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3)
“不妨事,不妨事!”李贵拱了拱手,他虽是太子的人,对这府中仅有的一老一少仆人态度却十分微妙,全然没有高高在上的颐指气使,脸皮上堆满了笑褶,“让公子慢慢收拾,我们等着就是。”
冯伯也不跟他再客气,只同他一并立在廊下,喜儿一人戴着箬笠蹲在院子里玩雪。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卧房传来一声疏淡的嗓音,懒懒地吐出两字:“走吧。”
闻声,冯伯立即抬手掀起挡风帘。房里那人极怕冷似的,裹了厚厚的大氅,领子上的风毛几乎挡住了一半脸。乍从暖室出来,冷风一扑,他伸手抵在唇边咳了两下,长袖盖住了手掌,只露出一半修长白净的指尖,随后也立刻藏到大氅里去了。
李贵早已将厚毛毡伞挡在了他身前,廊下随从们也早都低下了头,持伞围在了他周围,将风雪挡的严严实实。
“沈大人,请!”李贵不敢冒犯,不能像伺候太子般离得那么近,只能尽力往前举着伞。
一群人簇拥着他踩上已经清扫过两次的红毯,向门外走去。喜儿刚搓完一排雪团子,手冻得通红,他转过身去看,只能在伞与伞之间一点点的缝隙里窥见他家公子满身的白和披在氅上乌黑的发。
沈昭上了马车,车内炉火隆隆,檀香燃起的丝缕烟雾氤氲着,厚轿厢隔绝了外面冻死人的冰雪,也挡住了逐渐呼啸起来的北风。乐平王府门前,冯伯牵着喜儿的手,目送着马车驶远,轮毂压出一道道凌乱的车辙,眼神里是遮掩不住的但心。
“阿翁。”喜儿晃晃冯伯的手。
冯伯低下头去,看见了喜儿冻红的手,他用自己已经老迈的手掌拢住喜儿的手,轻轻搓了几下,把大了喜儿一圈的箬笠正了正:“走吧,回府。”
乐平王府偏远,离着太子府整整四个坊区。平日捡好路走就罢了,这种天气,雪化了又下,出门的人虽少,到底也把路踩得坑坑洼洼。路不好走,李贵更不敢像来时一样疾驰,交代了慢行。
马车晃晃悠悠,沈昭靠着轿厢,曲肘托腮。他闭着眼,眉心微蹙,肩头乏力般侧倾着,雪白脖颈拉出一道优雅的弧线,片刻后,又畏冷地紧了紧衣领。
这会儿风雪正盛,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街上行人寥寥。许是有积雪压塌房屋堵了路,马车转了两个弯,拐进不常走的一条巷。嘈杂的声响从外面传来,沈昭睁开眼,坐直了身体,从袖中伸出两指,拨开了半角轿帘。
祁北王府已荒废多年,现下收拾起来可不是件容易事。
寒风夹着雪花从掀起的帘子一角吹进来,沈昭却没有松手,依旧面不改色地朝外看着。祁北的小王爷近日回京了。这宅子从两月前就开始修缮,如今外面看着很有从前的齐整气派,高大的门墙上结了厚实的冰锥,跟宅子主人一样张牙舞爪,内里应当还有不少要收拾的功夫——不然不至于大雪天还如此热闹地人来人往,婢女小厮搬来搬去,甚至有穿盔着甲的兵士在帮忙装卸指挥。
马车行过那处,沈昭放下了车帘。他攥了攥冻得青白的两根手指,伸手到火炉旁取暖。
【作者有话说】
文案改了,在审核
第2章
太子府中。
今日设宴,东正殿两侧排开二十四张席案,错金瑞兽炉里银炭嚣张燃着,将这方地界暖的如同春日里。
来人多是平日里与太子交情深厚的亲信,席案上依次列坐着勤王刘,誉王刘季,国子监监生季宴礼,唐言玉,再往下是吏部户部各有来人。东首最上方则是今日这场接风宴的主角——近日才由北境回京的祁北王爷霍宗琛,与同他一道的北境骁骑将军明良衣。
太子已经入座,却迟迟没有开席。霍宗琛扫视一圈,不见有席位空缺。歌舞已经上了两场,丝竹声由开始的悦耳变得烦乱,底下人也由正襟端坐开始小声交谈。
“殿下在等什么?”季宴礼年岁尚浅,因在国子监表现出色得太子青眼,此人心思纯正,头回陪宴,故而向同门唐言玉求教。
“许是,”唐言玉声音很低,“在等那幕僚吧。”季宴礼见他不欲多言,便没有追问,不过他倒是听说过太子的确有位十分倚重的幕僚,只是不常露面,想到今日或许有幸可以一见,赶忙端坐好了。
霍宗琛与明良衣都是自小待在战场上的人,常年对风吹草动保持警惕,耳力自然非比寻常。
二人对视一眼,明良衣轻轻对霍宗琛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霍宗琛勾唇,不屑地嗤笑一声。纵使二人对这“幕僚”早有耳闻,又何至于因太子的这点荒唐惹祸上身。
他自然是不屑问,不屑管的。太子愿等到几时便等到几时,他只管喝酒赏舞罢了。
