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2)
他叫闻氏家仆给他搬了个马凳,就坐在澡堂门口,其余几个干儿子安排在这附近的窗棂,他不信闻淇烨还能给他玩一手金蝉脱壳。
闻淇烨本意也只是洗去浑身污垢,洗完便随他入宫,这回他与王至同乘,从宫门小道进去,弯弯绕绕带他去的居然是中宫。不知是谁出的馊主意,惯会借刀杀人。进了宫门后应当是提前做了准备,一路上都是步行,没见过人。
王至引他去偏殿,夜半虫鸣聒噪,闻淇烨方入门槛,听见瓦上有动静,他仰眸,瞧见一抹朱砂红。
三更半夜,正是伺候告一段落,可以歇息的时候。
元骞将主子抱到榻上,拿来小几,端来奏折,又唤人弄来些冰凉可口的果品,终于可以休息会儿,他与小俐唠了会儿嗑,瞧这小子今日是否有所获,感觉差不多就把这小家伙放走,自个儿在门廊下吹风。
没吹一会儿,忽然来了个不常见的老熟人,坤宁宫的回事太监。这太监从前可是慈宁宫的回事太监,是娘娘赐给皇后的。
老熟人叫他附耳过来,元骞便弯下腰听他说:“皇上今夜宣了皇后侍寝,去的是偏殿。”说罢,他便匆匆走了。
元骞面色一凛,所有太监都知晓皇后皇上不和,如今中宫说是冷宫也不为过,皇上大半夜去坤宁宫,去的还是偏殿,一听就不对劲。他这老熟人将话递到这个份上也是仁至义尽,往下全靠他自己了。这坤宁宫他一定得走一趟,但是找个什么由头呢?
有了。
元骞叫来旁边的小太监:“去库房挑个亮些的首饰来,要翠的,带凤的,走时最好能带摆的,就照着那个红玉的步摇挑,死压她一头,一个不够贵就挑成对来。”小太监边听边思忖边点头,听了个大概,眼睛一滴溜,告退了。
入殿栀香浓郁,两大宝座上坐了一对少年夫妻,中间隔着平头案桌几。
李胤喜洋洋地睥睨他,显然不能更志得意满。
小皇后及笄之年,生得典雅温婉,是个天生的美人胚子,只是还是小孩脾性,应当是勉力从懒觉的贵妃榻上扒出来的,眉描得敷衍,颧骨没扫胭脂,浑身只找见护甲这一幅首饰,见他来了撑着力气多瞧他几眼,很快又败了兴,轻轻打了哈欠,秋水瞳斜斜扫了眼按在自己肩头苍白可怖的手。文大伴按得她痛。
侍立二人身后的便是上回没在行宫露面的文莠。
这人依旧水鬼习性,不爱显山露水,只在风雨欲来的深夜才出现,他深觑着闻淇烨,开口的却是下边那个小的。
“大胆闻淇烨,还敢让他站着走进来?来人,让他给我跪下!”李胤脸色陡然转狠,四面八方不知有多少人来势汹汹地冲着闻淇烨去。
一回生二回熟,闻淇烨索性撩袍直接跪下,脸色变都未变。
反正他跪的是权,又非他李胤。那些太监顿在半路,没想到这个不费吹灰之力便撂倒四个太监的文官的骨气居然还能伸能缩的。
李胤面色一沉,厉声逼问:“朕视尔如珍宝,是将你当作自己人才邀你去行宫,不想你竟色胆包天,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玷污朕的爱妃,还出手杀了朕的三位近侍太监,还伤了一个,闻淇烨,你有几条命,敢这么造?”
