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1 / 2)
只是……太后行事过分狠毒,罢朝后必将听取骂声一片。
永和八年四月十日,忱州马瘟平,投毒于河者已伏诛,尸悬城门,以儆效尤。
新政顺利施行。圣母皇太后谢氏,婬.威更甚从前。
乾清宫正殿正门。
“爬开!休在朕眼前晃!”
金瓯咣当猛地砸到门槛,被召来的宠妃连往后退,慌乱地掂着娇艳衣裳,即刻被遣走。
门头小太监也吓得缩着脖子忙往旁边站,里头酒味膻味熏人,小太监闻得一阵头晕恶心,又哆嗦着往抹黑处站远了点。
里间,李胤颓败着靠坐塌边,发如流民,近侍都能闻见那浓烈恶臭,龙袍散褪肩头,双目涣散,与朝堂上眼神清明的少帝分明像两个人。
其后,居然有一人坐龙榻上,而李胤原是承坐其双膝间,恍如倦鸟归林,这才安定了些。
“陛下已三日未见天日,喜欢的女人也不愿施舍气力赏玩,龙身体没了精神,这可叫臣怎么是好?”
文莠细长如烟的眉眼垂着,双手高立,在李胤乱糟糟的发间翻找,忽然停下,紧接着拇指食指一合,使劲一拔,李胤抱着脑袋“哎呦”一声,殷红的眼往后瞧,文莠捏着一根全白的头发,觑着眼对他道:“陛下万万不能再愁了,臣以前为陛下多次梳发,陛下头发黑密油亮,未曾见白,臣从小看着陛下长大,不许陛下再如此糟践自己身体。”
听着是为他好,怎么又像胁迫于他?
李胤更是心烦意乱,看文莠的眼神不免带着几丝怀疑,那日谢怀千以勾结北境之名毒杀宋统,下来以后,文莠既不与他解释分毫,也不见有为他干儿子报仇雪恨的意思,成天诱着他玩乐,憋在心的愤懑终是在再三犹豫下宣之于口:“文大伴,北境如此,你缘何叫朕不担心?”
文莠上前抚过李胤油润鬓角,与皇帝对视良久,道:“太后离间陛下与臣,实在得心顺手,陛下若真与臣生分,才让太后正中下怀。陛下,宋统的确是遭构陷,然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臣确实保不住他性命。陛下岂不知,北境畏太后如兔畏狼,如雀鸟畏鹰,又怎可能进犯我朝?陛下需提防之人,唯谢怀千矣。”
李胤一口气仍卡得不上不下,又咄咄逼人道:“宋统是你最疼的义子,实大忠大义之士,不明不白没了,周立中又使朕体面尽失,卿等皆为朕颜面,如今令朕颜面尽失,反责朕消沉,文莠,朕所念不止女人,若尔等意欲胁迫朕,使朕成为汉献帝第二,大可试之。”
文莠浅笑着拿来沾水的帕子,给李胤擦脸:“臣怎能叫陛下失了体面?西南茶马通衢仍有茶马监,周立中无能,陛下可莫要迁怒于臣。”
对啊,他也并未输全。李胤面色好看了些,终于松了口气,左右一想,的确是迁怒了文大伴,这么发作是将亲近的人往外推。这诺大的宫城,真要论起来,他最亲近的人最能信任的人也只有文莠,何苦这么折磨自己人?
卸了戒备,李胤力气一松,身子往文莠怀里缩,嘟囔着,仿佛怯生生的小雀儿:“文大伴,你不会嫌我脏吧。”
“怎么会呢?”文莠笑着拿食指勾过李胤鼻子。他如女乃娘照顾孩子,将小皇帝往怀里一搂,李胤闻见他身上那股沁人心脾的淡香,是从没闻过的香料,文大伴说自己祖上有胡人血脉,许是胡人自带的体香,叫他百般安心。
他阖上眼刚想小憩,便听文莠道:“臣近日得一策,可解陛下之忧,既令陛下扬眉吐气,又能告慰臣义子宋统的在天之灵。”
“我就说大伴不是坐以待毙的软弱之辈,快说说看,是何法子?”李胤激动得卧在文莠身上,双肩战栗,只有文大伴的谋计能叫他浑身如走电,每每听来,比那事儿还让他精神爽利。
文莠附到李胤耳边,眯觑着眼道:“择日不如撞日,陛下今夜便将太后为您择选的辅佐大臣请进宫中小叙,届时陛下便可窥得此中奥妙。”
李胤眼睛一亮,掌拍膝肉,大叫道:“速宣闻淇烨进宫侍膳!备浴水,朕要洗身!”
