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第93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午时之后,去濮阳传讯的使者就会骑着快马出发。你若要往回寄信,倒是可趁着现在的空档多写几封。”
  枣祗说着,示意竹帘下的随侍上前,
  “我让人给你准备笔墨……”
  “不必劳烦。”
  枣祗曲起眉弓:“你想好了?文若正在气头上,你若是在信中多说几句好话,正面认个错……”
  见枣祗误解,顾至从枕边取出一只信匣,交到他手中。
  “之所以说‘不必劳烦’,是因为我方才已写好了回信。”
  昨天去“取”青色信匣的时候,他顺便从堂屋中顺了点笔墨与简牍,今天早上一醒来,就坐在案前奋笔疾书。
  写了足足半个时辰,一个小时,不知写废了多少简牍,才敲定终稿,誊抄在缣帛上。
  给文若写个回信,可比做文官,给暴君上疏要难多了。
  “那就好。”
  见顾至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倔,枣祗正为此感到高兴,倏然,他意识到一个问题,
  “你哪来的笔墨与信匣?”
  这间卧室是昨天仓促备好的客房,只放置了被褥、盆、案等基本用品,并没有安排笔墨等物。顾至与徐庶两人更是轻装上阵,除了佩剑与干粮、水囊,没有携带任何辎重。
  枣祗低头看向手中的信匣,只觉得那木质、那纹理异常眼熟,仿佛似曾相识。
  他沉默了瞬息,面无表情地盯着顾至,只换来后者颇为无辜的一眼。
  “确实让你‘多跑了一趟’。”枣祗皮笑肉不笑道,“怪我没有把两个信匣一起给你。”
  “世叔有世叔的道理,只我这人好奇心重,总要看一看方能安心。”
  枣祗还想说些什么,门外陡然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
  出现在门口的是枣祗的亲信,他褪去鞋履,向两人匆匆行了一礼,快步跑到枣祗的身旁,跪坐于席上,在他近侧耳语。
  亲信的声音压得极低,但以顾至灵敏的听觉,仍然依稀捕捉到“天子”“邮驿”“玉玺”几个字。
  顾至当做没听到,给自己倒了一杯水。
  枣祗神色几变,示意亲信站在檐下,稍待片刻。
  等亲信依言退出卧室,枣祗转向顾至,看起来苦不堪言:
  “出大事了。”
  顾至放下茶杯,表示洗耳聆听。
  枣祗像是找不到合适的措辞,说得期期艾艾:
  “城中出现一位……手执玉玺的一位……少年郎,他说他是……”
  枣祗竖起手指,往天上指了指,“但是那一位,怎么会出现在聊城?”
  长安距离聊城甚远,长达千里的行程,就算董卓被诛,朝廷也有其他人在,怎么会放任天子独自在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