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 / 3)
“被谁诱杀?”
“丽侯赵世。”那人道,“刘尝原本已经从萧慎手中逃走,赵世来信骗他,要与他一起逃跑,他信以为真,便被赵世设局抓捕诱杀。”
“赵世的丽侯恐怕能再升一升了。”
“萧慎还敢封异姓王?”有人嘲笑起来,“他可再不敢了!”
厅中坐着的异姓王——代王祁应也跟着笑了一声,他道:“听说萧慎命不久矣,他也算一代雄主,奈何时运不济。”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看向了祁应,他们追随了祁应,
立场自然不必多言。
“他若再活个十年八年,这天下便当然属于他们齐,他的威望能叫四海臣服。可他死了,膝下不过一个不知好歹的太子,这天下谁能服他?”代王祁应漫不经心笑了笑,“听说那太子长于妇人之手,是个极为柔弱之人。”
话音刚落,外面一个将军模样的人匆忙拿着一封信函进到了厅中来。
“殿下,是京城加急送来的消息。”这将军双手把这信函送到了代王祁应手中。
祁应接过信打开一目十行看过,然后哈哈大笑起来,他向左右道:“可见上天还是眷顾我多一些,萧慎果然死了!来人,发檄文,我祁应有天命之眷顾,为惨死的刘尝等人报仇,即刻称帝!”
厅中众人露出欣喜神色,纷纷站起来对着祁应山呼万岁。
.
天齐隆兴二年,开国皇帝萧慎御驾亲征回京城的途中驾崩,太子萧烈仓促登基。
北边的代王祁应几乎与此同时称帝自立,号称八十万大军,要南下为刚刚死去的西王刘尝一干人等讨一个所谓的公道。
第6章 从龙之功
虞衡终于等到了他心心念念的从龙之功。
他在祁应面前大胆海口,说能为祁应带兵出征,说得祁应龙颜大悦,当即把他那杂号将军的头衔往上提了提,任命他为右将军,带兵十万。
志得意满回到府中,他找来心腹鄢璀说了在代王府中种种,商议着带兵之事。
鄢璀原是不得志的书生,投来虞家书塾想做个先生,后来与虞衡投了缘,便辞了书塾先生之职,一心一意跟在了虞衡身边。
他为人谨慎,但能言善辩,眼光也很是独到,魏末将乱未乱之时虞彻举家回平城,他便嗅得一二危机,紧紧跟在了虞衡身边没有如旁人一样留在京城。
留在京城的人现在也不知散落何地是否安好,他这个书生跟着虞衡到了平城虽然距离家乡万里之遥不知何年何月能归乡,却实实在在过着太平日子还衣食无忧。
每每想起那时候的决定,鄢璀都要暗暗称赞自己决定做得实在太对。
此时此刻,他听着虞衡说如今代王祁应要称帝,还要动兵去打几乎中原一统的天齐,他心中咯噔了一下,草率二字慢慢从他心头浮起来。
“八十万大军从何而来……将军要领的十万大军又从何来呢?”鄢璀听着虞衡说完后,先恭喜了一声虞衡升任右将军,然后便说出了心中所惑,“据我所知,代王殿下鼎盛时候手中也不过十万兵马,如今哪里变得出八十万?”
虞衡听着这话,顿时觉得扫兴极了。
可转念一想,鄢璀的话倒是也有道理,他来回在厅中走了几圈,倒是把上头的兴奋给慢慢平息了。
“那么是要即刻募兵了?”他试探着看向了鄢璀,若是没有兵马那么也只有募兵了,总不能东拼西凑也就十万兵马自己骗自己是八十万吧?
鄢璀摇了摇头,“这天寒地冻的哪里去募兵?等来年开春,农活又要人了,总不能把田地荒着去打仗吧?”一边说着,他一边给虞衡算着时节,“夏天也没个闲的时候,只有等到了秋天,秋收粮食了,便好募兵。”
“要真等到明年秋天,帝京那位皇位都坐稳了,哪里还有我们什么事情!”虞衡气呼呼地坐下了,“兵贵神速,哪里能拖延!” ↑返回顶部↑
“丽侯赵世。”那人道,“刘尝原本已经从萧慎手中逃走,赵世来信骗他,要与他一起逃跑,他信以为真,便被赵世设局抓捕诱杀。”
“赵世的丽侯恐怕能再升一升了。”
“萧慎还敢封异姓王?”有人嘲笑起来,“他可再不敢了!”
