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1 / 4)
第129章 何为真相
谢春庭其实是有些茫然的。
茫然在于自己的妻子好像真的一心要离他而去,且丝毫不顾颜面。
她自然不需要颜面,因为颜面他会遮掩。
任凭京中如何议论,谢春庭按下了汹涌狂潮,在被父皇训斥之后,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日暮西山的帝王的愤怒。
帝王认为这桩被亲赐下的婚事闹成这样很难堪。
他当然会认为是皇子有异心。
不过,这也是事实。
谢春庭嘴边一丝笑,手掌轻轻捏了捏,跳动的烛火被揉散。
父皇病了,但他还没有完全糊涂。
没有糊涂的父皇有可能会剥离开这桩难堪的婚事,以保全皇家的颜面。
所以他必须先保全奚叶和他的颜面,他得让世人看清楚,三皇子妃之所以与宁四公子相交,是受了蛊惑。
没错,就是蛊惑。
三皇子妃声名显赫,是名满上京的贵女,温柔、美丽、多情,一时之间被夫君与嫡妹从前的传言闹烦了,赌气要刺激她的夫君,这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万人之上的三皇子妃,本该如此。
但是宁四公子来蛊惑三皇子妃,就是他的不对了。
君上之妻,臣下怎可染指。
所以在摁下颜面之争后,谢春庭让人散布了君子浪荡的言论。
你看,这样不是很好吗?
臣民们现下议论更多的就是如天上月的尔雅君子了,先前三皇子妃与三皇子不和的传言,谁还会在意,谁又敢在意。
当然还是有不识相的人敢在意的。
他们非但敢在意,还敢浑水摸鱼。
阴寒诏狱中,谢春庭抬眼看着面前的死囚,这个哨探做得很机敏,仗着近来京中流言不断,甚至妄图掀起立太子之争。
他们说三皇子流连女色,家宅不宁,不堪继承大统。
最后半句话其实谢春庭听得很多。
在陇西李氏被连根拔除的那半个月中。
父皇铁了心要斩草除根,天授神予,谁能阻拦。作为陇西李氏外孙的三皇子,身上淌着望族同样的血,一样谋逆的血,自然不堪继承大统。
后来他被人抬进禁院,与外界与世隔绝,众人的议论声虽然没有入他的耳朵,但他心里很清楚,他们都觉得他不可能再走出那方禁锢他的居所。
他生而有罪,不过命不该绝,很快就得到了起复的机会,他以皇子之尊亲赴江淮治理水患,赢得了赫赫声名,百姓爱戴,父皇也开始重用他。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有个至交好友。 ↑返回顶部↑
谢春庭其实是有些茫然的。
茫然在于自己的妻子好像真的一心要离他而去,且丝毫不顾颜面。
她自然不需要颜面,因为颜面他会遮掩。
任凭京中如何议论,谢春庭按下了汹涌狂潮,在被父皇训斥之后,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日暮西山的帝王的愤怒。
帝王认为这桩被亲赐下的婚事闹成这样很难堪。
他当然会认为是皇子有异心。
不过,这也是事实。
谢春庭嘴边一丝笑,手掌轻轻捏了捏,跳动的烛火被揉散。
父皇病了,但他还没有完全糊涂。
没有糊涂的父皇有可能会剥离开这桩难堪的婚事,以保全皇家的颜面。
所以他必须先保全奚叶和他的颜面,他得让世人看清楚,三皇子妃之所以与宁四公子相交,是受了蛊惑。
没错,就是蛊惑。
三皇子妃声名显赫,是名满上京的贵女,温柔、美丽、多情,一时之间被夫君与嫡妹从前的传言闹烦了,赌气要刺激她的夫君,这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万人之上的三皇子妃,本该如此。
但是宁四公子来蛊惑三皇子妃,就是他的不对了。
君上之妻,臣下怎可染指。
所以在摁下颜面之争后,谢春庭让人散布了君子浪荡的言论。
你看,这样不是很好吗?
臣民们现下议论更多的就是如天上月的尔雅君子了,先前三皇子妃与三皇子不和的传言,谁还会在意,谁又敢在意。
当然还是有不识相的人敢在意的。
他们非但敢在意,还敢浑水摸鱼。
阴寒诏狱中,谢春庭抬眼看着面前的死囚,这个哨探做得很机敏,仗着近来京中流言不断,甚至妄图掀起立太子之争。
他们说三皇子流连女色,家宅不宁,不堪继承大统。
最后半句话其实谢春庭听得很多。
在陇西李氏被连根拔除的那半个月中。
父皇铁了心要斩草除根,天授神予,谁能阻拦。作为陇西李氏外孙的三皇子,身上淌着望族同样的血,一样谋逆的血,自然不堪继承大统。
后来他被人抬进禁院,与外界与世隔绝,众人的议论声虽然没有入他的耳朵,但他心里很清楚,他们都觉得他不可能再走出那方禁锢他的居所。
他生而有罪,不过命不该绝,很快就得到了起复的机会,他以皇子之尊亲赴江淮治理水患,赢得了赫赫声名,百姓爱戴,父皇也开始重用他。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有个至交好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