皇宫来人,闻淇烨还以为是谢怀千终于不打算晾着他了。
前几日他都密道去见谢怀千,见了元俐,元俐一脸难色地挡在他面前,请他回,说谢怀千不想见外人。外人两字分量非同凡响,闻淇烨回去还觉没什么,摊开纸一写就错两个字。
谢怀千彻底把他搞坏了,以至于未能私下会面的那几日,他上朝见了谢怀千,恨不得当众把他那身明黄色小袍给扒了,看着那么轻薄,没穿似的,一扒就能为所欲为,好报自己理智被这人搅得稀烂的仇。这小罪魁祸首。
谁知那边通报喊的是“皇上”,闻淇烨一顿,大好花烛夜,李胤不与嫔妃寻欢作乐,宣他入什么宫?他想也是皇帝听人教唆,想起他这一号人,要恶整他一回,然而君命不得不从,他随手拿了样东西,便与那乾清宫的掌事太监王至同去。他乘轿,王至骑马。
马车绸帘高卷,环佩作响,闻淇烨一路便往外瞧,那路去的不是他平日常去的老地方,竟是往皇宫外的郊野驶去。
王至在旁骑马,与他平行,见他似有疑惑,低笑着搭话道:“闻大人,咱们是往离宫别苑,陛下钟情的广寒行宫去,此处呀,只接待陛下身边的红人还有宠臣,今晚上这夜宴可是特地为您开设,您一会儿可睁大眼睛,若是瞧上哪个美人,尽管张口向陛下要,不论是温泉洗身还是宴上饮,这些美人可大有用处。”
闻淇烨并不落他面子,好奇反问:“臣出身武学世家,公公也知,平生独爱看耍刀弄枪,美人亦可为?” ↑返回顶部↑
永和八年四月十日,忱州马瘟平,投毒于河者已伏诛,尸悬城门,以儆效尤。
新政顺利施行。圣母皇太后谢氏,婬.威更甚从前。
乾清宫正殿正门。
“爬开!休在朕眼前晃!”
金瓯咣当猛地砸到门槛,被召来的宠妃连往后退,慌乱地掂着娇艳衣裳,即刻被遣走。
门头小太监也吓得缩着脖子忙往旁边站,里头酒味膻味熏人,小太监闻得一阵头晕恶心,又哆嗦着往抹黑处站远了点。
里间,李胤颓败着靠坐塌边,发如流民,近侍都能闻见那浓烈恶臭,龙袍散褪肩头,双目涣散,与朝堂上眼神清明的少帝分明像两个人。
其后,居然有一人坐龙榻上,而李胤原是承坐其双膝间,恍如倦鸟归林,这才安定了些。
“陛下已三日未见天日,喜欢的女人也不愿施舍气力赏玩,龙身体没了精神,这可叫臣怎么是好?”
文莠细长如烟的眉眼垂着,双手高立,在李胤乱糟糟的发间翻找,忽然停下,紧接着拇指食指一合,使劲一拔,李胤抱着脑袋“哎呦”一声,殷红的眼往后瞧,文莠捏着一根全白的头发,觑着眼对他道:“陛下万万不能再愁了,臣以前为陛下多次梳发,陛下头发黑密油亮,未曾见白,臣从小看着陛下长大,不许陛下再如此糟践自己身体。”
听着是为他好,怎么又像胁迫于他?
李胤更是心烦意乱,看文莠的眼神不免带着几丝怀疑,那日谢怀千以勾结北境之名毒杀宋统,下来以后,文莠既不与他解释分毫,也不见有为他干儿子报仇雪恨的意思,成天诱着他玩乐,憋在心的愤懑终是在再三犹豫下宣之于口:“文大伴,北境如此,你缘何叫朕不担心?”
