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2 / 2)
这个比赛两人都不容易,宋奚晦基本上挥个两三次锄头就要休息一会儿,任罗疏也没比他好多少,刚刚凭着信念感一口气挖穿一垄地早就让他上气不接下气了,这会儿再咬牙也只比宋奚晦多走了两步。
他才刚停下脚步便听到身后的宋奚晦说:“你不用让着我。”
“谁让着你了。”任罗疏都忍不住笑了,掂量着自己这点力气实在是装不下去了,“我真没让着你,是我自己挖不下去了。宋阿奚,来云古寺这段时间的运动量比我前二十七年的运动量加起来都多啊……”
“那怎么办……”宋奚晦也仰起头,有气无力地笑着,像是遇到了极其荒诞的事情后的无语至极,“小罗哥,我跟明冼要了那么大块地,我们买了那么多种子,能种出几颗啊——”
灵光一现,任罗疏想了个馊主意:“要不我们把种子往地上随便一撒,看看能活几颗怎么样?体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你看这像话吗?”宋奚晦一脚就把脚边的土块踢到了任罗疏的腿上,感叹说,“如果人生是星露谷多好,没有力气了,受伤了,就吃点东西,或者按时睡一觉,第二天又会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天。”
“谁,想吃点东西啊?”一个乐呵呵的女声从树林里传来,很快声音的主人便出现在了他们面前,是任侍雪,她挎着一个篮子,里边装着些面包和水果。
冬徽也来了,彼时正举着手机对着撑着锄头休息的两人。
任罗疏先警惕起来,问她:“舅妈你在拍什么?”
冬徽让自己的手指在镜头前出了镜,回答说:“记录生活啊。放心,舅妈不往外发,来,你们两个笑一个。噫,我家两个公子会插秧了喔~”
两个新手农夫都笑出了声,全因为冬徽这魔性的语气。
任侍雪放下了篮子,拿过了任罗疏手里的锄头,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哎呀,好怀念啊,我想起你小时候了,你拿着小锄头跟在你爸爸后边,他锄一下你锄一下,现在想想都觉得可爱。”说着,她一锄头下地,动作要比任罗疏和宋奚晦都要轻快。
冬徽也收了手机,拿了宋奚晦手里的锄头掂量了两下,向小辈抬了抬下巴:“我们轮流来,好不好?我们累了换你们。”
两个小辈对视一眼,最终屈服于自己的体力之下,同意了两个长辈加入这场游戏,毕竟,谁也不想践行任罗疏那个馊主意。
明冼给他们指的这块很大,四个人即使同心协力也花了足足一个星期才把地翻好,种上了买来的种子。完工那天,四个人站在地边让明冼给他们拍了合照,而那张照片转天就出现在了宋奚晦的电脑桌面。
第39章
种子下地后,等待发芽又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因为要赶在太阳出来前给菜地浇水,小院里的两个人也恢复了早起,甚至比以前起得更早。
那块地浇水并不方便,要提着桶到将近五百米处的一条小溪流抬水来浇,这也是这块地废弃的原因。一桶水还不够,两人经常要跑十几个来回才能让全部菜地喝上水。所以两人浇完水后经常连走回寺里休息的力气都没有了,在最近的树荫下就地躺下就闭了眼。
春天愈近尾声,天上的太阳也越来越晒,但两人躲在大树的树荫下仍旧贪得一片凉爽。
树荫下的回笼觉大部分时候都是宋奚晦比任罗疏早醒过来,一开始任罗疏恢复意识后便睁开了眼,经常发现宋奚晦在他身边搞着小动作,场面多多少少有些尴尬。一来二去,任罗疏养成了清醒不先睁开眼的习惯。
有时候,任罗疏觉得宋奚晦这人幼稚起来堪比幼稚园的小孩,玩成年人的眉毛、头发甚至手指都能不亦乐乎地玩半个多小时,而后才不情不愿地把他叫醒,告诉他已经中午了,要回寺里吃午饭了。
自从得知寺里的素斋那么出名以后,任罗疏对午饭也敬重了几分,饭菜进嘴的时候甚至特地多嚼了几下,想找出其中的不一样来,奈何最后他也只能在心底调侃自己一句“山猪吃不来细糠”。
宋奚晦发现他在细品蔬菜还压低声音问他:“你吃出什么了吗?”