闻淇烨心想那三个小太监果然没活一个,俊脸上流露恰到好处的惑然,所幸本感炎热,脸上热汗权当冷汗用了,他佯装回忆道:“那日家仆传信说家有急事相商,臣并未落宿陛下行宫中,早早就下了山,陛下竟不知么?王公公那晚还沿路送了我一路,直送到闻府,臣还心想陛下待我宾至如归。至于陛下所述,臣一件都不知。”
李胤冷笑道:“人证物证俱在,还敢狡辩!”语毕,偏殿偏门出来七人,领头的是新官上任的彤翰大太监王至,后边是行宫中有过一面之缘的老太监,那红玉斋的斋主,还有仨低着头的老太医。
一进门,红玉便掩面而泣,哭得殿内都是呜咽声,进来七人,太监唯独给她搬来绣墩,她非要跪在李胤脚前,杏脸桃腮上丰腴肥润的颊肉晕染着殷红,仰面落泪,喃喃气音道:“陛下,我的孩子,我们可怜的孩子,没有了……”
闻淇烨早就料到他们会给自己泼脏水,没想到居然这么没下限。
李胤果然喜欢这红玉,不顾皇后在场便想拥梁红玉入怀,只是俯身美人抱到一半,又肃着脸道:“红玉,今儿朕便要为了你的,也是我们的孩子,讨个说法。你去指认,下面那个男人是否便是那日欺辱于你的家伙。”
梁红玉泪眼涟涟,纤指卷着手帕吸了口气,红着眼仿佛畏惧般往下看,正眼与闻淇烨古井无波的墨眸对上,视线甫一交锋,她背脊仿佛被当作孕肚横着剖开,打了个哆嗦,陡然将脸贴在李胤膝上,旁的皇后见状斜着坐,直接将眼睛别开,李胤却很受用,毫不犹豫将梁红玉抱到怀中,叫她坐身上。
“那日你喝了朕赐的酒,朕又唤人带你去寝房,你竟进了朕爱妃的红玉斋,辱她清白,竟不知她已怀龙胎三月,还害了朕的子嗣!罪该万死,朕不知你如何还敢顶嘴!”李胤拥着红玉,言辞激昂道,“物证何在?”
“皇上,物证在此。”一太监弓腰捧了个大铜盆进殿,血腥气扑面而来,小皇后难以置信地望向李胤,李胤只顾遮住怀中哭哭戚戚爱妃的眼,闭着唇抬起下巴,“去,叫闻大人看看,看他还能嘴硬?”
“是。”太监低眉顺眼,笑着将那铜盆端到闻淇烨跟前,“大人,看看吧。”
闻淇烨抬眼,那铜盆中有一死婴蜷着身子,肢体扭曲,浑身都是泥泞的血腥,三月大的婴孩有鼻子有眼,已能辨雄雌,这显然是个男婴。这群人摆明了今儿便想弄死他。不出意外的话,是文莠拿他慰同僚宋统亡魂,顺带向谢怀千示威。恐怕在这些人眼里,太后手底下就他一个落单不合群,最好开刀。
闻淇烨算给面子,皱了皱眉,旁边三个太医终于开口,“娘娘本不显怀,也是昨日才发现,腹中原有个皇子。” ↑返回顶部↑
闻淇烨本意也只是洗去浑身污垢,洗完便随他入宫,这回他与王至同乘,从宫门小道进去,弯弯绕绕带他去的居然是中宫。不知是谁出的馊主意,惯会借刀杀人。进了宫门后应当是提前做了准备,一路上都是步行,没见过人。
王至引他去偏殿,夜半虫鸣聒噪,闻淇烨方入门槛,听见瓦上有动静,他仰眸,瞧见一抹朱砂红。
三更半夜,正是伺候告一段落,可以歇息的时候。
元骞将主子抱到榻上,拿来小几,端来奏折,又唤人弄来些冰凉可口的果品,终于可以休息会儿,他与小俐唠了会儿嗑,瞧这小子今日是否有所获,感觉差不多就把这小家伙放走,自个儿在门廊下吹风。
没吹一会儿,忽然来了个不常见的老熟人,坤宁宫的回事太监。这太监从前可是慈宁宫的回事太监,是娘娘赐给皇后的。
老熟人叫他附耳过来,元骞便弯下腰听他说:“皇上今夜宣了皇后侍寝,去的是偏殿。”说罢,他便匆匆走了。
元骞面色一凛,所有太监都知晓皇后皇上不和,如今中宫说是冷宫也不为过,皇上大半夜去坤宁宫,去的还是偏殿,一听就不对劲。他这老熟人将话递到这个份上也是仁至义尽,往下全靠他自己了。这坤宁宫他一定得走一趟,但是找个什么由头呢?
