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郡主要走了,听到这个消息麦小欢愣了一下,麦小芳说了句“挺好的”再没了下文。这俩孩子心思真是单纯,就没想过在郡主临走的时候再去探望探望,也许能捞到什么好处呢!
  教完汤家的厨师,麦小欢又等了几天,听到有人议论醉月阁里的新菜品,他们还做了几道素菜摆在大门口让百姓们试吃。很多人吃过之后都去打听那种新奇的东西叫什么……
  宣传做了,声势也造出去了,接下来就等着客商上门了,麦小欢写了很多张小广告,让人帮忙张贴到青城郡繁华的路口和城门边上。就在她准备回去的时候,汤显华领来两位客商。
  两个人要向麦小欢*一批粉条、粉丝、红薯粉、紫薯粉,数量还不少。麦小欢和他们谈好价格,拿出一张纸给对方看,什么写着麦氏红薯系列产品,每个县只招一名代理,直接由麦家作坊供货,全西睿的批发商都是一个价格。批发商也要尽到自己的义务,宣传麦氏的产品,一旦发现有假冒的红薯产品有义务告诉麦小欢。
  麦家作坊不能以次充好、随意抬价,批发商也不可以打着麦家的旗号卖劣产品,无故毁约,如有违反赔偿生意总金额的十倍作为违约金。
  “老汤,别告诉我这些是眼前小丫头想出来的,肯定有你的份吧!”一个身形微胖的中年货商把白纸黑字看了好几遍用戏谑的口吻问道。
  汤显华尴尬地笑了笑,这么特别的主意自己可想不出来,看来自己要从麦小欢那里学习的还有很多。那两个客商不相信这件事和汤家无关,直到汤显华要发誓的时候他们才真的信了。俩人商量了一下,在合约上签了字,汤家酒楼也和麦小欢签订了合约,这次的青城郡之行可以说是满载而归。
  麦小欢回来后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人和他们定合同,做了麦氏红薯产品的代理,有了大批的订单,作坊的人手就显得不够了。通北县第一次贴出大规模招工的广告,七十个青壮男丁,三十个女工,每个月男人有有五百个铜板,女人有三百个铜板的工钱,这下子整个县城都沸腾了。
  麦小欢把招工的事情交给了曲芒,她可不想上次买人的事情再重演了。
  工人们培训的时候,麦永海找到妹妹:“这些工人里面好像有舅爷家的儿子,咱们是把人收下呢还是找个借口把他辞退了。”
  不会这么巧吧!通北县这么大,人口这么多,自己只招一百个工人都能碰到亲戚,这也太有缘分了。
  单翠花偷偷去辨认过,那个人的确是婆婆娘家的侄子,麦小欢只好告诉爹娘尽量别去作坊,尽快想办法把他调到别的地方做事。
  第一百三十章 全家总动员
  生意步入正轨,菜种发芽的时候离过年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麦家人凑在一起商量,这个年该怎么过。
  麦旺当然希望回到沙溪村,麦小欢不放心这里的事情,也想陪曲浩过年,所以选择留下。另外三个人就有些犹豫了,在去留之间徘徊不定。
  一个来自京城的大订单替他们做出决定,就算加班加点地干活,年底能交货就不错了。麦小欢让曲浩派他的手下给奶奶和大哥每家送五两银子,要是他们问起,就说留在曲浩这里陪他过年。
  对于这个说谎不眨眼的妹妹,曲浩除了瞪她一顿,不知道还有什么好办法对付她。
  收到儿子送来的银子,麦刘氏心安了不少,看来儿子还是记挂自己的,银子也比往年给的多,算他有良心。
  大年初一的时候麦永河是只身一个人来给各位长辈问安的,面对吴氏的挖苦和嘲讽,他解释说陈秋娘怀孕反应大,整天躺在床上,哪里都不敢去。
  “哟!那你娘可真够狠心的,丢下儿子、媳妇一个人跑曲县令那享福去了。这要是我儿媳妇怀了身孕啊!我可是哪里都不会去,天天守着她,照顾她。”
  麦永河本来对爹娘的怨念就够深的人,经过吴氏这么一挑拨,意见更多了。沙溪村离通北县太远了,不然的话他早就过去质问他们难道自己是外人吗?走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一个。
  拜完年连团圆饭都没吃,麦永河就赶回县城了,家里虽然有婆子,可是媳妇反应大,自己不放心。陈汉廷又不肯体谅他姐姐怀孕辛苦,不肯喝婆子泡的茶,做的点心,一定要秋娘亲自做这些事。幸好秋娘现在吐的不是那么厉害了,自己这才得了空回来祭祖、给长辈们拜年。
  麦巧月姐妹回娘家凳子还没坐热乎,通北县的舅爷一家就到了。对于他们的到来,麦家人都很疑惑,从通北县到沙溪村坐马车还得两天呢!这几位难道是年三十就从家里出发了!
  大家都跑到院子里等客人,想知道舅爷家这个时候上门是有什么急事。来人正是在麦小欢作坊干活的刘峰和他媳妇。
  没等麦刘氏问,刘峰就催促姑妈派人去找麦永河,说自己有麦旺一家的消息,而且是个特大的好消息。
  该到的人都聚齐以后,刘峰先问他们知道麦小欢一家在哪?做什么呢吗?
  “当然在你们通北县了,住在县衙享福呢呗!还能干什么。”麦刘氏没好气地说。
  “我一猜你们就不知道实情,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告诉你们吧!人家可是发达了现在有了一座将近两千亩地的大庄子不说,还打着麦氏的旗号开了作坊,现在光工人就有一百五、六十人,我就是其中一个。”
  这怎么可能!别说麦刘氏不信,就连麦永河都被这个消息震晕了。
  “我知道你们不肯轻易相信,起初我也不信,谁不知道通北县的地里不长庄稼啊!突然就来了一位有钱的主到处收牲畜粪、猪下水、塘泥、草木灰什么的,一担四文钱,而且有多少要多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