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第44节(1 / 4)
他,曹仁,夏侯惇,夏侯渊,四个人,至少也要配备六个幕僚。
他现在却只有两个半。
一个效力,一个病着——最后半个没病,却更胜有病。
如今,唯一扛起“智囊”大梁,唯一靠谱的就只有荀彧一人。
想到这,曹操看向荀彧的目光愈加炯然。
荀彧早已看出曹操的窘迫,也为此思虑已久。
他想举荐荀攸与钟繇,只是二人被困长安,短时间内难以脱身。
要说其他合适的人选……
“彧有一好友,姓戏名焕,字志才,亦是颍川人士……”
听到熟悉的名字,顾至稍稍抬头,往荀彧的方向扫了一眼。
荀彧察觉到这一眼,话语微顿,
“志才博物洽闻、能谋善断,见小而知大,可为主公之臂助。”
曹操颇为怡悦。荀彧介绍的这些良才……他一个都没听过,但有郭嘉在前,曹操对荀彧的识人之能没有半点质疑。
“若能收揽此人,则诸事可定矣。”
顾至听着两人的对谈,忽然开口:
“荀君知道戏志才在何处?”
荀彧答:“志才去岁在阳城养病,因董卓作乱,搬到平丘。只我与他数年未见,断了音讯……”
平丘县位于陈留郡。闻言,曹操当即笑道:
“倒是巧了,陈留太守张邈与我有旧,待我写一封尺素,让他帮忙寻上一寻。”
顾至故作疑惑:“可我怎么听说……戏志才前几日在东郡住着。”
荀彧没有询问顾至消息的来源,只是缓缓颔首,认真地回望:“敢问顾郎,可知志才现下在何处?”
“不知。倒是听驿舍的掌柜提了一嘴——戏志才曾提过‘温县’,兴许会来温县也不一定。”
曹操的视线在二人之间来回,沉吟不语。
坐在曹操身后,缄默已久的曹昂终于忍不住询问:“莫非先生也与荀君一样,与戏志才相识?”
顾至总不好说“戏志才好像认识‘我’,但‘我’不认识他”。
便只是似是而非地道:
“同为颍川人士,总会有所耳闻。”
曹操没有深究,决定两手都抓。
“一会儿我便写信,派人送往陈留。至于温县……也让一支小兵去那守着,若见到人,便将志才请过来。”
接下来有关粮草的探讨,顾至没有心思再听,径直起身。 ↑返回顶部↑
他现在却只有两个半。
一个效力,一个病着——最后半个没病,却更胜有病。
如今,唯一扛起“智囊”大梁,唯一靠谱的就只有荀彧一人。
想到这,曹操看向荀彧的目光愈加炯然。
荀彧早已看出曹操的窘迫,也为此思虑已久。
他想举荐荀攸与钟繇,只是二人被困长安,短时间内难以脱身。
要说其他合适的人选……
“彧有一好友,姓戏名焕,字志才,亦是颍川人士……”
听到熟悉的名字,顾至稍稍抬头,往荀彧的方向扫了一眼。
荀彧察觉到这一眼,话语微顿,
“志才博物洽闻、能谋善断,见小而知大,可为主公之臂助。”
曹操颇为怡悦。荀彧介绍的这些良才……他一个都没听过,但有郭嘉在前,曹操对荀彧的识人之能没有半点质疑。
“若能收揽此人,则诸事可定矣。”
顾至听着两人的对谈,忽然开口:
“荀君知道戏志才在何处?”
荀彧答:“志才去岁在阳城养病,因董卓作乱,搬到平丘。只我与他数年未见,断了音讯……”
平丘县位于陈留郡。闻言,曹操当即笑道:
“倒是巧了,陈留太守张邈与我有旧,待我写一封尺素,让他帮忙寻上一寻。”
顾至故作疑惑:“可我怎么听说……戏志才前几日在东郡住着。”
荀彧没有询问顾至消息的来源,只是缓缓颔首,认真地回望:“敢问顾郎,可知志才现下在何处?”
“不知。倒是听驿舍的掌柜提了一嘴——戏志才曾提过‘温县’,兴许会来温县也不一定。”
曹操的视线在二人之间来回,沉吟不语。
坐在曹操身后,缄默已久的曹昂终于忍不住询问:“莫非先生也与荀君一样,与戏志才相识?”
顾至总不好说“戏志才好像认识‘我’,但‘我’不认识他”。
便只是似是而非地道:
“同为颍川人士,总会有所耳闻。”
曹操没有深究,决定两手都抓。
“一会儿我便写信,派人送往陈留。至于温县……也让一支小兵去那守着,若见到人,便将志才请过来。”
接下来有关粮草的探讨,顾至没有心思再听,径直起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