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77节(3 / 4)
马玉书笑着打趣道:“也就是现在还没装完,还不怎么看得出效果,不然你爸的装修生意还会更好。”
叶卫明要在这边开始事业第二春的事情叶宁已经听说过了,对此她也没有多说什么,只不放心的叮嘱:“爸他本来就有事业心,之前整天在家里带着,也没见他开心,现在他想做点事情打发时间我是很支持的,不过您也要劝他,这生意再好做也不能一下子接下太多的单子,毕竟好些个材料都要从那边买呢,我们手里的钱可禁不住他这么花。”
这些事情马玉书心里也门清着的,不过丈夫好不容易重新打起了干劲儿,她也不好给对方泼冷水,只能和女儿抱怨一下了:“谁说不是呢,不过你爸也是个犟的,他说他想要租个厂房自己生产腻子粉卖呢,要我说他也是爱折腾。”
叶宁对此十分的支持:“可以啊,腻子粉不就是石灰、石膏、滑石粉吗,成本也不高,我服装厂那边空地还多着呢,之前修围墙都没围完,回头我划块地给他建厂房就是了,说不定他还能弄出一个‘竖邦’呢。”
叶宁这块地二十几亩,服装厂的厂房食堂和宿舍楼的占地面积连十亩地都没有用到,围墙外面还有一大片空地呢,因为她一直没有用,都被食堂的婶子们开出来种菜了。
叶卫明要开腻子粉加工厂,地皮都不用买了,只用找人搭几个工棚就行了,这可比他在市里狂接装修活花的钱要少多了。
马玉书没好气道:“你爸想一出是一出,你还顺着他,还竖邦呢,我看他是不折腾点事情就不舒服。”
现在的电话费也不便宜,马玉书也不好守着别人家里的电话和叶宁闲聊太多,母女两又闲聊了几句她就要挂电话了。
挂掉电话之前叶宁又想到了一件事情:“店里挣的钱也不用都存着,该花就花,别的不说,就现在我们总用尤家的电话也不叫个事儿,明天你去邮电局问一下,给店里装台电话,回头缺货就可以直接打电话让厂里送了不说,我们联系起来也方便。”
马玉书一口应下:“行,我明天就去问,只装店里吗?雅苑装不装?”
叶宁想了想道:“装一个吧,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回头我爸真要在这边把厂子弄起来了,我们待在这边的时间就更多了,雅苑那边也是要去常住的。”
马玉书点了点头:“那我明天就一起约上。”
马玉书办事向来利落,第二天一早就去了邮电局。
负责装机的师傅听说是雅苑和批发市场的铺子,脸上露出点惊讶:“这两处都要装吗?都要装的话可得花不少钱。”
马玉书淡淡地点头道:“对,两处都要装,你先给帮我把账算出来吧。”
算账的事情不归安装师傅管,他直接带着马玉书去找了局里的领导,领导听完后拿起桌子上的本子翻了翻道:“雅苑那边是有电话线的,从小区拉线过去比较容易,两千八就能安好,就是批发市场那边,你第一个按电话的,得从我们基站拉电线过去,一切都弄完需要三天时间不说,这价格也得按照我们市局最高的标准来算,差不多要三千三百五十八元。”
这个价格一出,饶是马玉书也忍不住咂舌,算下来安装这两台座机就要花六千多块钱了,这可真是不便宜,难怪现在没什么人能安得起座机呢。
“三天就三天,我现在就去交钱,麻烦你们先帮我把批发市场的电话安起来。”马玉书笑得客气,说完之后还不忘递两包烟过去:“您们多费心,我们做生意的,就盼着有台电话能方便点。”
第223章 二合一
邮电局的师傅们收了烟, 办事效率果然快了不少,当天下午,就带着两个徒弟去了批发市场。
这会儿拉线的过程比现代可要麻烦多了, 得从街对面的基站架线过来,还得避开一路上的电线杆。
老师傅带着徒弟爬上爬下地忙活了大半天, 总算是把电话线牵进了批发市场。
这边的动静也引起了市场里其他店主的注意。
之前第一个进店买衣裳的王姐店就开在叶宁的隔壁,上次去店里买过衣裳后,一直就对店里摆着的高跟鞋念念不忘。
她也提出过自己可以从马玉书这里进货,这要是放在之前, 马玉书还是很愿意做她这单生意的, 但这不是叶宁走的时候再三叮嘱了吗, 说是家里能在明面上花销的存款已经不多了,他们一家人都要尽量避免在现代大批量的采购商品。
碍于这个原因,马玉书只能一脸遗憾地错过了这单生意,只告诉王姐店里的鞋子和皮包都是非卖品。
王姐能在这个时候在批发市场开这么大一家鞋店,那眼光和魄力也是不一般的,她喜欢鞋子,虽然自己就是卖鞋子的,但是和马玉书店里那些精致华丽的高跟鞋比起来,她觉得自己店里卖的运动鞋、解放鞋简直烂大街的货色。
王姐是真的喜欢马玉书店里的那些鞋子, 对方不卖, 她就只能一天三趟地往隔壁跑,过过眼瘾了。
这会儿王姐观赏完心爱的小鞋子后,见马玉书带着两个穿着邮电局工装的人过来时,面上一喜:“马老板你这店里牵电话线了?”
