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第9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怎么这纩衣还在他的身上?
  他强硬地将纩衣推了回去。这一回,荀彧没有拒绝,披上纩衣,从鞶囊中取了一块糗饼,连同水囊一同递给顾至。
  “囊中的水冷了,慢点饮,少饮一些,待含得微热了再吞咽。”
  大约因为昨日偶然出现的低血糖,甫一醒来,荀彧就督促他用食。
  想到那小小的鞶囊中,除了官印,最多只能放两块小巧的糗饼。昨夜他已食了一块,这应当是仅剩的另一块。
  顾至正想将这块糗饼一分为二,荀彧却像是看透了他的所想,温声道:
  “这糗饼不过半个巴掌大,扛不住饿,你先用着,一会儿我们去对面用一些朝食,打一打秋风。”
  这个对面,自然指的是枣祗家。
  难得从荀彧口中听到一点带着促狭意味的话,顾至忍不住看向他,短暂对上那双含着笑意的眼,又将视线错开。
  见顾至一声不吭,三两口将饼吃完,荀彧递上一片绢帛,让他拭手。
  “昨日你将我带到暗处,是因为魏子京背叛,你不愿打草惊蛇?”
  “并非怕惊扰了蛇群,只是为了引蛇出洞。”
  顾至只说了其中一个缘由。想到昨天从白波军口中撬出的消息,他怏怏不乐,
  “昨夜,拐角藏了几人,都是魏子京的同谋,我担心他们带了手弩,对文若不利……”
  荀彧立时想起陈宫府上的那两支弩箭:“莫非此事亦与笮融有关?”
  能合法持弩的唯有州郡的长官,且不是人人都有。拥有便携手弩的更是凤毛麟角。
  “不止此事,就连博平城的变故,当中也有他的手笔。”
  顾至将博平城发生的事全部道出。包括他从许汜那窃听到的对话,笮融针对荀彧的阴谋,陈宫的选择,张燕的态度,荀攸的飞来横祸……事无巨细,全都抖给了荀彧。
  荀彧起初听得格外认真,但当听到荀攸被人当作“荀司马”,抓捕入狱,荀彧眼中现出短暂的困惑与恍惚,仿佛怀疑自己听错。
  “公达一切可好?”
  “看起来尚可。”顾至斟酌着道。
  董卓提前暴毙,荀攸在长安狱中关押的时间不长,虽然途径博平的时候又被抓了起来,但只关押了几天,两次都没有受什么罪。
  “不过,他现在正留在博平收拾烂摊子……也许不那么快乐。”
  顾至实事求是地说道。
  荀彧对他的行事作风格外了解,对荀攸留下的缘由多少猜到了一些。
  他无奈地笑道:“公达是我的子侄,但比我年长一些,心中自有成算。他若留下,绝非因为你我之故,必然有他自身的考量。”
  荀攸从小父母双亡,被他的叔叔——荀彧的堂兄荀衢收养。因为寄人篱下,又在年幼的时候被喝醉的荀衢所伤,荀攸的性子比其他族人要沉闷一些,总是独来独往,并不与他们亲近。
  当荀彧八岁时,再度见到这位比他大了六岁的子侄,荀攸已长成沉默寡言,独行其道的少年,与他这位年幼且差着辈分的从叔并没有多少投机之语。
  顾至隐约察觉到荀彧的愁思,斟酌着开解:“公达若愿意留下,今后便有了更多相处的时日。我们可叫上阿兄与奉孝,到公达那串个门,尝尝炳烛做的咕咚锅。”
  荀彧只笑未答,问起了正事:“枣将军的家眷去了何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