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 / 3)
“你……你真的从来不曾把我当做你的孩子吗?”
太后的眼神在厉昭脸上冷漠地滑过,而后大叫道:“来人,押下逆贼厉昭,就地格杀!”
厉昭紧紧用手压着胸口,发出一声从灵魂深处发出的痛吟,而后用尽最后的力气,伸手掐上了太后的脖子,只听“咔哒”一声,连尖叫都来不及发出,太后的喉骨竟是被她一手生生捏断了!
两人手臂相缠在一处,缓缓坠倒在地,远远看去,像是一对拥抱的母女。
金簪造成的伤口看起来很小,不会一下涌出大量的鲜血,但太后拼尽全力的一刺使得伤口极深,且正正扎透了心脏,厉昭就算手眼通天,也仍是个凡人,没有心脏被扎透了还能活下来的道理。
厉昭的脸色灰败了下来,她甚至能感受到,体内的生机在极快地流失,仿佛从指尖流下的沙。
沈樾之飞奔上前,边按着她的伤口边大声喊她:“厉昭,厉昭!!!”
厉昭不能就这么死了,他还有一箩筐的问题没有弄清楚,线索不能就这么断在这里。
“其实我对什么凤凰内丹一点兴趣都没有,只是师父想要,我便无论如何都想献给他……”
厉昭吃吃笑起来,瞳孔已然开始涣散了,“我师父是世上最厉害的仙人,他无所不能。就算我死了,他也不会放过你的……”
“你师父是谁?”离真相只有一步之遥。
“他在……蓬莱仙洲……”
沈樾之心中更是惊惧,他摇了摇厉昭的身体,却被厉昭一手拂开了,“好了……我好累……让我歇一歇吧。”
她是真的觉得累了。
留不住,这一辈子,她注定是什么都留不住。
都说人在死前会看到走马灯,所谓走马灯,就是这一辈子中最看重的事,不论好坏,都会在眼前飞快地掠过一遍。
可厉昭的一生太苦了,苦到根本没有可以称得上是“好事”的回忆。
最初的故事要从何说起呢?是一个老妇,在河边捡到了躺在木盆中哇哇大哭的女婴。
老妇不知道这个女婴体内流着全天下最尊贵的血,是大周的公主殿下,她只知道女婴有一双葡萄粒似的大眼睛,常常看着她笑。
后来,老妇病重,小昭儿无人可托,开始了流浪的日子。
厉昭的噩梦就从此开始。
想也知道,一个孤身一人的女孩,遭遇过多少露骨的恶意,接受过多少下流的打量。
很快,她就被人打昏卖进了青楼,在青楼中打杂学艺。可厉昭不愿待在风尘气这么重的地方,于是小小的她,趁老鸨外出,偷偷逃出去了。
她找不到容身之所,颠沛流离,四处为家。尽管整日都是捡烂菜叶子、剩饭吃,她却觉得过得比从前好。
饿得最久的一次,记得是在七岁那年。厉昭足有三日水米未进,又下着一场十年难遇的大雨,兜头挨了一顿浇,整个人已经开始神智不清,只记得要寻个能躲雨的地方。
后来,她找到了一处狗洞后,一个用木板搭起的小隔间。
瘦小的女孩爬进去后,正对上一双黑黝黝的眼——那是一只母狗,一只刚生了崽的母狗,三只淡黄色的小狗挤在它的腹部,正在喝奶。
厉昭这才迷迷糊糊地意识到,原来这能遮风避雨的小家,是一个狗窝啊。
明明是她待过最温暖的地方。
奇的是,母狗见了外人却并没有嚎叫,默默地腾了点地方,收留了这个骨瘦如柴的孩子。 ↑返回顶部↑
太后的眼神在厉昭脸上冷漠地滑过,而后大叫道:“来人,押下逆贼厉昭,就地格杀!”
厉昭紧紧用手压着胸口,发出一声从灵魂深处发出的痛吟,而后用尽最后的力气,伸手掐上了太后的脖子,只听“咔哒”一声,连尖叫都来不及发出,太后的喉骨竟是被她一手生生捏断了!
两人手臂相缠在一处,缓缓坠倒在地,远远看去,像是一对拥抱的母女。
金簪造成的伤口看起来很小,不会一下涌出大量的鲜血,但太后拼尽全力的一刺使得伤口极深,且正正扎透了心脏,厉昭就算手眼通天,也仍是个凡人,没有心脏被扎透了还能活下来的道理。
厉昭的脸色灰败了下来,她甚至能感受到,体内的生机在极快地流失,仿佛从指尖流下的沙。
沈樾之飞奔上前,边按着她的伤口边大声喊她:“厉昭,厉昭!!!”
厉昭不能就这么死了,他还有一箩筐的问题没有弄清楚,线索不能就这么断在这里。
“其实我对什么凤凰内丹一点兴趣都没有,只是师父想要,我便无论如何都想献给他……”
厉昭吃吃笑起来,瞳孔已然开始涣散了,“我师父是世上最厉害的仙人,他无所不能。就算我死了,他也不会放过你的……”
“你师父是谁?”离真相只有一步之遥。
“他在……蓬莱仙洲……”
沈樾之心中更是惊惧,他摇了摇厉昭的身体,却被厉昭一手拂开了,“好了……我好累……让我歇一歇吧。”
她是真的觉得累了。
留不住,这一辈子,她注定是什么都留不住。
都说人在死前会看到走马灯,所谓走马灯,就是这一辈子中最看重的事,不论好坏,都会在眼前飞快地掠过一遍。
可厉昭的一生太苦了,苦到根本没有可以称得上是“好事”的回忆。
最初的故事要从何说起呢?是一个老妇,在河边捡到了躺在木盆中哇哇大哭的女婴。
老妇不知道这个女婴体内流着全天下最尊贵的血,是大周的公主殿下,她只知道女婴有一双葡萄粒似的大眼睛,常常看着她笑。
后来,老妇病重,小昭儿无人可托,开始了流浪的日子。
厉昭的噩梦就从此开始。
想也知道,一个孤身一人的女孩,遭遇过多少露骨的恶意,接受过多少下流的打量。
很快,她就被人打昏卖进了青楼,在青楼中打杂学艺。可厉昭不愿待在风尘气这么重的地方,于是小小的她,趁老鸨外出,偷偷逃出去了。
她找不到容身之所,颠沛流离,四处为家。尽管整日都是捡烂菜叶子、剩饭吃,她却觉得过得比从前好。
饿得最久的一次,记得是在七岁那年。厉昭足有三日水米未进,又下着一场十年难遇的大雨,兜头挨了一顿浇,整个人已经开始神智不清,只记得要寻个能躲雨的地方。
后来,她找到了一处狗洞后,一个用木板搭起的小隔间。
瘦小的女孩爬进去后,正对上一双黑黝黝的眼——那是一只母狗,一只刚生了崽的母狗,三只淡黄色的小狗挤在它的腹部,正在喝奶。
厉昭这才迷迷糊糊地意识到,原来这能遮风避雨的小家,是一个狗窝啊。
明明是她待过最温暖的地方。
奇的是,母狗见了外人却并没有嚎叫,默默地腾了点地方,收留了这个骨瘦如柴的孩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