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第12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登进入里屋,瞧着陶谦憔悴的模样,慨然感喟:“使君何至于此。”
  从陈登的语气中听到一丝惋惜,陶谦没有多想,苦笑着抱怨:
  “成王败寇。若非公孙瓒被刘虞掣肘,袁术又短视无能,我岂会落到这般田地?”
  几次失败,除了感慨“时也,命也”,陶谦无话可说。
  袁绍没有吞下青州这块诱饵,公孙瓒没能从冀州的夺权中抽身,袁术那个说风就是雨的混账不仅不帮他的忙,还听信方士的鬼话,把徐州的后背搅得天翻地覆。
  以上三条,哪怕只有其中一条没有发生,徐州也不会沦落至此。
  陶谦等着陈登与他同仇敌忾,却没想到陈登神色漠然:
  “使君真的以为,徐州之败,只是因为寻不到合适的盟友?”
  这话说得突兀。
  陶谦尚在重病之中,本就头脑昏沉,听了陈登的反问,他无法思考,只能盯着陈登皱眉:“何意?”
  “使君疏远名士,任用谗佞小人,岂有不败之理?”
  陈登的用词直截了当,可以说是毫不客气。但他的语气中正平和,没有任何指责与怨恨,更像是客观的陈述,
  “《素书》有云,‘亲谗远忠者亡’,使君亲近笮融、曹宏等人,放任他们为恶,早该想到有今日。”
  陶谦大怒。他原以为陈登是来探望他的,哪知,慰问的话没听到两句,入耳的全是批判之语。
  “元龙莫非是来看我的笑话?”
  没想到,都到了这等局面,陶谦竟还是执迷不悟,这让陈登失望至极:
  “赵昱清正,薛礼忠贞,使君拥有这二位贤才,却不知重用。若赵昱、薛礼在此,即便不能克敌,也绝不会像笮融、曹宏那般,弃主而去。”
  想到被自己疏远、逼走的两个名臣,想到自己如今的处境,陶谦从震怒中清醒,终究生了一分悔恨。
  “还望元龙帮我请回二人,我愿退位让贤,请赵昱入主徐州。”
  陈登闻言,客观坦直的神色渐敛,罕见地露出嘲讽之意:
  “赵昱、薛礼已被笮融所杀,使君莫非要我请回两具骸骨?”
  “什么!”陶谦蓦然坐起,惊怒地咯出一口血,“笮融安敢!”
  “笮融有何不敢?”
  陈登冷眼看着这个一手养大虎患,不辩忠奸的徐州牧,不想再与他多费口舌,
  “使君不如早日投降吕布,兴许还能留下一命。”
  门板吱呀一声合上,刚刚透入房中的少许阳光被阻挡在门外,闷不透风的房间再次被昏暗覆盖,泛起一丝腐败的臭气。
  陶谦举起枕头,狠狠地砸在地上。
  玉枕碎裂四散,陶谦气喘吁吁地捂住胸口,缓缓躺下。
  他昏昏沉沉地躺着,脑中画面急转,一会儿出现曹操的脸孔,一会儿浮现顾氏兄弟的模样。
  他想起逼迫赵昱入仕时,赵昱那微不可查的叹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