又一曲毕,宫娥们托着描金漆盘献上各色珍馐。李贵顶着风雪急急忙忙地步入殿中,来到太子近旁,贴耳回禀:“殿下,沈大人来了。” ↑返回顶部↑
冯伯也不跟他再客气,只同他一并立在廊下,喜儿一人戴着箬笠蹲在院子里玩雪。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卧房传来一声疏淡的嗓音,懒懒地吐出两字:“走吧。”
闻声,冯伯立即抬手掀起挡风帘。房里那人极怕冷似的,裹了厚厚的大氅,领子上的风毛几乎挡住了一半脸。乍从暖室出来,冷风一扑,他伸手抵在唇边咳了两下,长袖盖住了手掌,只露出一半修长白净的指尖,随后也立刻藏到大氅里去了。
李贵早已将厚毛毡伞挡在了他身前,廊下随从们也早都低下了头,持伞围在了他周围,将风雪挡的严严实实。
“沈大人,请!”李贵不敢冒犯,不能像伺候太子般离得那么近,只能尽力往前举着伞。
一群人簇拥着他踩上已经清扫过两次的红毯,向门外走去。喜儿刚搓完一排雪团子,手冻得通红,他转过身去看,只能在伞与伞之间一点点的缝隙里窥见他家公子满身的白和披在氅上乌黑的发。
沈昭上了马车,车内炉火隆隆,檀香燃起的丝缕烟雾氤氲着,厚轿厢隔绝了外面冻死人的冰雪,也挡住了逐渐呼啸起来的北风。乐平王府门前,冯伯牵着喜儿的手,目送着马车驶远,轮毂压出一道道凌乱的车辙,眼神里是遮掩不住的但心。
“阿翁。”喜儿晃晃冯伯的手。
冯伯低下头去,看见了喜儿冻红的手,他用自己已经老迈的手掌拢住喜儿的手,轻轻搓了几下,把大了喜儿一圈的箬笠正了正:“走吧,回府。”
乐平王府偏远,离着太子府整整四个坊区。平日捡好路走就罢了,这种天气,雪化了又下,出门的人虽少,到底也把路踩得坑坑洼洼。路不好走,李贵更不敢像来时一样疾驰,交代了慢行。
马车晃晃悠悠,沈昭靠着轿厢,曲肘托腮。他闭着眼,眉心微蹙,肩头乏力般侧倾着,雪白脖颈拉出一道优雅的弧线,片刻后,又畏冷地紧了紧衣领。
这会儿风雪正盛,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街上行人寥寥。许是有积雪压塌房屋堵了路,马车转了两个弯,拐进不常走的一条巷。嘈杂的声响从外面传来,沈昭睁开眼,坐直了身体,从袖中伸出两指,拨开了半角轿帘。
祁北王府已荒废多年,现下收拾起来可不是件容易事。
寒风夹着雪花从掀起的帘子一角吹进来,沈昭却没有松手,依旧面不改色地朝外看着。祁北的小王爷近日回京了。这宅子从两月前就开始修缮,如今外面看着很有从前的齐整气派,高大的门墙上结了厚实的冰锥,跟宅子主人一样张牙舞爪,内里应当还有不少要收拾的功夫——不然不至于大雪天还如此热闹地人来人往,婢女小厮搬来搬去,甚至有穿盔着甲的兵士在帮忙装卸指挥。
马车行过那处,沈昭放下了车帘。他攥了攥冻得青白的两根手指,伸手到火炉旁取暖。
【作者有话说】
文案改了,在审核
第2章
太子府中。
今日设宴,东正殿两侧排开二十四张席案,错金瑞兽炉里银炭嚣张燃着,将这方地界暖的如同春日里。
来人多是平日里与太子交情深厚的亲信,席案上依次列坐着勤王刘,誉王刘季,国子监监生季宴礼,唐言玉,再往下是吏部户部各有来人。东首最上方则是今日这场接风宴的主角——近日才由北境回京的祁北王爷霍宗琛,与同他一道的北境骁骑将军明良衣。
太子已经入座,却迟迟没有开席。霍宗琛扫视一圈,不见有席位空缺。歌舞已经上了两场,丝竹声由开始的悦耳变得烦乱,底下人也由正襟端坐开始小声交谈。
“殿下在等什么?”季宴礼年岁尚浅,因在国子监表现出色得太子青眼,此人心思纯正,头回陪宴,故而向同门唐言玉求教。
“许是,”唐言玉声音很低,“在等那幕僚吧。”季宴礼见他不欲多言,便没有追问,不过他倒是听说过太子的确有位十分倚重的幕僚,只是不常露面,想到今日或许有幸可以一见,赶忙端坐好了。
霍宗琛与明良衣都是自小待在战场上的人,常年对风吹草动保持警惕,耳力自然非比寻常。
二人对视一眼,明良衣轻轻对霍宗琛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霍宗琛勾唇,不屑地嗤笑一声。纵使二人对这“幕僚”早有耳闻,又何至于因太子的这点荒唐惹祸上身。
他自然是不屑问,不屑管的。太子愿等到几时便等到几时,他只管喝酒赏舞罢了。
又一曲毕,宫娥们托着描金漆盘献上各色珍馐。李贵顶着风雪急急忙忙地步入殿中,来到太子近旁,贴耳回禀:“殿下,沈大人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