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第11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即使后来被他与荀彧制止,彼此敞开了心怀,一提到徐州的那两人,戏志才便忍不住深切的恨意。
  如今,半年未见,戏志才看起来愈加冷静,也愈加平和。然而,曾经读过原著的顾至总觉得这份平和只是假象。
  原著中,“大反派”“顾彦”彻底黑化后,就是这么一副平和清醒,毫无波澜的模样。
  一旦原著中出现“平和”“安然”之类的用词,读者们就会在段评中疯狂盖楼——“大boss又要开始放大了,快跑。”
  “无论是商议结盟之事,还是在袁营劝袁绍退兵,阿兄都冷静得像是一个看客……”
  但,顾至曾经见过戏志才几近失控的模样,要说戏志才真的放下仇怨,不再因为陶、笮二人而衔恨,他怎么也不会信,
  “阿兄可是瞒着我们,又做了什么?”
  “……”
  立场瞬时颠倒。
  之前还连着追问顾至的戏志才,此刻变成了被问询的对象。
  “……此事,待你与文若的事告一段落,我们再议。”
  “我与文若的事?”顾至愈发觉得不对劲,“阿兄,我与文若究竟何事做的不妥,不仅引来你的盘问,还要被阿兄取走玉簪,找文若过来追究?”
  “阿漻并无‘不妥之处’。”戏志才不假思索地回复,在说到后一句时,齿槽紧咬,多了几分重音,
  “有不妥之处的,是他荀文若。”
  “……”
  眼见兄长主意已决,又问不出更多的讯息,顾至只得先行离开,去衙署寻找荀彧。
  半路上,顾至碰见了久久未见的大公子曹昂。
  也不知道曹昂这些日子被曹操安置在了哪个岗位,看着竟清减了许多。
  去年分别之际,曹昂的下巴犹带着少年特有的圆润,如今显得格外锋锐,已初具青年的模样。
  他不知从何而来,眼中带着清晰的倦意,直到迎面相逢,曹昂才注意到顾至的出现。
  “先生。”曹昂并袖一礼,目光转向顾至略有几分松散的发髻,“许久未见,可曾安好?”
  顾至没有漏掉曹昂刚才的那一眼,幽然长叹:“尚可,只刚刚被人抽走了发簪,正要去报警。”
  “……何为报警?”
  “无他,”顾至没有解释这个超过时代概念的词汇,转移了话题,
  “大公子要往哪儿去?”
  “正要去后院拜见高堂。”
  “……”一听到高堂二字,顾至就忍不住想起戏志才先前的那些话。
  听说至交好友会拜见彼此的高堂。根据史载,周瑜就曾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
  文若的父母虽已不在,但他还有其他长辈。
  莫非,阿兄是想告诉他——如果要与文若引为至交,就得登堂拜见文若的亲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