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2 / 3)
姜颜林扫了一眼,就沉默地关上了冰箱,等着微波炉里的东西转好。
漫长的时间里,飘散的思绪游荡到了无法捕捉的边界,让靠在冰箱旁的身体无意识地滑落,就这么跪坐在了冰凉的木地板上。
睡裙散落,弯曲起来的膝盖牵动了隐隐作痛的旧伤,她却像是没有感知到,曲起腿来,伸手探进了裙底。
那些残留的触感似乎不会被热水冲刷掉,反而愈发清晰地主导了她。
姜颜林扬起下颌,一只手粗暴地扯开领口,随着到了底的力度一并紧绷着。
在快要击溃理智的巨大浪潮里,她咬住手指,低低喊出了那个名字。
第232章红(深水加更)
chapter 232
从很早很早以前, 姜颜林就学会了一个道理。
——做人不可以太得意忘形,否则便会乐极生悲。
起初只是因为一桩桩小事,每当她得到什么想要的东西, 或者收获了莫名其妙的好心情的时候,往往就会有倒霉的事情紧随其后。
从小学到中学, 无数次的经验就这么慢慢教会了她, 开心的时候可别真的太开心,“笑得太早”几个字, 总会在出其不意的时候,劈头盖脸地砸在脑袋上。
后来姜颜林便触类旁通地, 将这些观念延伸到了更明确的地方。
——太喜欢的东西, 太在乎的东西,太执着的东西,都得藏好了。
否则就会像那一本从宿舍的抽屉里消失的手绘本,承载了她无数个埋头描绘的日夜的,一张张满是心血的手绘, 再出现时, 已经被撕得稀巴烂,躺在楼下的垃圾桶里。
再之后,是喜欢的推理小说,朋友在生日送来的绝版漫画书,和难以再理清的,无声无息消失的、被粗暴损毁的,所有的心爱之物。
长大后,姜颜林学会了更讨巧的办法。
那就是不再让任何人有机会发现, 她真正喜欢什么,在乎什么, 又真正害怕什么。
再然后,她便一点点变得从容不迫,将情绪的消化变得流程化,到最后往往还未掀起风浪,就已经悄无声息地在她心底里埋葬。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选择了“逃避”——这种可耻却也十分有用的途径。
姜颜林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是比很多人更早地看到了最坏的结局,以此来无声地提醒自己——不要得意忘形,不要笑得太早。
当始终做好了面对一切糟糕局面的准备,真正的风浪袭来时,她才能一次又一次地从容对待。
快速而流程化地排解掉也许没有多么剧烈的情绪,再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往前走。
久而久之,便连歇斯底里的感觉,也都忘记了。
可当理智到了像一台机器,只有高效率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没有失控和崩坏的容错率时,似乎就没有了“活着”的感觉。
所以姜颜林早已不再畏惧“放下”,甚至甘愿品尝其中的滋味。
世上有很多人,都像遇见黎匀橙之前的那个林小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因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让自己感到痛苦的,就会想要远离。
姜颜林却清楚知道,自己也许对“痛”有瘾。
起初,是享受着精神上的那一种阵痛,让她能偶尔地拥有强烈的,自己正活着的感觉。 ↑返回顶部↑
漫长的时间里,飘散的思绪游荡到了无法捕捉的边界,让靠在冰箱旁的身体无意识地滑落,就这么跪坐在了冰凉的木地板上。
睡裙散落,弯曲起来的膝盖牵动了隐隐作痛的旧伤,她却像是没有感知到,曲起腿来,伸手探进了裙底。
那些残留的触感似乎不会被热水冲刷掉,反而愈发清晰地主导了她。
姜颜林扬起下颌,一只手粗暴地扯开领口,随着到了底的力度一并紧绷着。
在快要击溃理智的巨大浪潮里,她咬住手指,低低喊出了那个名字。
第232章红(深水加更)
chapter 232
从很早很早以前, 姜颜林就学会了一个道理。
——做人不可以太得意忘形,否则便会乐极生悲。
起初只是因为一桩桩小事,每当她得到什么想要的东西, 或者收获了莫名其妙的好心情的时候,往往就会有倒霉的事情紧随其后。
从小学到中学, 无数次的经验就这么慢慢教会了她, 开心的时候可别真的太开心,“笑得太早”几个字, 总会在出其不意的时候,劈头盖脸地砸在脑袋上。
后来姜颜林便触类旁通地, 将这些观念延伸到了更明确的地方。
——太喜欢的东西, 太在乎的东西,太执着的东西,都得藏好了。
否则就会像那一本从宿舍的抽屉里消失的手绘本,承载了她无数个埋头描绘的日夜的,一张张满是心血的手绘, 再出现时, 已经被撕得稀巴烂,躺在楼下的垃圾桶里。
再之后,是喜欢的推理小说,朋友在生日送来的绝版漫画书,和难以再理清的,无声无息消失的、被粗暴损毁的,所有的心爱之物。
长大后,姜颜林学会了更讨巧的办法。
那就是不再让任何人有机会发现, 她真正喜欢什么,在乎什么, 又真正害怕什么。
再然后,她便一点点变得从容不迫,将情绪的消化变得流程化,到最后往往还未掀起风浪,就已经悄无声息地在她心底里埋葬。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选择了“逃避”——这种可耻却也十分有用的途径。
姜颜林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是比很多人更早地看到了最坏的结局,以此来无声地提醒自己——不要得意忘形,不要笑得太早。
当始终做好了面对一切糟糕局面的准备,真正的风浪袭来时,她才能一次又一次地从容对待。
快速而流程化地排解掉也许没有多么剧烈的情绪,再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往前走。
久而久之,便连歇斯底里的感觉,也都忘记了。
可当理智到了像一台机器,只有高效率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没有失控和崩坏的容错率时,似乎就没有了“活着”的感觉。
所以姜颜林早已不再畏惧“放下”,甚至甘愿品尝其中的滋味。
世上有很多人,都像遇见黎匀橙之前的那个林小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因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让自己感到痛苦的,就会想要远离。
姜颜林却清楚知道,自己也许对“痛”有瘾。
起初,是享受着精神上的那一种阵痛,让她能偶尔地拥有强烈的,自己正活着的感觉。 ↑返回顶部↑