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第6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至看着他有条不紊的动作,低声应下:“……好。”
  “陈公台守正不挠,待他见了箭矢,自有分辨。”
  血污一星一点地被拂去,直到消失无踪。
  荀彧用缸边的瓢取了水,示意顾至抬手。
  初冬带着寒意的水浇在掌心,冲去了密密麻麻的痒意。
  在清风带来更多的寒意之前,荀彧用另一条干燥的葛巾包住他的手,带走所有的水渍。
  直到指缝间也被细细擦干,荀彧才收了手。
  见顾至的发丝略有些凌乱,他迟疑了一霎,抬手替他将落在前方的碎发拨到耳后,又用指节,小心地将顶边的乱发抿开,收入发带。
  因着身形比顾至高一些,他只花了片刻便替顾至整好仪容。
  “我们去见公台,说明原委。”
  ……
  陈宫接过卷成一节的葛巾,打开布片,见到了里面的箭矢。
  他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哪怕早有猜测,对那个侍从生出了提防,可陈宫还是低估了对方。
  “我见他言辞间多有唆使之意,只以为他怀有恶念,用心叵测。却未想到,此人竟引来如此大的祸患。”
  汉弩向来为官衙所控,能拿到弩的能有几人?
  幕后之人,必牵扯了其他太守——甚至州牧、诸侯王。
  “今日,是我过于轻率,险些牵连了顾郎。”
  陈宫放下箭矢,跪坐在茵席上,深深一揖。
  这一揖双手贴在发前,一拜到底,手背贴着地面,竟是隆重的顿首之礼。
  “公台言重,今日是顾某冒昧拜访,方有此祸。”
  顾至托着陈宫的臂膀,让他起身,
  “恳请公台告知,此人究竟是何来历,又是如何‘唆使’旁人,包藏祸心?”
  一句公台,替换了陈书掾这个疏离的称谓,在此情此景之下,瞬间拉近了彼此的关系。
  对于顾至的小小话术,陈宫没有多想。他正责怪着自己的疏忽,听到顾至的询问,他无可讳言,一五一十、毫无隐瞒地将那人说过的话转述给众人。
  待听到那人故意将矛头指向顾至,又鼓动陈宫“告密”,将戏志才指为细作,荀彧垂眸抿唇,神思未定。
  郭嘉若有所思:“他为何会在公台家为仆?”
  陈宫深感不忿:“此人原先并非我之家仆,而是桥瑁之仆。桥瑁身故,我见他哭得可怜,无处可去,方才收留了他。”
  哪知竟收留了一个祸患。
  郭嘉颔首:“如此看来,此人早就潜伏在东郡太守的身边,所图甚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