有了。
元骞叫来旁边的小太监:“去库房挑个亮些的首饰来,要翠的,带凤的,走时最好能带摆的,就照着那个红玉的步摇挑,死压她一头,一个不够贵就挑成对来。”小太监边听边思忖边点头,听了个大概,眼睛一滴溜,告退了。
入殿栀香浓郁,两大宝座上坐了一对少年夫妻,中间隔着平头案桌几。
李胤喜洋洋地睥睨他,显然不能更志得意满。
小皇后及笄之年,生得典雅温婉,是个天生的美人胚子,只是还是小孩脾性,应当是勉力从懒觉的贵妃榻上扒出来的,眉描得敷衍,颧骨没扫胭脂,浑身只找见护甲这一幅首饰,见他来了撑着力气多瞧他几眼,很快又败了兴,轻轻打了哈欠,秋水瞳斜斜扫了眼按在自己肩头苍白可怖的手。文大伴按得她痛。
侍立二人身后的便是上回没在行宫露面的文莠。
这人依旧水鬼习性,不爱显山露水,只在风雨欲来的深夜才出现,他深觑着闻淇烨,开口的却是下边那个小的。
“大胆闻淇烨,还敢让他站着走进来?来人,让他给我跪下!”李胤脸色陡然转狠,四面八方不知有多少人来势汹汹地冲着闻淇烨去。
一回生二回熟,闻淇烨索性撩袍直接跪下,脸色变都未变。
反正他跪的是权,又非他李胤。那些太监顿在半路,没想到这个不费吹灰之力便撂倒四个太监的文官的骨气居然还能伸能缩的。
李胤面色一沉,厉声逼问:“朕视尔如珍宝,是将你当作自己人才邀你去行宫,不想你竟色胆包天,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玷污朕的爱妃,还出手杀了朕的三位近侍太监,还伤了一个,闻淇烨,你有几条命,敢这么造?”
闻淇烨心想那三个小太监果然没活一个,俊脸上流露恰到好处的惑然,所幸本感炎热,脸上热汗权当冷汗用了,他佯装回忆道:“那日家仆传信说家有急事相商,臣并未落宿陛下行宫中,早早就下了山,陛下竟不知么?王公公那晚还沿路送了我一路,直送到闻府,臣还心想陛下待我宾至如归。至于陛下所述,臣一件都不知。”
李胤冷笑道:“人证物证俱在,还敢狡辩!”语毕,偏殿偏门出来七人,领头的是新官上任的彤翰大太监王至,后边是行宫中有过一面之缘的老太监,那红玉斋的斋主,还有仨低着头的老太医。
一进门,红玉便掩面而泣,哭得殿内都是呜咽声,进来七人,太监唯独给她搬来绣墩,她非要跪在李胤脚前,杏脸桃腮上丰腴肥润的颊肉晕染着殷红,仰面落泪,喃喃气音道:“陛下,我的孩子,我们可怜的孩子,没有了……”
闻淇烨早就料到他们会给自己泼脏水,没想到居然这么没下限。
李胤果然喜欢这红玉,不顾皇后在场便想拥梁红玉入怀,只是俯身美人抱到一半,又肃着脸道:“红玉,今儿朕便要为了你的,也是我们的孩子,讨个说法。你去指认,下面那个男人是否便是那日欺辱于你的家伙。”
梁红玉泪眼涟涟,纤指卷着手帕吸了口气,红着眼仿佛畏惧般往下看,正眼与闻淇烨古井无波的墨眸对上,视线甫一交锋,她背脊仿佛被当作孕肚横着剖开,打了个哆嗦,陡然将脸贴在李胤膝上,旁的皇后见状斜着坐,直接将眼睛别开,李胤却很受用,毫不犹豫将梁红玉抱到怀中,叫她坐身上。
“那日你喝了朕赐的酒,朕又唤人带你去寝房,你竟进了朕爱妃的红玉斋,辱她清白,竟不知她已怀龙胎三月,还害了朕的子嗣!罪该万死,朕不知你如何还敢顶嘴!”李胤拥着红玉,言辞激昂道,“物证何在?”
“皇上,物证在此。”一太监弓腰捧了个大铜盆进殿,血腥气扑面而来,小皇后难以置信地望向李胤,李胤只顾遮住怀中哭哭戚戚爱妃的眼,闭着唇抬起下巴,“去,叫闻大人看看,看他还能嘴硬?”
“是。”太监低眉顺眼,笑着将那铜盆端到闻淇烨跟前,“大人,看看吧。”
闻淇烨抬眼,那铜盆中有一死婴蜷着身子,肢体扭曲,浑身都是泥泞的血腥,三月大的婴孩有鼻子有眼,已能辨雄雌,这显然是个男婴。这群人摆明了今儿便想弄死他。不出意外的话,是文莠拿他慰同僚宋统亡魂,顺带向谢怀千示威。恐怕在这些人眼里,太后手底下就他一个落单不合群,最好开刀。
闻淇烨算给面子,皱了皱眉,旁边三个太医终于开口,“娘娘本不显怀,也是昨日才发现,腹中原有个皇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