任罗疏想了半天,回答:“这个白菜啊……非常的白菜。”
他一句话逗得宋奚晦原地笑喷,不出一点意外地引来了负责斋楼的年轻和尚,和尚倒也没说什么,只是给他们指了指墙上的牌子,提醒他们保持安静。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了,菜地的种子仍旧没有发芽的迹象,急坏了宋奚晦,每天中午睡醒后都要蹲在地边盯着土地看。有一天,地里冒出了一点绿色,宋奚晦小心翼翼地揭去了上边的土粒,终于见到了第一颗发芽的种子。 ↑返回顶部↑
他才刚停下脚步便听到身后的宋奚晦说:“你不用让着我。”
“谁让着你了。”任罗疏都忍不住笑了,掂量着自己这点力气实在是装不下去了,“我真没让着你,是我自己挖不下去了。宋阿奚,来云古寺这段时间的运动量比我前二十七年的运动量加起来都多啊……”
“那怎么办……”宋奚晦也仰起头,有气无力地笑着,像是遇到了极其荒诞的事情后的无语至极,“小罗哥,我跟明冼要了那么大块地,我们买了那么多种子,能种出几颗啊——”
灵光一现,任罗疏想了个馊主意:“要不我们把种子往地上随便一撒,看看能活几颗怎么样?体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你看这像话吗?”宋奚晦一脚就把脚边的土块踢到了任罗疏的腿上,感叹说,“如果人生是星露谷多好,没有力气了,受伤了,就吃点东西,或者按时睡一觉,第二天又会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天。”
“谁,想吃点东西啊?”一个乐呵呵的女声从树林里传来,很快声音的主人便出现在了他们面前,是任侍雪,她挎着一个篮子,里边装着些面包和水果。
冬徽也来了,彼时正举着手机对着撑着锄头休息的两人。
任罗疏先警惕起来,问她:“舅妈你在拍什么?”
冬徽让自己的手指在镜头前出了镜,回答说:“记录生活啊。放心,舅妈不往外发,来,你们两个笑一个。噫,我家两个公子会插秧了喔~”
两个新手农夫都笑出了声,全因为冬徽这魔性的语气。
任侍雪放下了篮子,拿过了任罗疏手里的锄头,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哎呀,好怀念啊,我想起你小时候了,你拿着小锄头跟在你爸爸后边,他锄一下你锄一下,现在想想都觉得可爱。”说着,她一锄头下地,动作要比任罗疏和宋奚晦都要轻快。
冬徽也收了手机,拿了宋奚晦手里的锄头掂量了两下,向小辈抬了抬下巴:“我们轮流来,好不好?我们累了换你们。”
两个小辈对视一眼,最终屈服于自己的体力之下,同意了两个长辈加入这场游戏,毕竟,谁也不想践行任罗疏那个馊主意。
明冼给他们指的这块很大,四个人即使同心协力也花了足足一个星期才把地翻好,种上了买来的种子。完工那天,四个人站在地边让明冼给他们拍了合照,而那张照片转天就出现在了宋奚晦的电脑桌面。
第39章
种子下地后,等待发芽又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因为要赶在太阳出来前给菜地浇水,小院里的两个人也恢复了早起,甚至比以前起得更早。
那块地浇水并不方便,要提着桶到将近五百米处的一条小溪流抬水来浇,这也是这块地废弃的原因。一桶水还不够,两人经常要跑十几个来回才能让全部菜地喝上水。所以两人浇完水后经常连走回寺里休息的力气都没有了,在最近的树荫下就地躺下就闭了眼。
春天愈近尾声,天上的太阳也越来越晒,但两人躲在大树的树荫下仍旧贪得一片凉爽。
树荫下的回笼觉大部分时候都是宋奚晦比任罗疏早醒过来,一开始任罗疏恢复意识后便睁开了眼,经常发现宋奚晦在他身边搞着小动作,场面多多少少有些尴尬。一来二去,任罗疏养成了清醒不先睁开眼的习惯。
有时候,任罗疏觉得宋奚晦这人幼稚起来堪比幼稚园的小孩,玩成年人的眉毛、头发甚至手指都能不亦乐乎地玩半个多小时,而后才不情不愿地把他叫醒,告诉他已经中午了,要回寺里吃午饭了。
自从得知寺里的素斋那么出名以后,任罗疏对午饭也敬重了几分,饭菜进嘴的时候甚至特地多嚼了几下,想找出其中的不一样来,奈何最后他也只能在心底调侃自己一句“山猪吃不来细糠”。
宋奚晦发现他在细品蔬菜还压低声音问他:“你吃出什么了吗?”
任罗疏想了半天,回答:“这个白菜啊……非常的白菜。”
他一句话逗得宋奚晦原地笑喷,不出一点意外地引来了负责斋楼的年轻和尚,和尚倒也没说什么,只是给他们指了指墙上的牌子,提醒他们保持安静。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了,菜地的种子仍旧没有发芽的迹象,急坏了宋奚晦,每天中午睡醒后都要蹲在地边盯着土地看。有一天,地里冒出了一点绿色,宋奚晦小心翼翼地揭去了上边的土粒,终于见到了第一颗发芽的种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