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1 / 4)
拆迁分了几套房,父亲以他已经长大成年为由,让他自己独自出来住了。而父亲则是带小刀搬去了别处,离武馆的新地址近些。
其实闫肃这套房还很新,并没有太多居住痕迹。大学的时候住校,毕业进警队后,更多夜晚都是在单位宿舍度过的。
轻易没有闲时间回来,他也不想闲。
今夜闫肃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很想回来,像是体内有根绳子牵引着,让他回来翻出尘封的箱子。
没什么意义,但......又好像开始有了意义。
刺啦一声,隔着六年时光,他揭开了易碎封条,过期油墨的味道争先恐后爬上指尖。
书房内昏黄的光束打在木色纸箱上,竟然有种异常的圣洁感。
光束里,他指间轻拿轻放,将每一件小玩意都摆放到书桌上,用棉巾擦拭了一个遍。
擦完立体的物件,还剩些许废旧的考卷、课本、歌词纸,闫肃重新按照内容罗列一番,指腹轻轻摩挲过青稚的笔锋。
传话本——这个词汇现在听来太过于久远了。
时代发展迅速,现在那些十几岁的学生,都更习惯上网课,光明正大用手机开小差,课堂上不会再有这种笨拙的东西出现。
闫肃随便翻开哪一页,脑海中几乎还能描绘出当时班里的事件与场景。
上面有曹知知与杨今予因为起乐队名而斗嘴、有小天向杨今予汇报自己的练曲进度、有陈兴问杨今予借东西、有李飞问杨今予他写的诗能不能当歌词,等等。
还有很多杨今予无心听课时,向他传来的悄悄话。
-闫sir,你对纹身有什么看法?
-李巫婆的课最适合睡觉
-小天给《白日梦蓝》编了一段口琴,意外不错
-别忘了戴那个
-想看晶晶。
......
历历在目。
自从曹知知搞起算命副业后,总喜欢神神叨叨拿身边人开刀。
她说闫肃是个很有长性的人,身上天生有种“回溯”的磁场。
闫肃没往耳朵里去,也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但他时隔几年再打开这些似乎也没有很遥远的画面时,却莫名想起了曹知知那些评头论足。
他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的情绪好像一直被凝固了,时间感也被洗刷,记忆将他串在一条回形轴线上。
周而复始,从未迭代。
闫肃自知已经是个成熟的男人了,在警队雷厉风行独当一面,没有谁会把“稚气未脱”这种形容词联想在他身上。
可他突然闯出书房,手忙脚乱打扫起客房的样子,真的很不稳重。
何况,房间本就整洁如新。 ↑返回顶部↑
其实闫肃这套房还很新,并没有太多居住痕迹。大学的时候住校,毕业进警队后,更多夜晚都是在单位宿舍度过的。
轻易没有闲时间回来,他也不想闲。
今夜闫肃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很想回来,像是体内有根绳子牵引着,让他回来翻出尘封的箱子。
没什么意义,但......又好像开始有了意义。
刺啦一声,隔着六年时光,他揭开了易碎封条,过期油墨的味道争先恐后爬上指尖。
书房内昏黄的光束打在木色纸箱上,竟然有种异常的圣洁感。
光束里,他指间轻拿轻放,将每一件小玩意都摆放到书桌上,用棉巾擦拭了一个遍。
擦完立体的物件,还剩些许废旧的考卷、课本、歌词纸,闫肃重新按照内容罗列一番,指腹轻轻摩挲过青稚的笔锋。
传话本——这个词汇现在听来太过于久远了。
时代发展迅速,现在那些十几岁的学生,都更习惯上网课,光明正大用手机开小差,课堂上不会再有这种笨拙的东西出现。
闫肃随便翻开哪一页,脑海中几乎还能描绘出当时班里的事件与场景。
上面有曹知知与杨今予因为起乐队名而斗嘴、有小天向杨今予汇报自己的练曲进度、有陈兴问杨今予借东西、有李飞问杨今予他写的诗能不能当歌词,等等。
还有很多杨今予无心听课时,向他传来的悄悄话。
-闫sir,你对纹身有什么看法?
-李巫婆的课最适合睡觉
-小天给《白日梦蓝》编了一段口琴,意外不错
-别忘了戴那个
-想看晶晶。
......
历历在目。
自从曹知知搞起算命副业后,总喜欢神神叨叨拿身边人开刀。
她说闫肃是个很有长性的人,身上天生有种“回溯”的磁场。
闫肃没往耳朵里去,也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但他时隔几年再打开这些似乎也没有很遥远的画面时,却莫名想起了曹知知那些评头论足。
他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的情绪好像一直被凝固了,时间感也被洗刷,记忆将他串在一条回形轴线上。
周而复始,从未迭代。
闫肃自知已经是个成熟的男人了,在警队雷厉风行独当一面,没有谁会把“稚气未脱”这种形容词联想在他身上。
可他突然闯出书房,手忙脚乱打扫起客房的样子,真的很不稳重。
何况,房间本就整洁如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