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第15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辛评倒是有心想为郭图说几句好话,但是他才刚开口说了两句,就被祢衡一个瞪眼,指着鼻尖骂道:
  “狼与狈紧贴在一处,打屁互闻,真是又腥又臊,臭不可忍。”
  辛评虽不是顶尖世家出身,但也出自耕读之家,哪里听过这等直白又粗鄙的言语。
  他怒不可遏地起身,竭力与祢衡争辩,却敌不过祢衡百无禁忌的辱骂。
  远在豫州的顾至正在署衙坐着,并不知道袁营那边因为他的一句无心之言而陷入混乱,更不知道有两人因为他的“好建议”而深受其害,差点被骂得脑溢血。
  此时,顾至的关注力都在江东的事上。
  几个月前,孙策被曹操拉拢,被表为讨逆将军。
  远在江东的孙策正忙着收服吴地豪族,平定山越之乱,又要忙着替父报仇,暂时无力顾及北方的战事。
  曹操的这番行动,正合孙策的心意。
  孙策当即写了一封书信,对朝廷陈述了效忠之心,还送上一个木匣,说是斩下了乱汉逆贼的头颅,让曹司空尽可放心。
  曹操不知道孙策口中的“乱汉逆贼”是何人,也不知道孙策让他“放心”什么。
  被诛杀的逆贼他并不认识,找了许多官吏辨认,大多都不认识逆贼,只有来自徐州,曾是徐州别驾的麋竺骤然变了神色。
  “子仲知道此人是谁?”
  听到曹操的询问,麋竺收敛心神,行了一礼:“这是曾经的下邳国国相,笮融。”
  笮融?
  曹操琢磨着这个陌生的名字,经由亲信提醒,他才想起这人似乎是陶谦的亲信,曾经为陶谦献过许多歹毒的计策。
  而且,笮融还是杀死孙坚的祸首之一,与孙策有着杀父之仇。
  “这讨逆将军,把自己杀父仇人的头颅送给孤?”
  陶谦死了太多年,曹操虽然记得与陶谦之间的仇怨,但他早已放下,更不会在笮融这种恶臣身上浪费太多心神,实在想不通孙策这个“献首级”的举动究竟有什么寓意。
  唯独顾至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怔愣了好半晌,去了戏志才的住所。
  戏志才仿佛知道他的来意,在给他倒了一杯茯苓水后,不疾不徐地释疑。
  “我与孙讨逆做了一场交易。”
  戏志才说得轻描淡写,但顾至知道,这当中经历了几年的谋划,要与孙策搭上线,并且达成合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自始至终,戏志才都不让他插手报复笮融的计划。
  顾至曾经想要悄悄嘎了笮融,但笮融这人刻毒且敏锐,逃得飞快,不仅早早逃出徐州,后面更是东跑西窜,让人难以捕捉行迹。
  也不知孙策是怎么找到笮融,还成功地将他诛杀。
  但根据笮融面上残留的伤势来看,他生前仿佛受了剐刑,绝不好过。
  流亡多年的老仇人已经盛了盒,勉强算是了解了一件心事。
  但顾至心中另有几件心事,迟迟未解。
  那天的“人前人后”之语,因为最近正是多事之秋,荀彧忙于诸事,始终没能抽出时间与顾至坦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