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22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论我们心怀什么目的,作为一个读书人,都要明白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明理”,学会思考。
  通过生活阅历、知识积累,开动自己的大脑思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刘欣雨的这番话虽然有偷换概念的嫌疑,却给了刘新建思考的空间,至少让他明白赚钱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并没有错,同时也要让他知道必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刘新建给自己重新倒了杯酒,端着酒杯一脸的若有所思。
  姐弟二人就这样喝着酒,聊着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赏雪赏梅已经被两人置之脑后了。
  “姐,明年你是不是就可以评副教授了?”一晃时间就到了九点半,刘新建一边帮着刘欣雨收拾酒瓶酒杯一边问道。
  刘欣雨手上微微一顿。
  对于一位专业教师,职称是非常重要的,
  京大属于事业单位,每年都有一次职称评审。
  职称评审整个过程比较漫长,准备材料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整个评审过程往往要持续几个月的时间。
  刘欣雨是学校公派的留学博士,回来就是讲师,按规定讲师满两年,就可以申报高一级职称,
  也就是申报副高,副高就是副教授。
  京大申报副教授与所有的高校是一样的,也就是获博士学位后已任讲师两年以上,且具有本门学科系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教学成绩显著,曾发表、出版一定水平的论文、专著或教科书,或在教学、科学技术工作方面有其他较大贡献。
  这些条件刘欣雨都满足,她的教学、论文、出版的教材等等,无论数量还是质量甚至比许多教授都要出色,但是她太年轻。
  主任虽然让她准备资料进行申报,却也曾经告诉过她,通过的阻力有点大。
  不过这些是她自己的事,她并不想让家里人知道了为她难过,于是笑道:“确实可以申报了,能不能申报成功却不一定。”
  刘新建大概也听到了一些不太好的消息,才提到这件事。
  刘欣雨在学生中的威望是年轻老师中独一份的,正因为如此被一些中青年老师嫉妒,就八六年的职称评定学校里流传着一些不太好的消息,对刘欣雨十分不利。
  今天刘新建像是无意间提到职称评审,事实上是故意的,虽然没有明说,是为了提醒刘欣雨,免得刘欣雨大意失荆州。
  可他听到刘欣雨这么坦然地说不一定申报成功,心里就不乐意了。
  “姐,你要学历有学历,要教学成绩有教学成绩,要论文有论文,要出版物有出版物,凭什么不能申报成功!职称这种事不能让,必须得争!”刘新建突然激动得不行,对着刘欣雨大声道。
  刘欣雨惊讶地看着激动的刘新建,有些不太明白他为什么这么激动。
  刘新建用力做了几个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将他听到的一些小道消息滔滔不绝地告诉刘欣雨。
  刘欣雨一手支着腰一手抚了抚额,虽然课余时间,她很少待在学校,但是该知道的消息都知道,毕竟办公室里有两个对她不错的老师,后勤还有个喜欢八卦的吴敏华,她想消息不灵通都不行。
  只是没想到同样除了上课很少待在学校的刘新建居然也有知道那么多的小道消息,着实让刘欣雨十分吃惊。
  “行了,没必要这么激动。小道消息嘛总归是小道消息,当不得真的。”刘欣雨努力安抚刘新建,虽然这些小道消息多半是真的,但是她并不希望刘新建太达在意这件事。
  没必要!
  副高职称该争的当然要争,如果学校真的以她年青为由阻止她的职称升级,说不定能让她换一个工作环境。
  王司长,不,现在该叫他王副部长了,他可是从刘欣雨回国就一直对刘欣雨虎视眈眈,希望刘欣雨与他并肩作战呢!
  别以为只有外事部门需要外语方面的人才,事实上各部局都需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