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2 / 4)
但令他很意外,刚推开正门,他便听到从里面传来孩子的嬉笑打闹声,闹哄哄的,与武馆庄严的牌匾有些格格不入。
杨今予定睛看,大厅里那位记忆中的扎着鞭子的严苛老头,居然在耍花枪,逗得一群孩子乐不可支。
小刀拿着手机在直播,时不时对屏幕说一句:“这位是我师父,怎么样,身手不错吧?”
闫父很是配合,枪尖直指镜头,露了不俗的一手。
杨今予震惊的看了一会儿,又不可思议的扭头去看闫肃。
闫肃见杨今予面上写满了惊讶,笑了笑:“看,他现在与以前大不相同了。”
“怎么会这样!”杨今予惊道。
开兴趣班、直播短视频,搁在以前,都是会被那位宁折不弯的老头子批判为“哗众取宠”的,这些年发生了什么,居然让万般执拗的人发生了这种变化......
匪夷所思。
闫肃往杨今予耳边凑了凑:“我爸自从开了兴趣班,天天和那群小孩在一起玩,好像心态一下子回春了四十年,小刀给他拍了视频发到网上,现在网上的粉丝比小刀都多,已经是个大网红了。”
杨今予:“那为什么突然想开了要做兴趣班呢?”
闫肃瞄了一眼小刀,又道:“烟袋桥拆了之后,武馆总要重新找地方继续的。说起来多亏了小刀连续三年亚军,不服的可不止他一个人,我爸也生气。后来就想明白了,想把传统武术传下去,还是不能树高阁,要开门入室。”
闫肃说着,顿了一下。
欲言又止。
杨今予歪头猜测:“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你,是吧。”
闫肃垂了垂眸:“是,因为我不能接手武馆,又不会有后代,而小刀还没打磨出收徒的心性,他却已经花甲之年,再硬朗也打不了太久了。”
年纪是最不等人的东西,闫父现在为小辈们铺的每一条路,都是未雨绸缪吧。
“他的绝学,我和小刀乃至曾经的师兄,都没有十成十接过来。要是能发现更有天赋的小孩,就不会失传了。”闫肃有些惆怅的说。
杨今予问出他最关心也最谨慎的问题:“那他......不怪我了吗。”
闫肃忙在杨今予肩上拍了拍,给了杨今予一个肯定的目光:“怪你做什么?这是闫家的命数,他从来都没怪过你。”
说到这,大厅里的闫父也酣畅淋漓收了最后一式,将花枪插入武器架中。
闫父看向门口,与杨今予隔着孩子们的喧闹,对上了视线。
“过来了。”闫父气定神闲道。
语气稀疏平常,像接待一位经年未见的友人。
杨今予颔首:“叔叔。”
“那就进来用饭吧。”闫父点点头,率先上了大厅后面阁楼。
闫肃带杨今予紧跟了上去,大厅里的小孩们一哄而散,有的跟着闫父一起跑上阁楼,有的则是窜出院子自己玩去了。
烟袋桥虽然不在了,但烟袋桥的传统还留在每一个胡同出身的人心里,因此老者的整年大寿,是比过新年还要讲究的大事。
闫肃曾经那些师兄师弟们,能回来的全都被小刀叫了回来,阁楼上三张大圆桌都坐满了人。
小孩一桌,家属女眷一桌,直系师门一桌,杨今予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该落座到哪里...... ↑返回顶部↑
杨今予定睛看,大厅里那位记忆中的扎着鞭子的严苛老头,居然在耍花枪,逗得一群孩子乐不可支。
小刀拿着手机在直播,时不时对屏幕说一句:“这位是我师父,怎么样,身手不错吧?”
闫父很是配合,枪尖直指镜头,露了不俗的一手。
杨今予震惊的看了一会儿,又不可思议的扭头去看闫肃。
闫肃见杨今予面上写满了惊讶,笑了笑:“看,他现在与以前大不相同了。”
“怎么会这样!”杨今予惊道。
开兴趣班、直播短视频,搁在以前,都是会被那位宁折不弯的老头子批判为“哗众取宠”的,这些年发生了什么,居然让万般执拗的人发生了这种变化......
匪夷所思。
闫肃往杨今予耳边凑了凑:“我爸自从开了兴趣班,天天和那群小孩在一起玩,好像心态一下子回春了四十年,小刀给他拍了视频发到网上,现在网上的粉丝比小刀都多,已经是个大网红了。”
杨今予:“那为什么突然想开了要做兴趣班呢?”
闫肃瞄了一眼小刀,又道:“烟袋桥拆了之后,武馆总要重新找地方继续的。说起来多亏了小刀连续三年亚军,不服的可不止他一个人,我爸也生气。后来就想明白了,想把传统武术传下去,还是不能树高阁,要开门入室。”
闫肃说着,顿了一下。
欲言又止。
杨今予歪头猜测:“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你,是吧。”
闫肃垂了垂眸:“是,因为我不能接手武馆,又不会有后代,而小刀还没打磨出收徒的心性,他却已经花甲之年,再硬朗也打不了太久了。”
年纪是最不等人的东西,闫父现在为小辈们铺的每一条路,都是未雨绸缪吧。
“他的绝学,我和小刀乃至曾经的师兄,都没有十成十接过来。要是能发现更有天赋的小孩,就不会失传了。”闫肃有些惆怅的说。
杨今予问出他最关心也最谨慎的问题:“那他......不怪我了吗。”
闫肃忙在杨今予肩上拍了拍,给了杨今予一个肯定的目光:“怪你做什么?这是闫家的命数,他从来都没怪过你。”
说到这,大厅里的闫父也酣畅淋漓收了最后一式,将花枪插入武器架中。
闫父看向门口,与杨今予隔着孩子们的喧闹,对上了视线。
“过来了。”闫父气定神闲道。
语气稀疏平常,像接待一位经年未见的友人。
杨今予颔首:“叔叔。”
“那就进来用饭吧。”闫父点点头,率先上了大厅后面阁楼。
闫肃带杨今予紧跟了上去,大厅里的小孩们一哄而散,有的跟着闫父一起跑上阁楼,有的则是窜出院子自己玩去了。
烟袋桥虽然不在了,但烟袋桥的传统还留在每一个胡同出身的人心里,因此老者的整年大寿,是比过新年还要讲究的大事。
闫肃曾经那些师兄师弟们,能回来的全都被小刀叫了回来,阁楼上三张大圆桌都坐满了人。
小孩一桌,家属女眷一桌,直系师门一桌,杨今予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该落座到哪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