马,如往日一般负手迈过门槛。
  庭院深深, 人影寥落。
  仪门前的花坛久未打理, 生出一丛乱草, 好在地砖却平整干净,一尘不染。
  明怡带着青禾跨过庭院,穿过仪门来到正厅, 正厅后的院子可就大了,四面围廊, 当中圈出一个宽阔的庭院, 往日李家小辈常在此跑马、玩博戏、投壶, 李家人丁不算兴旺, 三房同居一府,用老太太的话说,大抵是李家在战场上杀戮过多,折了些福气,子嗣略显单薄, 故而府中不拘嫡庶不论男女,个个都看得珍重。
  脑海闪过李家族人嬉闹的场景,明怡唇角也不自禁染了笑,大步往后院去,才刚走到横廊,便见一位佝偻老妪被人搀着步过垂花门,拄杖颤巍巍朝前院走来。
  “庆丫头不是说,她今个晚边回来吗?快搀我去前院,去迟了,她不高兴,又怨无人接她。”
  垂花门与横厅之间是个四方小院,院中矗立着一块两人高的太湖石,石边种着几株老梅、几棵桃杏,皆是她年少顽皮时亲手所植。虽说她在北定侯府待的时日不多,但凡是她留下的痕迹,如墙上的涂画,后院里的秋千,随手栽的树苗,祖母总要小心翼翼护着,不许人碰。
  瞧,如今庭中林木已亭亭如盖,好似抚上一抚,便如同她在身旁似的。
  明怡视线一直定在老人家身上,没往廊上去迎,就地候着,否则老人家不高兴了,又该怨没让她来接。
  终于等到人至横厅,明怡故意抬高嗓音,“祖母,孙儿回来了!”
  哟,就是这一声,清澈透亮,如清泉淌进人心底,叫老太太喜不自胜。
  “宝儿回来啦!”
  老人家推开老嬷嬷的手,连拐杖也扔了,望着视线中那道模糊身影蹒跚而来。
  明怡连忙将她接进怀里。
  “祖母!”
  随着这一声,沉寂许久的北定侯府仿佛苏醒过来,数只雀鸟被惊得扑棱棱飞过屋檐掠向长空,后门的犬吠声骤起,远山衔着半片金乌挂在天际尽头,金光溶溶荡荡铺了一地,夕阳西下,天边人终成了眼前人。
  没有哭,没有怨。
  祖孙俩唯有相逢的喜悦,抱了好一阵方撒手。
  明怡又将青禾领来,青禾要给老夫人磕头,老夫人拦住她,“咱家没有旁的那些规矩,不兴给人磕头,咱家仪仪,连金銮殿那位都不磕,来,跟祖母进屋,给你们备好吃的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