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第73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戏志才未做过多的犹豫, 缓缓开口。
  “一年前,我带着阿漻去青州寻医。在北海国平寿县, 因为一场意外, 我被陶谦的部将张闿捕获, 带去徐州……
  “陶谦有意让我做他的幕僚,但我不喜他的做派,又与他麾下的笮融有旧怨, 没有答应。我被陶谦留在下邳县,废了一番周折,方才脱身。”
  戏志才苍白的脸上罩上了一层阴霾, 镇定的话语被咬出几分切齿之意,
  “可当我回到平寿县,才知道陶谦竟然以我为饵,将阿漻哄了过去。”
  这一段与陶囷等人的供词对上,也与顾至脑海中的部分记忆碎片吻合。
  “后来,陶谦发现我不能为他所用,又找不到阿兄,便假装阿兄还在他的手上,以阿兄的性命要挟,逼我混入周家募兵的队伍,让我在途径龙亢时,策反曹操的新兵,伺机刺杀曹操?”
  似乎未曾想到顾至会主动开口,戏志才不期然地一怔,指节缓缓蜷起:
  “你……想起了这些?”
  这话问得着实奇怪。荀彧不由生出几分异样之感,仔细揣度二人的神色。
  “想起”是何意?
  难道顾郎本该记不得?
  “确实记起了一些。”顾至模棱两可地道,“只是还未想起笮融口中的‘大罪’。”
  听到“大罪”这两个字,戏志才瞳孔中的光影好似被一柄短刀切开,搭在膝上的手将衣袍折出十几道细线。
  顾至所说的“大罪”,来自细作之口。
  在陈宫的家中,顾至曾凭借诈哄的话术,让细作自乱马脚,吐露了两条重要的情报。其中一条就是“原主犯了‘大罪’,一定会因为愧疚而赎罪”,正因为这一点,笮融才断定“他”必死无疑。
  且不说这个大罪是否有虚假、夸张的成分,只说赎罪这件事。
  每一个“顾至”都拥有着相似的能力,原主也不例外。在零碎的记忆中,原主的武力值非但不低,还远远高于常人。
  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一个武术高手,在浑身没有任何搏斗的痕迹的情况下,被人一剑封喉?
  自穿越不久,他就在想这个问题,始终不得其解。
  直到他忽然做了一个离奇的梦,直到细作说出了“赎罪”二字。
  让一个高手悄无声息地死去,能做到这一点的唯有他自己。
  原主脖子上的伤痕,无论是位置还是方向,都与自刎的角度完全贴合。
  因为想到了这一点,在荀彧拦住戏志才的那一刻,顾至假意离开,却沿着后方的院墙,悄悄上了栎树。
  只有他离开,戏焕才有可能说出实情。
  如今,戏志才让了步,愿意与他开诚布公。顾至犹豫再三,终究还是问出了这个让人不明所以的“大罪”。
  顾至已察觉到戏志才那过于震荡的情绪波动,可他不得不问:
  “阿兄可知道,我犯了哪一项‘大罪’?”
  他能从细作口中问出的事,以戏志才的审讯之能,只会逼问得更加彻底。
  关于笮融设下毒计,逼迫原主自尽这件事,戏志才一定能撬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