文莠上前抚过李胤油润鬓角,与皇帝对视良久,道:“太后离间陛下与臣,实在得心顺手,陛下若真与臣生分,才让太后正中下怀。陛下,宋统的确是遭构陷,然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臣确实保不住他性命。陛下岂不知,北境畏太后如兔畏狼,如雀鸟畏鹰,又怎可能进犯我朝?陛下需提防之人,唯谢怀千矣。”
李胤一口气仍卡得不上不下,又咄咄逼人道:“宋统是你最疼的义子,实大忠大义之士,不明不白没了,周立中又使朕体面尽失,卿等皆为朕颜面,如今令朕颜面尽失,反责朕消沉,文莠,朕所念不止女人,若尔等意欲胁迫朕,使朕成为汉献帝第二,大可试之。”
文莠浅笑着拿来沾水的帕子,给李胤擦脸:“臣怎能叫陛下失了体面?西南茶马通衢仍有茶马监,周立中无能,陛下可莫要迁怒于臣。”
对啊,他也并未输全。李胤面色好看了些,终于松了口气,左右一想,的确是迁怒了文大伴,这么发作是将亲近的人往外推。这诺大的宫城,真要论起来,他最亲近的人最能信任的人也只有文莠,何苦这么折磨自己人?
卸了戒备,李胤力气一松,身子往文莠怀里缩,嘟囔着,仿佛怯生生的小雀儿:“文大伴,你不会嫌我脏吧。”
“怎么会呢?”文莠笑着拿食指勾过李胤鼻子。他如女乃娘照顾孩子,将小皇帝往怀里一搂,李胤闻见他身上那股沁人心脾的淡香,是从没闻过的香料,文大伴说自己祖上有胡人血脉,许是胡人自带的体香,叫他百般安心。
他阖上眼刚想小憩,便听文莠道:“臣近日得一策,可解陛下之忧,既令陛下扬眉吐气,又能告慰臣义子宋统的在天之灵。”
“我就说大伴不是坐以待毙的软弱之辈,快说说看,是何法子?”李胤激动得卧在文莠身上,双肩战栗,只有文大伴的谋计能叫他浑身如走电,每每听来,比那事儿还让他精神爽利。
文莠附到李胤耳边,眯觑着眼道:“择日不如撞日,陛下今夜便将太后为您择选的辅佐大臣请进宫中小叙,届时陛下便可窥得此中奥妙。”
李胤眼睛一亮,掌拍膝肉,大叫道:“速宣闻淇烨进宫侍膳!备浴水,朕要洗身!”
皇宫来人,闻淇烨还以为是谢怀千终于不打算晾着他了。
前几日他都密道去见谢怀千,见了元俐,元俐一脸难色地挡在他面前,请他回,说谢怀千不想见外人。外人两字分量非同凡响,闻淇烨回去还觉没什么,摊开纸一写就错两个字。
谢怀千彻底把他搞坏了,以至于未能私下会面的那几日,他上朝见了谢怀千,恨不得当众把他那身明黄色小袍给扒了,看着那么轻薄,没穿似的,一扒就能为所欲为,好报自己理智被这人搅得稀烂的仇。这小罪魁祸首。
谁知那边通报喊的是“皇上”,闻淇烨一顿,大好花烛夜,李胤不与嫔妃寻欢作乐,宣他入什么宫?他想也是皇帝听人教唆,想起他这一号人,要恶整他一回,然而君命不得不从,他随手拿了样东西,便与那乾清宫的掌事太监王至同去。他乘轿,王至骑马。
马车绸帘高卷,环佩作响,闻淇烨一路便往外瞧,那路去的不是他平日常去的老地方,竟是往皇宫外的郊野驶去。
王至在旁骑马,与他平行,见他似有疑惑,低笑着搭话道:“闻大人,咱们是往离宫别苑,陛下钟情的广寒行宫去,此处呀,只接待陛下身边的红人还有宠臣,今晚上这夜宴可是特地为您开设,您一会儿可睁大眼睛,若是瞧上哪个美人,尽管张口向陛下要,不论是温泉洗身还是宴上饮,这些美人可大有用处。”
闻淇烨并不落他面子,好奇反问:“臣出身武学世家,公公也知,平生独爱看耍刀弄枪,美人亦可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