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却忽略了当事人有瞒天过海的本事,不动声色间,一遍遍对自己加深着惘然。
  谢天叹了口气,不知道该做什么评价。作为朋友他们千防万防,可原来还是没能做到解铃不须系铃人。
  他有些唏嘘道:“走吧,该做的,有人一直比我们更周到。”
  曹知知琢磨了一下,说出心里所想:“是不是我们方法用错了?我们越是刻意规避在闫肃面前提到我同桌,就好像越煞有介事,搞得他越觉得深刻。就像不能提的伏地魔一样,越是不让说,哈利他们越是好奇得不行。”
  没什么恋爱经验的谢天觉得曹知知说的不无道理:“有这个可能。”
  “那怎么办?难道我们以后就天天提我同桌,让闫肃脱敏?”曹知知已经开始盘算。
  “要不......试试?”
  两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恋爱麻瓜,在这种馊主意上达成了共识。
  他们一拍即合,丝毫没有预料到日后妈见打的下场。
  腊八粥是早上喝,山尖儿是晚上吃,小城人民对过年的仪式感近乎朝圣,多年的习俗是不能乱的。
  到晚餐时,曹妈把闫肃和小刀俩孩子都喊了过来,原因无他:今年年货又蒸多了。
  所谓山尖儿,就是用面团捏出一半山一半水的形状,几条面点做的金龙鱼盘踞山底,掀起几朵浪花。红枣点缀在最山顶,再掐去一点山顶的红枣皮,点亮金鱼的眼睛。
  各家说法不同,家里有上学的孩子,就说这是“鱼跃龙门”,家里做生意的,就说这是“年年有余”,家里要实在没找出说法的,就当做“鸿运当头”处理。
  虽然寓意不统一,但“山尖儿必须掰下来给小孩吃”这一步骤在烟袋桥高度统一,不吃山尖不长个儿。
  就跟冬至不吃饺子冻耳朵一个道理。
  其实这玩意并不好吃,曹知知小时候一度怀疑闫肃比自己高出一头,很大的原因是每年他都会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她妈,而比自己多吃好几座山。
  “鱼跃龙门”一出锅,曹妈兴冲冲连着笼屉端上来,喊道:“来,小蝉,小刀小肃。”
  “这一个呢。”曹妈也不嫌烫手,徒手就掰掉一个挂着红枣的山尖尖,递给小刀:“就祝闫小刀儿啊,来年打比赛拿个冠军回来!不过你这小个儿怎么不长呢,什么时候长得跟你师哥一般高,就是个男子汉了。”
  小刀现在姓闫了,自从闫父彻底放弃了让闫肃接手武馆后,小刀正式从学徒拜入师门,成了第十三代少馆主。
  小刀接过去,不住吹着热气。
  曹妈又转头瞄准闫肃:“这第二个,这个最大,给肃肃。肃肃现在长得比你爸都高了,不用再长了哈,那就来年升高三,还保持年纪第一!多拿点奖学金!”
  曹妈说着,视线落到山底的金鱼身上,随手把金鱼也掰了下来:“来,把这个小金鱼儿也吃了,后年直接上清华北大。”
  小刀咯咯笑起来,嘴里边咀嚼边含糊不清搭话:“小鱼应该给小鱼哥吃嘛,都是同类~”
  “诶,跟我想一块去了刀儿。”曹爸嘿嘿一声。
  嘶,小刀你好勇!
  曹知知眉心一跳,忙去看闫肃。
  闫肃慢条斯理把金鱼接过来,一口咬掉了鱼脑袋。
  “......”
  不知道是不是多心,曹知知突然觉得她哥以一种儒雅的吃相,吃出了杀气。
  “来,最后一个。”曹妈叫道,“小蝉在学校成绩是不指望了,别给我跟你爸惹事就行,顺顺利利毕业,找个好实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