马玉书笑着点了点头:“是,在市里做生意,店里没台电话, 还是不方便。” ↑返回顶部↑
叶卫明要在这边开始事业第二春的事情叶宁已经听说过了,对此她也没有多说什么,只不放心的叮嘱:“爸他本来就有事业心,之前整天在家里带着,也没见他开心,现在他想做点事情打发时间我是很支持的,不过您也要劝他,这生意再好做也不能一下子接下太多的单子,毕竟好些个材料都要从那边买呢,我们手里的钱可禁不住他这么花。”
这些事情马玉书心里也门清着的,不过丈夫好不容易重新打起了干劲儿,她也不好给对方泼冷水,只能和女儿抱怨一下了:“谁说不是呢,不过你爸也是个犟的,他说他想要租个厂房自己生产腻子粉卖呢,要我说他也是爱折腾。”
叶宁对此十分的支持:“可以啊,腻子粉不就是石灰、石膏、滑石粉吗,成本也不高,我服装厂那边空地还多着呢,之前修围墙都没围完,回头我划块地给他建厂房就是了,说不定他还能弄出一个‘竖邦’呢。”
叶宁这块地二十几亩,服装厂的厂房食堂和宿舍楼的占地面积连十亩地都没有用到,围墙外面还有一大片空地呢,因为她一直没有用,都被食堂的婶子们开出来种菜了。
叶卫明要开腻子粉加工厂,地皮都不用买了,只用找人搭几个工棚就行了,这可比他在市里狂接装修活花的钱要少多了。
马玉书没好气道:“你爸想一出是一出,你还顺着他,还竖邦呢,我看他是不折腾点事情就不舒服。”
现在的电话费也不便宜,马玉书也不好守着别人家里的电话和叶宁闲聊太多,母女两又闲聊了几句她就要挂电话了。
挂掉电话之前叶宁又想到了一件事情:“店里挣的钱也不用都存着,该花就花,别的不说,就现在我们总用尤家的电话也不叫个事儿,明天你去邮电局问一下,给店里装台电话,回头缺货就可以直接打电话让厂里送了不说,我们联系起来也方便。”
马玉书一口应下:“行,我明天就去问,只装店里吗?雅苑装不装?”
叶宁想了想道:“装一个吧,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回头我爸真要在这边把厂子弄起来了,我们待在这边的时间就更多了,雅苑那边也是要去常住的。”
马玉书点了点头:“那我明天就一起约上。”
马玉书办事向来利落,第二天一早就去了邮电局。
负责装机的师傅听说是雅苑和批发市场的铺子,脸上露出点惊讶:“这两处都要装吗?都要装的话可得花不少钱。”
马玉书淡淡地点头道:“对,两处都要装,你先给帮我把账算出来吧。”
算账的事情不归安装师傅管,他直接带着马玉书去找了局里的领导,领导听完后拿起桌子上的本子翻了翻道:“雅苑那边是有电话线的,从小区拉线过去比较容易,两千八就能安好,就是批发市场那边,你第一个按电话的,得从我们基站拉电线过去,一切都弄完需要三天时间不说,这价格也得按照我们市局最高的标准来算,差不多要三千三百五十八元。”
这个价格一出,饶是马玉书也忍不住咂舌,算下来安装这两台座机就要花六千多块钱了,这可真是不便宜,难怪现在没什么人能安得起座机呢。
“三天就三天,我现在就去交钱,麻烦你们先帮我把批发市场的电话安起来。”马玉书笑得客气,说完之后还不忘递两包烟过去:“您们多费心,我们做生意的,就盼着有台电话能方便点。”
第223章 二合一
邮电局的师傅们收了烟, 办事效率果然快了不少,当天下午,就带着两个徒弟去了批发市场。
这会儿拉线的过程比现代可要麻烦多了, 得从街对面的基站架线过来,还得避开一路上的电线杆。
老师傅带着徒弟爬上爬下地忙活了大半天, 总算是把电话线牵进了批发市场。
这边的动静也引起了市场里其他店主的注意。
之前第一个进店买衣裳的王姐店就开在叶宁的隔壁,上次去店里买过衣裳后,一直就对店里摆着的高跟鞋念念不忘。
她也提出过自己可以从马玉书这里进货,这要是放在之前, 马玉书还是很愿意做她这单生意的, 但这不是叶宁走的时候再三叮嘱了吗, 说是家里能在明面上花销的存款已经不多了,他们一家人都要尽量避免在现代大批量的采购商品。
碍于这个原因,马玉书只能一脸遗憾地错过了这单生意,只告诉王姐店里的鞋子和皮包都是非卖品。
王姐能在这个时候在批发市场开这么大一家鞋店,那眼光和魄力也是不一般的,她喜欢鞋子,虽然自己就是卖鞋子的,但是和马玉书店里那些精致华丽的高跟鞋比起来,她觉得自己店里卖的运动鞋、解放鞋简直烂大街的货色。
王姐是真的喜欢马玉书店里的那些鞋子, 对方不卖, 她就只能一天三趟地往隔壁跑,过过眼瘾了。
这会儿王姐观赏完心爱的小鞋子后,见马玉书带着两个穿着邮电局工装的人过来时,面上一喜:“马老板你这店里牵电话线了?”
马玉书笑着点了点头:“是,在市里做生意,店里没台电话, 还是不方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