厅中坐着的异姓王——代王祁应也跟着笑了一声,他道:“听说萧慎命不久矣,他也算一代雄主,奈何时运不济。”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看向了祁应,他们追随了祁应,
立场自然不必多言。
“他若再活个十年八年,这天下便当然属于他们齐,他的威望能叫四海臣服。可他死了,膝下不过一个不知好歹的太子,这天下谁能服他?”代王祁应漫不经心笑了笑,“听说那太子长于妇人之手,是个极为柔弱之人。”
话音刚落,外面一个将军模样的人匆忙拿着一封信函进到了厅中来。
“殿下,是京城加急送来的消息。”这将军双手把这信函送到了代王祁应手中。
祁应接过信打开一目十行看过,然后哈哈大笑起来,他向左右道:“可见上天还是眷顾我多一些,萧慎果然死了!来人,发檄文,我祁应有天命之眷顾,为惨死的刘尝等人报仇,即刻称帝!”
厅中众人露出欣喜神色,纷纷站起来对着祁应山呼万岁。
.
天齐隆兴二年,开国皇帝萧慎御驾亲征回京城的途中驾崩,太子萧烈仓促登基。
北边的代王祁应几乎与此同时称帝自立,号称八十万大军,要南下为刚刚死去的西王刘尝一干人等讨一个所谓的公道。
第6章 从龙之功
虞衡终于等到了他心心念念的从龙之功。
他在祁应面前大胆海口,说能为祁应带兵出征,说得祁应龙颜大悦,当即把他那杂号将军的头衔往上提了提,任命他为右将军,带兵十万。
志得意满回到府中,他找来心腹鄢璀说了在代王府中种种,商议着带兵之事。
鄢璀原是不得志的书生,投来虞家书塾想做个先生,后来与虞衡投了缘,便辞了书塾先生之职,一心一意跟在了虞衡身边。
他为人谨慎,但能言善辩,眼光也很是独到,魏末将乱未乱之时虞彻举家回平城,他便嗅得一二危机,紧紧跟在了虞衡身边没有如旁人一样留在京城。
留在京城的人现在也不知散落何地是否安好,他这个书生跟着虞衡到了平城虽然距离家乡万里之遥不知何年何月能归乡,却实实在在过着太平日子还衣食无忧。
每每想起那时候的决定,鄢璀都要暗暗称赞自己决定做得实在太对。
此时此刻,他听着虞衡说如今代王祁应要称帝,还要动兵去打几乎中原一统的天齐,他心中咯噔了一下,草率二字慢慢从他心头浮起来。
“八十万大军从何而来……将军要领的十万大军又从何来呢?”鄢璀听着虞衡说完后,先恭喜了一声虞衡升任右将军,然后便说出了心中所惑,“据我所知,代王殿下鼎盛时候手中也不过十万兵马,如今哪里变得出八十万?”
虞衡听着这话,顿时觉得扫兴极了。
可转念一想,鄢璀的话倒是也有道理,他来回在厅中走了几圈,倒是把上头的兴奋给慢慢平息了。
“那么是要即刻募兵了?”他试探着看向了鄢璀,若是没有兵马那么也只有募兵了,总不能东拼西凑也就十万兵马自己骗自己是八十万吧?
鄢璀摇了摇头,“这天寒地冻的哪里去募兵?等来年开春,农活又要人了,总不能把田地荒着去打仗吧?”一边说着,他一边给虞衡算着时节,“夏天也没个闲的时候,只有等到了秋天,秋收粮食了,便好募兵。”
“要真等到明年秋天,帝京那位皇位都坐稳了,哪里还有我们什么事情!”虞衡气呼呼地坐下了,“兵贵神速,哪里能拖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