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怕什么来什么。
  果然是个中看不中用的小白脸。
  “你带的兵呢?”闻淇烨不欲过多纠缠,磨合需要太多时间,但是守城门的士兵坚持不了太久,他必须尽快就守城一事与阮范大速速商议。
  “便在城门!”阮范大放松了一些,心说这小聪明蛋还算上道,胆子也大,人都说他长得像崇正避邪的哼哈二将,这小子是少数见他第一面不会发抖的人。
  他引闻淇烨一道去城门,张宏淳正在门边,从大开的城门望到尽头处,乌漆嘛黑一片。
  这么快天就全都黑了?不对,不是。
  闻淇烨加快脚步向前,阮范大比他还高些,也不甘示弱,非要走得比他快,等闻淇烨稳住脚步,目之所及,从南门脚下到乌黑的天际,密密麻麻站的全是人,瞳孔不由得放得极大,露出震悚的表情。
  这夜色竟然是士兵身上盔甲在弱光下反射出的黯色。
  “我只带八千精兵来助闻部丞平定北境之乱。”阮范大扬牛眉,笑这小白脸乡巴佬进城大场面全没见过,张宏淳斜鼠眼,笑阮大这个傻叉和自己这个傻叉说谎话都不对口供,一个人说几万一个说八千,闻淇烨肯定什么都知道了,还在那笑呢。
  城门上瞭望的士兵也感到诧异,胸口又止不住激昂与雀跃之情。
  八千精兵?这看起来得有八十万!别说打退外族,攻占北境足以!
  云州真的有救了!
  “这何止十万大兵?”闻淇烨看着排得肃整的兵阵,由近及远,星罗棋布,是棋盘又像地网,张牙舞爪地朝着天际扑腾着手脚,沉默了一会笑了出来。全明白了。“三十万不止。”
  “怎么会?”阮范大大笑,“陛下只给大人拨了八千精兵,人尽皆知!”
  怎么可能人尽皆知?除了李胤的心腹,这事只能有谢怀千的心腹知晓,李胤的面子虽然不紧要,但传出去也丢谢怀千的脸。
  更紧要的是,有那么多兵,谢怀千自立为帝根本看心情。
  他猜想不错的话,谢怀千这三千日的一意孤行不过是为了在朝廷布局,目的是拔除前朝余孽,解决李氏祖祖辈辈遗留的积弊,将盘根错节的根系连根拔起。
  想他入宫时,十六的年纪,正青葱。
  然而入宫第三年,先帝崩殂,李胤入宫,他第一年摄政,逐步把持朝政,笼络人心,摸清脉络,先收掌军政,而后动作。
  自他当政,李弓长的狡兔走狗都远离京师,环伺西南西北一侧,觉他鞭长莫及。除闻氏以外,势力最大的氏族更是盘踞西南,为虎作伥有恃无恐。于是西南茶驿通衢一事,他彻底削废屏司和地方氏族,北境更是早有谋划,不仅借此机会清君侧,将李胤身边不老实的先杀个清净,这场仗打走可扎尔族之后就能既占情又占理地收割北境版图。所以晋何才会说,结局都一样。
  最大的边患问题解决后,还当要铲除心头之恨。
  高祖晚年宦官当道,士林因此沉寂,朝野因此污浊不堪,贤人志士大多隐居不仕。
  他若没猜错的话,谢渊然平生最恨太监,不然那日也不会在庙堂之上亲取王至首级,实在是恨极了。
  等他回宫之后,谢怀千就能下最后一步棋,平冤昭雪,报仇雪恨。
  从始至终,没人离开过谢怀千的棋局。
  京师只是棋盘中心,而他身边的所有人,夏真羲、张宏淳、阮范大等人都是他的双目,目之所及之处,都是他指下格局。
  如此隐忍,如此一意孤行,如此破釜沉舟,称得上真正的士人,普天之下,则又可称之为世间第一人。
  既如此,谢怀千想要北境。
  他给不起吗?
  【作者有话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